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准则的制定被视为各方利益达到均衡状态的博弈过程,各方参与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目的是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本文基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所面临的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环境,分析了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政府作为制定主体的必然性,以及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会计准则制定者(政府)和会计准则需求者(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从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各方的博弈。  相似文献   

2.
会计准则的制定被视为各方利益达到均衡状态的博弈过程,各方参与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目的是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本文基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所面临的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环境,分析了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政府作为制定主体的必然性,以及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会计准则制定者(政府)和会计准则需求者(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从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各方的博弈.  相似文献   

3.
华菁  寇璇 《西部财会》2008,(2):62-64
企业战略选择的过程实际上是博弈各方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逐“纳什均衡”的结果。但在这场博弈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逆向选择的发生,一方选择提供虚假信息,另一方选择不相信对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这就导致双方利益无法达到最大化,这不是一个反复博弈的结果,不是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理论倾向把企业看成是由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相联系的经济实体,企业的行为受到各契约方的影响和制约,各方之间的利益靠各方力量情况进行博弈,只有在各方博弈力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才能弱化信息的非对称程度,企业主体才能具有健全人格的道德约束观,适度收敛逆道德选择粉饰报表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认为企业是要素投入者之间签订的一组契约的连接,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与企业相关的各产权主体之间交易的结果.由于交易的连续性和动态性,企业也是一个再谈判的过程,不同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不同,各产权主体都有自己理想的资本结构,企业最终的资本结构取决于各方讨价还价的能力,而各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又要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本文将论证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与企业相关的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一、会计制度变迁的内涵 诺斯(1993)指出,制度是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会计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供给主体一般是政府部门,会计制度的需求主体既包括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等非政府主体,也包括税务机关、各企业主管机构、证监会等政府部门。无论是会计制度的供给主体还是需求主体,各自都有自身的利益函数,都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伍中信(1997)认为,会计制度可以理解为政府与社会组织“多次博弈”之后形成的一种社会契约,它处于“纳什均衡”状态,是被社会各界普遍愿意接受的“市场规则”。会计制度是各相关利益集团进行充分博弈后所形成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7.
企业进行人力投资会增大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但是由于投资契约的利益取向的差异使得投资过程实质表现为主体双方的博弈,因此对投资过程的博弈分析是投资决策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从人力资本投资主体间的不同利益取向出发,分析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然后运用博弈论的原理,构建投资过程博弈模型;最后依据不同的均衡状态,探索博弈模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契约安排。本文从契约理论出发,分别就管理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和社会契约等方面,对企业的若干内外部契约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道德风险的存在、债务契约的有限性以及社会契约成本对管理层的影响,使得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中必须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最大化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参与财务治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慧玲 《现代企业》2003,(11):42-43
一、财务治理的制度逻辑分析从企业财务的性质来看 ,与企业有关系的各利益主体都向企业投入了一定的要素资源 ,在企业对要素的合理配置过程中 ,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做出一定的贡献 ,也都对企业提出了一定的财务要求权。利益相关者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追求而将要素投入企业 ,他们在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由于不同利益主体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 ,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导致各方的财务行为出现非理性化。由于每个人的行动都具有外部性 ,使得个人的最优选择并不等于从企业角度考虑的最优选择。为了确保合作利益的实现 ,使契约…  相似文献   

10.
宋周  何燕  赵华 《企业活力》2007,(1):61-63
一、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涵义 企业所有权安排主要是指企业各产权主体在平等博弈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产权契约的过程,其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安排:即企业所有权的主体安排、客体安排及主体对客体的权利关系安排。  相似文献   

11.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结合,会计信息依附于企业而存在,企业与会计信息的关系实质上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间对会计信息的博弈。由于会计信息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因会计信息供求而产生冲突,解决该冲突必然要求明确双方对会计信息的产权,会计信息产权交易费用的存在,奠定了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基础,这种博弈依赖于会计信息的管制和伦理道德产生,缓冲其负外部性效应。契约关系、管制、伦理道德,对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均衡有一定的功效,但要使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达到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均衡,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有机结合的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企业间的基本利益博弈关系主要有竞争与合作两大类。即使没有政府对企业引导约束,企业间信任程度的增加,也会增大其间合作的可能性。在政府参与到企业间利益博弈的情况下,通过政府政策对企业利益结构的改变,矫正了企业的行为取向;加大了企业间采取合作的策略区间,可以避免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应规范政府行为,推进政企分开,落实企业产权法人化的现代企业制度,监督、规范和引导企业间的利益博弈态势向着利益和谐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3.
会计制度是一个多重的、系统的"博弈"的结果。理想的会计制度应能充分兼顾各方的利益,成为博弈双方愿意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如果这个博弈过程对各方利益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企业经营被会计制度束缚或是出现国家利益受损的问题。在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过程中,会计制度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已经开始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保全国有资产。2006年会计准则改革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新突破,本质上是一次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在抑制国有资产流失方面也有显著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准则部分内容仍存在改革空间。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与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目标、行为和运作方式。企业作为经济行为的主体.其价值取向和行为的主要动机是利润最大化.为了谋求更多的利益,企业总是尽可能地扩张自己的经济疆域。政府是为公众利益而介入经济生活的,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在企业和政府各自利益的博弈过程中,企业行为因政府所受的局限尤为突出:如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没有一个企业有能力掌握市场供求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制度财务学是制度经济学在财务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结果.财权是企业产权关系运动导致"财"与"物"形成相对分离态势的结果;而企业产权主体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与其产权利益相对应的影响,从而转变成"财权主体";各个财权主体之间的产权博弈关系及其结果就集中反映为企业的财务治理.  相似文献   

16.
李国志  鄢仁秀  付立江 《物流技术》2009,28(10):107-110
在EPR制度下,假定回收企业有融资需求,采用博弈理论对该回收体系中的不同利益主体:生产企业、PRO组织、回收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引入供虚链金融后,整个供应链体系回收量和渠道总利润都优于无融资状态,且利益共享契约下的回收量和渠道总利润优于普通契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原理,构建了政府、科技型中小企业与民间资本投资主体的三方混合战略博弈模型,计算了博弈各方实现最大化效用时的均衡状态解,并进一步分析了在各方博弈过程中相关因素对均衡状态的影响,发现对违反法规的处罚力度、政府的监督成本及监管有效度、政府的资金支持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博弈的均衡概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调查数据,对模型推导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支持了相关结论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治理视角的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将合作博弈引入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分析地方政府、企业及第三部门各自的目标函数和博弈资源,构建地方政府网络治理主体合作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各治理主体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获得合作收益,各主体基于各自目标函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冲动引致了博弈,并在博弈的过程中表现出利益二元化的特征,在权衡自身利益、合作收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后不断调整策略;为确保良好的治理效果,提出从监督、信任、利益分配、信息披露与共享四个方面规范治理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林地产权制度安排诱导了不同的契约选择,形成了企民之间不同的关系格局,呈现出不同的松散、强弱程度和稳定性,进而导致不同水平的经营绩效。相关龙头企业在上游产业链中选择以要素契约为主、商品契约为辅的契约组合,既有其深刻的制度背景,也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但是,利益分配的偏离也将为企业长期经营带来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1)“相关方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提出。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演变经历了“产值最大化一利润最大化一股东价值最大化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而随着ERP的广泛应用,财务管理创新提出了“相关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相关方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基于博弈均衡理论视角,充分考虑与之可能存在协作或矛盾冲突等相关方利益条件下,兼顾各方的利益以调动相关方协作配合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