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会财会》2009,(1):36-37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决定对财政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再次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将会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新形势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有哪些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已经出现了重大专机,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取得成效.那么,在实施了几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之后,应如何看待积极财政政策呢?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仅仅三个年头已经取得重大成效,这说明我国的宏观调控既取得了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也取得了通货紧缩的初步经验,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这种经验的重要方面。中央已以明确今年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这是根据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做出的决策。现在伯问题是:为什么应当继续实施,为什么可以继续实施,以及通过理论的论证来解除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些疑虑问题。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上指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出的积极而重大决策。考虑到中国经济规模和结构、市场化程度、对外依存度、经济融入全球化情况等多种因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五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一、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其他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各级财政部门要狠抓贯彻落实。一是对今年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明年用于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  相似文献   

6.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评价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治理经济紧缩,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拉动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良好势头。据统计,1998年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拉动GDP增长1.5个  相似文献   

7.
赵振慧 《会计师》2019,(3):72-73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布局,财政政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和支柱作用。本文围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打破部门界限和利益束缚、深度整合涉农资金应遵循的原则和财政政策指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2011年国家大账的公布,新一年财政工作重点得以明确。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国家财力进一步向民生及相关领域倾斜,旨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增进百姓福祉。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财政部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  相似文献   

9.
分税后地方财政政策取向陈大杰从1994年起,实行分税分级的财政管理体制,这是健全和强化财政职能,促进财政收入合理增长,规范政府间财力分配关系,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大举措。分税制的实施,无疑会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政策选择发生重大影...  相似文献   

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定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一年,做好2009年预算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09年预算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继续加强地方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基层政权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8月以来,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今后仍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会取得明显成效?这是当前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为什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这是由当时经济形势决定的。我国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于1996年实现了“软着陆”,由此带来了“两个转变”。一个转变是,由卖方市  相似文献   

13.
林岐 《中国外资》2011,(4):29-29
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判断,不久前闭幕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大决策。可以预期,在2011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将在延续过去两年多的扩张取向并与时俱进地进行相机调整。  相似文献   

14.
1月5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有效应对严峻形势、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判断,不久前闭幕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大决策.可以预期,在2011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将在延续过去两年多的扩张取向并与时俱进地进行相机调整.  相似文献   

16.
宏观税负是事关一国政府集中社会财富程度,体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矛盾焦点的重大问题,在经济性因素、征管性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政策制度性因素的变化。为应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冲击,我国已连续十余年不间断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实施,直接降低了我国多种口径测算的宏观税负。这种降低在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的同时,所引致的财政收支矛盾不断累积、财政政策积极有为空间不断收窄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进一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还需注重从支出层面、收入层面和管理层面同时发力,以确保宏观税负的适度与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方面,1998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以扩大内需为要旨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明显地属于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也是在经济低迷时期,中国政府有意识地运用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促使经济走向复苏的首次重大尝试,无疑将在我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运作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当前亟待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近期的财政政策应该如何作恰当的选择?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和创立财政政策学的意义财政政策学是研究财政政策的内容和功能、财政政策制订实施的规律性以及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科学。研究和创立财政政策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财政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是国家的重要经济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把财政政策比作经济腾飞的左翼,那么货币政策无疑就是它的右翼。无论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日益重视二者的合理配置,我国最高决策层对此也达成共识。近几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引起了世界瞩目。加强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配置的研究,完善宏观调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稳”一“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中央基于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做出的。如何贯彻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面对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