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伦理—经济—生态:民族地区开发自然资源的价值观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要发展,必然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如果对自然资源只开发不保护,或者用一种功利主义价值观进行开发利用,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民族地区一般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所以对于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更要慎重.生态伦理观强调资源的多重价值,反对把资源仅仅还原为经济学上的资源,这种价值观能够较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可较好地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与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74% ,开发潜力巨大。山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农业种植、养殖、自然保护 ,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诸多方面。本文对山地开发模式、开发利用规划以及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建设、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银行间接融资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通过博弈支付矩阵,对水电开发项目中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进行进化博弈分析,分析表明,可使水电项目成功开发的最佳稳定点或策略是开发者低成本和生态环境修复低成本。应完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实现水电开发项目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拓宽水电开发项目融资渠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水电开发管理,推进水电项目有序开发。  相似文献   

5.
对于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矿业资源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讲,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学者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欠缺之处。以近10年来国内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从多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湖南民族地区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但由于掠夺式和粗放型的旅游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要想实现湖南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入生态环境补偿。为此,本文根据旅游活动中各利益相关者(中央和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居民)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需求及影响,从旅游地生态环境补偿的主客体、强度、渠道和方式等方面,建立湖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没有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大开发就不可能实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发展高新技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以提高西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它的设计思路应该是,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增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相克到相生。法律手段是解决西部开发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现行环境资源法存在着立法主流理论不能与时俱进,有较多计划经济色彩,相关规定虚位等缺陷。在完善环境资源保护立法时,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依法有序开发、开发与节约并举、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并重、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原则,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全面纳入法制轨道,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新,建立自然资源产权流转制度,推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重视科技创新作用的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相克到相生。法律手段是解决西部开发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现行环境资源法存在着立法主流理论不能与时俱进,有较多计划经济色彩,相关规定虚位等缺陷。在完善环境资源保护立法时,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依法有序开发、开发与节约并举、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并重、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原则,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全面纳入法制轨道,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新,建立自然资源产权流转制度,推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重视科技创新作用的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11.
珍惜自然资本,不仅事关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事关人类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路径依赖及其选择就是:第一,建立、健全与完善绿色保障制度体系;第二,开发绿色技术———即技术的开发主要用于生态的恢复,而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开发;第三,产业发展的生态化;第四,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第五,倡导企业全过程的绿色化;第六,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但是,许多文献证明,自然资源的丰裕与经济增长呈现的是负相关关系,即自然资源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非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陷阱。经济学家用“资源诅咒”来描述这一经济发展中的悖论。本文对自然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作了理论分析和总结,并在更加广泛的视角上,探讨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西部大开发等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一种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重要影响力的基础性产业,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人类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对开发可再生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一种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重要影响力的基础性产业,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人类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对开发可再生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行税收政策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实际来看,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因此,税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当务之急是围绕国家确定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调整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现行税制.  相似文献   

16.
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自然资源约束尤其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能源、环境和国际竞争等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因素也都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的双重任务。如何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杜绝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在这样的要求下,我国一方面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具有硬性储量约束和高耗能、高污染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则要坚持向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在发展过程中,统筹兼顾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困境与开发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新  周平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5,15(3):25-27,83
西部大开发是西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才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西部开发,人才先行,人才已经成为比自然资源、金融资本更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的腾飞, 就必须为人才资源快速成长创造出良好的区域环境, 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本在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现行税收政策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实际来看,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因此,税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当务之急是围绕国家确定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调整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现行税制。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是基于资源生态属性,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坏以及环境污染进行的补偿。具体而言,是指矿业企业因开发矿产资源的经营活动,给矿区及周边的地表、地下的自然环境造成的生态系统损坏、环境污染以及该地区丧失可持续发展机会而进行的治理、恢复、校正所给予的资金支付、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的价值补偿。它是基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性理论和环境补偿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