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资本市场融资过程中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如IPO过程中的折价发行,发行之后的股票收益下降的表现,对企业和投资者都会带来损失。在债券发行时企业的资产替代或者不足投资问题,也会给债权人带来损失。在银行信贷中,银行不仅要防范借款人的道德风险行为,还要注意银行运作系统内的道德风险行为,完善自身管理。  相似文献   

2.
保险企业自身道德风险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保险企业自身道德风险及其危害保险企业自身道德风险是指保险公司在经营保险业务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利益,而做出的导致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风险增加或利益损失的行为。保险企业自身道德风险来自于保险公司,是一种企业行为,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误导客户,例如有的寿险公司,在其推出的投资类保险产品的有关宣传中,“报喜不报忧”,只讲可能获得的收益,不讲可能带来的损失,客观上起到了误导客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潘武 《浙江金融》2002,(12):17-17
商业银行人员道德风险指从业人员在银行的经营和管理中由于败德行为使银行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商业银行采取团队管理,授权经营的机制,因而道德风险问题也十分突出,必须有效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4.
银行业务经营风险产生的内部源头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道德风险;二是能力风险。道德风险是指银行内部员工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导致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能力风险则是指银行内部员工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不知不可为而为之,而导致银行蒙受经营损失的可能性。本文主要从分析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生在根源以及与以德治行的内在联系切入,对银行部门如何通过"德治"来防范和规避银行道德风险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财务人员道德风险是指在财务业务过程中,由于财务人员的恶意行为或不良企图等道德问题,故意使财务风险事故发生或损失扩大,从而发生财务风险。首先,由于企业所有者与财务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道德风险。从本质上讲,企业所有者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人员道德风险是指在财务业务过程中,由于财务人员的恶意行为或不良企图等道德问题,故意使财务风险事故发生或损失扩大,从而发生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梁欣然 《时代金融》2013,(21):233-234,293
私募股权基金在运作过程中存在双层委托代理结构,因信息不对称和合约不完全等原因,基金管理人和被投企业容易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从而给基金投资者带来利益损失。私募股权基金的道德风险表现形式多样,需要借助多种制度设计以及一些创新举措,以有效控制基金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8.
冯琳 《甘肃金融》2022,(11):8-11
文章运用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将新股发行过程中三个参与主体(中国证监会、拟发行企业和保荐人)行为进行了剖析,将新股发行过程分解为两层委托代理关系,分别为中国证监会与拟发行企业的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拟发行企业和保荐人之间的第二重委托代理关系。在双重委托代理框架中,初级和次级的层级中存在着不同的风险特征,主要有权力寻租和渎职、道德风险、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以及信息不对称下的合谋行为等。  相似文献   

9.
政策性银行同商业银行一样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的一般状态,道德风险在经营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所以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政策性银行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影响。  相似文献   

10.
问题银行危机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道德风险普遍存在的观点,分析了问题银行危机过程中道德风险存在的客观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指出中国问题银行危机过程中道德风险存在有其特殊性,并结合国外处理问题银行的经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的非对称性,从而导致银行在信贷市场上面临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对于中小企业的声誉激励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道德风险,在考虑到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声誉激励的效果被企业经营恶化所抵消,企业短期投机主义行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许昌  李良坚 《现代金融》2005,(12):38-38
随着资本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给予企业资本的资源越来越多,一旦企业家出现道德风险,他们承担的只是有限责任,而更大的风险则转嫁给了社会,主要就是转嫁给了银行。那么如何在防范信贷风险的过程中,规避由于企业家的道德风险及其他因素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我们对抵押贷款的预计损失从以前的3000亿美元修正为3500-4200亿美元。在修正过程中,本文没有使用以前的根据次贷债券综合指数(ABX)定价的潜在违约方法,因为这些价格易受资金流动影响并且波动性极大,可能导致对损失的错误估计。相反,文中采用了违约模型方法,并且允许通过对一段时期内房屋销售额来实现抵押品回收。把美国商业银行产生的损失单列出来,然后考察达到资本标准需要减少多少杠杆行为。银行如果单纯通过盈利方式来抵消损失,将需要6-12个月,而且还取决于联邦利率的降低和银行的分红政策。由于银行如果想要扩张资产负债表,则需要更多的资本,所以本文探讨了主权财富基金等外部机构注资的可能性,并且还讨论了以信托公司决议模式(RTC)来使用公共资金这一新颖计划,以及发行零息债券等方式。文章最后讨论了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对欧洲、亚洲的影响和非银行公司放贷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国有企业进行破产、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是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在企业改革过程中,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屡禁不止,信贷资产损失严重.依法维护银行债权,整顿和规范银行和企业的信用关系是银行部门乃至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员道德风险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合同的不完全等原因造成经理人员和所有者的目标效用函数不一致,经理人员在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的情况下常常会追求自身利益而偏离所有者的要求,造成代理成本上升,给整个企业带来损失,这就是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我国特殊的产权结构、过长的委托-代理链条以及不完善的竞争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尤其严重,主要表现为:(1)挪用公款用于不正当消费:公费吃喝、公费旅游、公费出国、不正当的住房奖励等.(2)滥用职权,化公为私:高息揽储、发放虚假贷款和人情贷款;向地下钱庄或境外洗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3)控制财务信息的正当披露,隐瞒重要信息,暗箱操作(账外经营、账外设账等),欺骗股东和政府.(4)管理不尽职责,缺乏对员工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纵容违规操作甚至存在集体腐败现象.(5)短期行为严重,在执行和决策过程中不从银行的长期利益和发展出发,为谋求个人利益从事高风险业务活动,战略导向偏离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的监管环境,通常认为理财产品是指银行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与管理计划.理财产品的基本结构是银行的银行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银行与投资人按照约定的方式享有或承担.事实上,监管部门允许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初衷是因为理财产品的本义在于受人之托,代人理财,银行不承担理财行为的法律后果.所以,相关的监管规则在制定时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即认为理财业务不会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损失,因而不会发生资本占用,不需要纳入资本监管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人们往往把警觉的目光投向客户,实际上,保险道德风险在保险机构也同样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保险企业道德风险可以表述为:保险人为谋取自身利益,有意识地采取一些不正当的做法,使客户遭受损失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银企之间的信贷关系中,存在着不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使得银行在进行信贷管理时面临着道德风险管理的问题。道德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贷款的质量,侵害了银行的利益。本文通过建立激励模型,引导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对银行有利的行动选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经理人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道德风险问题突出。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现状进行简要考察,梳理了银行经理人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构建一个简单的两期模型,分析了银行经理人信贷风险掩饰和推迟行为的动机和收益;以商业银行贷款质量迁徙和行长变动的相关数据,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银行行长对本行的信贷风险有明显的掩饰与推迟行为,证实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一、基层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目前,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等。而操作性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内部潜在的、由于非市场因素和信用因素引起或和由此带来的银行资产损失和信誉的损害。在实际工作中.道德性风险则是操作性风险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是由于银行的从业人员工作失职和主观故意而造成银行的资产损失和社会信誉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