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慧  胡佳妮 《中国外资》2012,(8):132-133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从2010年第4季度开始,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节奏在明显加快,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公司成了股权激励的主角,一些刚刚上市不久的新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股权激励的队伍中来,把公司高管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以此调动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国内不少关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但并不显。说明我国目前的股权激励制度还不完善。本文以友阿股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为例,来分析研究该公司的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是否过低,从而影响到股权激励的作用。并为其他公司的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管股权激励被视为提升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长效机制。但是,该机制能否显效,关键在于法律制度、监管环境以及上市公司自身治理结构的完善。早在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韶钢松山、中化国际、中信证券、金发科技等7家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就“捆绑”推出了针对公司高管的各种股权激励方案。后来,又有数十家上市公司相继推出股权激励方案。而到目前为止,股权激励计划最终获得证监会和股东大会的批准并顺利实施的只有G万科一家。管理层的“金手铐”作用几何?——G万科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剖析@李建国  相似文献   

3.
股权激励被称为留住核心人才的"金手拷"。本文以我国2006至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激励对高管更换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经营业绩等因素的情况下,实施股权激励的确减少了公司高管更换的概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股权激励方式采用股票期权或是限制性股票,对高管更换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为股权激励与高管更换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2005~2006年披露了研发支出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高管股权激励越大,研发支出越多;公司资源的富余水平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于研发支出的影响越显著;公司的业绩较好,高管股权激励对于研发支出影响越显著。此外,高成长性的公司有更强的动机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来创造成长机会;公司的负债水平越高,研发支出越少。  相似文献   

5.
股东与高管之间的代理问题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有关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有关股权激励的研究文献,重点关注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及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通过对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推行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研究,对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方清 《投资与合作》2014,(6):216-216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样本,采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研究股权激励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业绩好的公司更偏向于选择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但股权激励的实施并没有显著改善公司业绩.本文的贡献在于用最新的会计业绩数据检验股权激励的长期激励效果,为上市公司完善股权激励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市场反应的研究就是要探讨实施高管股权激励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率的影响。选取2006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公布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结果表明,市场对于股权激励的反应是积极的,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上市公司价值和投资者利益的提升,市场反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出台以来,截至2009年5月22日,我国共有136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由于我国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板推出股权激励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郝项超  梁琪 《金融研究》2022,501(3):171-188
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允许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对部分非高管员工进行股权激励,但设定激励对象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关注。本文从公平理论视角分析我国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并依据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与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有效性假说与不公平假说。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非激励员工因薪酬不公平而产生的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具体而言,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及激励与非激励员工收入差距小的上市公司中,非高管股权激励弱化企业创新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公司;而在非高管员工覆盖比例较高的公司中,非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弱化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存在。因此适当提高员工股权激励覆盖的范围可以减少激励员工与非激励员工之间因激励错配导致的薪酬不公平问题,有助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创新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2009-2017年我国沪深A股130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突破了激励对象仅为公司高管的局限,并根据企业的产权特性进行异质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高管激励相比,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湖南省上市公司为样本,考查了股权激励在湖南省上市公司实施的情况。经过实地调查与分析,发现湖南省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比例远低于国外,但股权激励的强度较大。研究还发现股权激励对湖南省上市公司短期业绩的影响总体来说并不明显,非国有控股公司更倾向于推出股权激励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陈晓明 《时代金融》2015,(5):343+348
最近几年,股权激励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仅仅2013年上市公司提出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就达到了161家,自2005~213年,8年期间累计有712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在这一大环境下,我们选择一家上市公司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来讨论关于股权激励方案的利与弊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但股权激励的实施是否能提高公司的业绩,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选取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旨在为上市公司完善股权激励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股权激励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仅仅2013年上市公司提出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就达到了161家,自2005~213年,8年期间累计有712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在这一大环境下,我们选择一家上市公司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来讨论关于股权激励方案的利与弊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2006,(8)
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之前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五花八门。而万科作为第一家顺利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方案推出就慎重和严谨了许多。以下通过万科和拟实施股权激励的几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对比,对管理层股权激励进行探讨。关于股票来源。国际上通行的股票期权计划采取了“公司请客,市场买单”模式,即全体股东以公司名义共同向高管人员让渡股权性利益,借此激励高管人员为公司利益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全体股东分享股权激励带来的利益,并承担高管人员行为不慎带来的风险。而先已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中,股票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配对法选取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实施股权激励与未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业绩成长性之间的差异性与相关性.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明显,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好的经营绩效.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来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7.
股权激励作为公司内部薪酬激励机制的创新,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薪酬激励模式,可以有效纾解员工与公司间的利益冲突。然而,目前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绝大多数为上市公司,实务界和学术界对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关注明显不足。有鉴于此,文章致力于探索和建立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深入分析了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难点以及必要性,揭示了虚拟股票激励的弊端、风险和实施要点,基于此,进一步提出实施虚拟股权激励的保障机制及建议,以期推动虚拟股票激励方案在非上市公司落地生根,推动公司经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公布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公司为样本,分三个阶段研究了激励对象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6-2008年期间,激励对象并不明显影响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但在2009-2011年和2012-2014年两个阶段,激励对象显著影响了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主要表现为,当激励对象中高管所占比例越大时,公司并未选择更适合高管的股票期权,而是越倾向选择获利空间较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限制性股票,且在管理层权力越大的公司中该现象越明显。以上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对不同激励对象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时,一定程度上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这势必会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股权激励是为了缓解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2016年股权激励新规推行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医药生物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行业,企业进入医药生物行业的门槛高,医药生物公司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人力资本显得尤为珍贵,医药生物行业公司之间的竞争会导致公司高管和技术人才在行业间流动,所以医药生物公司应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激励高管、关键员工留在公司,吸引外部优秀管理人才为公司创造价值.研究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对完善股权激励制度、优化激励制度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实证考察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强度越高,公司获得的银行借款越多,但主要体现在短期借款增加,而长期借款没有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实施经营持股激励的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公司获得显著更多的银行借款尤其是短期借款,而长期借款在两类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激励型股权激励公司,福利型股权激励公司获得显著更多的短期借款。研究证实,高管激励机制的完善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银行借款,缓解"信贷歧视",但面对股权激励的风险承担效应与福利效应,银行会通过调整贷款期限来降低自身的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