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股改后全流通状态下沪深两市的IPO抑价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股改后的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率并没有下降,投资者在对新股进行投资时更多考虑的是公司的潜在成长能力,而不是公司的收益状况。  相似文献   

2.
IPO抑价会提高企业的筹资成本,弱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加剧市场的波动。本文运用我国A股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IPO抑价角度来考察全流通以及询价制的政策配合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板IPO抑价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是最高的.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IPO抑价有其自身独特的原因.基于这个考虑,本文选取了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年6月~2007年12月)中小板市场上的股票作为样本,对影响其IPO抑价的因素及其对于抑价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发行前资产利润率、上市首日大盘指数等变量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IPO抑价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全流通的治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股权分置和全流通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分别研究了股权分置和全流通的正负治理效应。指出,相对于股权分置而言,全流通从总体上更有利于内部监控制衡机制、接管和代理权竞争的发挥,从而使公司治理效率最大化,因此必须尽快实现国家股和法人股的全流通。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1999年至2008年749只IPO样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抑价情况。结果发现:股权分置并非造成IPO异常高抑价的主要原因。由于投资者投机心理具有惯性,股改后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还未能回归,削弱了股改对IPO异常抑价的解释力。政府管制下的IPO市场准入制度造成新股需求与供给的缺口严重,是IPO异常抑价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要消除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抑价现象,需要改革当今的新股发行制度,创造更多的市场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6.
洪礼旺 《财会通讯》2010,(3):105-108
本文分析了1999年至2008年749只IPO样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抑价情况。结果发现:股权分置并非造成IPO异常高抑价的主要原因。由于投资者“投机心理”具有惯性,股改后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还未能回归,削弱了股改对IPO异常抑价的解释力。政府管制下的IPO市场准入制度造成新股需求与供给的缺口严重,是IPO异常抑价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要消除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抑价现象,需要改革当今的新股发行制度,创造更多的市场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7.
8.
和楠  樊慧莉 《财会通讯》2010,(9):102-105
股权分置一直以来是我国特有的现象,也是学术界解释我国新股发行抑价程度过高的主流研究方向。股权分置改革使得非流通股也进入流通领域,这对活跃证劵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疚姆治隽斯扇ǚ种酶?革前后我国IPO抑价程度的影响因素,发现股改前后发行价格与IPO抑价率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周昌仕 《会计之友》2007,(11X):76-77
笔者认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虚假信息仍有生存空间,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收益权分离程度更大,管理层为获取私利而有可能更多地披露虚假信息本文对其解决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股票在首次公开发行(IPO)后,上市交易首日的收盘价通常都会明显高于发行价,形成IPO抑价。IPO抑价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只是幅度大小有所不同。本文先以实证数据展示全球市场的IPO抑价问题,然后分别列示经典金融学、行为金融学对于该问题的解释,分析比较得出行为金融学者在分析IPO抑价问题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引言: 自从2005年4月证监会推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通知以来,到2006年9月我国的1400家上市公司已有1014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改.股改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股市已进入了全流通时代.随着第一只全流通个股中工国际(2006.6.19)上市以来,截至到2006年8月31日共有21只全流通个股上市.本文通过比较全流通时代与非全流通时代IPO初始率的不同,来分析在全流通时代市场和投资人的投资理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05年股改之前,股权分置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股权分置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普遍呈现出啄序悖论现象,即先外源融资,再内源融资,而在外源融资中,首先选择股权融资,其次才是债权融资。我们不妨以一个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以及股利政策的实际案例,说明其在股权分置背景下为什么偏好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13.
孙静芹 《会计之友》2007,(12X):73-74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上内生性、基础性缺陷,使各类股东的利益标准趋于一致,但是也为大股东攫取中小股东利益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手段。全流通时代,大股东将作为新的投资者群体进入二级市场,利益将更多地与股价拴在一起。大股东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和资源优势,通过发布虚假信息、盈余管理、经营上短期行为等方法,进行业绩操纵,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侵蚀中小股东的权益。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关键在于公司治理和监管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椒园 《英才》2005,(7):60-60
即使这些公司的当家人真的有强烈愿望把纸面财富变成现实存款,他也会表现得让市场以为肯定不会出售股份,才能有出其不意的套现机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的《关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问题的通知》,启动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目前,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四家上市公司已公布非流通股东实施股权分置方案;第二批试点公司名单即将公布。因此,讨论股权分置涉及的、国内外尚无准则规范的非流通股东会计处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创新性。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一、“流通权”符合资产的定义流通权,即非流通股东通过向流通股东给付的流动性对价(为获取流动性而付出的成本)而获取非流通股在二级交易市场流通的权利,满足《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定义的要求。其理由如下:(1)…  相似文献   

16.
刘燕燕 《会计之友》2007,(4X):54-55
中小投资者是证券市场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应当受到保护,股权分置改革贯彻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思想,股权分置改革后在全流通环境下中国证券市场在市场功能、法律环境、投资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股权结构仍很集中、虚假信息更为严重等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不能流通,严重影响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股不流通的弊端,其次回顾了历次股权分置的做法及市场反应,最后指出了未来国有股在国际市场上流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IPO抑价的分析及所提建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分析了IPO抑价尤其是中国大陆IPO抑价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从股票定价、信息不对称、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不严、投资者行为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同时考虑到以上策略在当前条件下的中国大陆股市实施的难度后笔者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的协调基金机制,该机制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IPO抑价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首日破发等有损公司声誉的现象,在上市后的各个时期也可以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同时本文还对其资金的来源及运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IPO抑价的分析及所提建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分析了IPO抑价尤其是中国大陆IPO抑价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从股票定价、信息不对称、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不严、投资者行为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同时考虑到以上策略在当前条件下的中国大陆股市实施的难度后笔者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的协调基金机制,该机制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IPO抑价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首日破发等有损公司声誉的现象,在上市后的各个时期也可以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同时本文还对其资金的来源及运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以前不流通的国有股将陆续进入市场,成为可流通状态,这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情形。本文将在分析全流通状况下国有股的管理与以往的相异处的基础上,对于谁来掌控进入市场流通的巨额国有资产、按照什么体制和规则运作更有利于实现其保值增值和考核标准如何界定等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