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近来的加薪政策对改变人们消费预期、促进消费需求增长 ,进而刺激投资需求 ,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 ,阐明了这一政策对推动经济增长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业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既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能否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不仅对于扩大最终消费需求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金融、建筑、建材、装饰、家电、家具、钢铁、化工等50多个行业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最终消费占当年GDP的比率。它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最终生产成果中消费需求的比例,其变动情况直接反映了国民经济的结构及增长的质量。提高消费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以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消费、进出口协调拉动的根本性转变,是我省未来经济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如何改变我省消费率长期偏低问题,使消费率达到合理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分析我省消费率的变化及其特征人手,探寻造成我省消费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源动力 马克思说过:“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的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也就是说,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是引导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投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才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 2009年的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推出的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计划令世界瞩目。不过,投资需求必须最终能够转化为消费需求才能产生真正的效益。 当前启动消费需求的关键在哪里?在我看来,不在于让有钱的人消费更多,而在于增加穷人的收入,使他具备消费能力以满足他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6.
当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的理论值与客观实际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启动经济的政策支点错位,制约了政策的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根据新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投资、消费、净出口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但是,由于净出口的制约因素多且复杂,难以形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投资需求由于仅仅是一种中间需求,并非是最终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因此,启动经济的政策支点应该是启动消费。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惯用投资启动,结果一次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的现状看,以扩大财政支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措施效果已大大减弱,而且积极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应对市场经济运行中周期性波动,实施反周期调节的一种手段,其目标是寄希望于通过政府投资的拉动,最终刺激民间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去几年中,政府推出了不少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的举措,然而着眼于刺激消费需求的各项举措成效并不很大。  相似文献   

8.
从使用角度看,GDP是全社会最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及净出口需求)的总和,按此计算的2006年来宾市GDP为20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从最终产品的三个使用去向看,最终消费支出98.63亿元,增长11.0%;资本形成总额82.57亿元,增长30.6%;货物和服务净流出22.26亿元,下降25.8%。  相似文献   

9.
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与消费的基本概念投资与消费是社会产品最终使用的两个主要方面,也是构成社会最终需求的两大因素。投资与消费的概念,是通过统计指标来体现的,而反映积累与消费的统计指标,则因实行不同的核算模式而有差异。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国民经济最终使用的总量指标是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使用额,其中用于投资的部分是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建造、购置、转入和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价值,扣  相似文献   

10.
结合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运用VAR和VEC模型建立了消费、投资与GDP的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建国以来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当前提高消费是优化和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投资的提升空间有限,依靠扩大投资总量的政策措施刺激经济增长的余地不大;而通过刺激最终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1.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作用不尽相同。从三大需求的性质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最直接、最真实、最可预见的最终需求。在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由短缺经济时代的资源供给转变为市场需求的新形势下,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三大需求的数量看,在我国社会总需求中,最终消费一般占到60%左右,因而,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重要的因素。研究消费预警可以科学、有效地洞察消费趋势,助推消费稳步升级。  相似文献   

12.
一、投资、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当前格局 通常所说的投资率是总资本形成率,消费率则是最终消费率。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袁正 《南方经济》2003,(10):67-69
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目前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和最终消费,而固定资产投资对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4.
最终需求对山东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光  杨杰 《山东经济》2008,24(4):145-149
山东作为经济大省,目前地区生产总值处于全国第2位。如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本文从分析山东最终需求的结构入手,通过对1991—2005年最终需求贡献率和贡献度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山东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内需特别是投资拉动的结论,并通过与全国相应指标的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最后,从最终需求角度提出了今后山东经济增长过程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一般意义上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扩大内需也就是要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计资料表明, 1978- 1997年的 20年间,消费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年均占到 60%以上,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把启动消费需求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本文就利率调整与刺激消费需求问题作一些理论和实证上的分析与讨论。 对储蓄利率弹性的争论 储蓄是经济行为主体为未来创造收入而留出部分产出的过程。一般而言,居民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有可能成为储蓄行为主…  相似文献   

16.
扩大内需是近几年我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扩大内需,进一步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拉动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我们知道,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投资需求看,这几年我们主要是发国债搞建设,虽然建设国债是由财政向银行发的,但银行能够买国债,最终动用的是老百姓的储蓄。从经济学一般意义上讲,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如果消费上不去,投资是不能长久的。内需说到底,就是人们的购买力。为了促进我国的居民消费,有效扩大国内需求,必须增加他们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消费和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目前正处于“外忧内患”的时期,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恶化,通过外需刺激经济增长非常有限,同时内需也相当不足。面对危机,中国要确保今后几年经济呈现良性循环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文章主要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实证分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金融风险一方面直接反映金融系统内的风险,一方面反映更深层次的经济矛盾。当供求失衡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的“瓶颈”,启动内需自然会成为各项调控政策的共同指向。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最根本的是拉动经济健康的增长。因而,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以扩大内需为主。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宏观调控就不但要注重投资需求,而且要注重消费需求。因为消费需求是市场的最终制约力量,现有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能否实现取决于未来的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  相似文献   

19.
何神男 《浙江经济》2009,(10):24-27
消费是社会生产的终点,又是新的再生产的起点。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进入消费领域,才能最终实现价值,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社会生产不断向新的境界跃升。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凡是有消费需求的投资都是成功的,凡是能够适应消费需求不断调整自己投资方向的投资也都成功了。  相似文献   

20.
积极财政政策是指适时适度地扩大财政举债规模和财政支出,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通过改革克服制约有效需求的体制和政策因素,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