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金融脱媒的大幕已经拉开,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全新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有必要在经营理念、管理体制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展开根本性的改革,以全新的姿态迎接金融脱媒时代的到来。中国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最大限度地利用或创造内部优势和外部环境机会,通过经营理念的创新,促进管理制度和产品的创新,借鉴国际成熟做法,采取有效的经营策略.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出现"金融脱媒".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金融脱媒"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商业银行既面临挑战又存在机遇.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进行改革创新,调整经营模式,改善客户结构,开发新业务产品,应对"金融脱媒"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自从企业短期融资券推出以来,金融脱媒的态势日益明显,短期融资券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05年短期融资券的推出,讨论了在金融脱媒大环境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金融脱媒现象的凸显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促使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展盈利空间。文章考察了西方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情况,得出了发展中间业务的几点启示,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原则及策略。  相似文献   

5.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竞争日益剧烈,外资银行的进入和金融脱媒的影响下,对存贷款客户等金融资源的争夺白热化,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发展空间有限,而金融创新是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脱媒”与商业银行业务模式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扩大直接融资,降低对于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间接融资的依赖,是未来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趋势。近年来,在投资基金、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冲击厦资本充足监管的约束下,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正面临着调整。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开发多样化金融产品、拓展新的收入来源渠道,并借助金融创新应时贷款质量和信用等级的下降等,才能降低“脱媒”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前,金融互联网化的发展趋势越发明显,不少互联网企业借助自身信息数据优势广泛涉足金融领域,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形成了直接冲击,也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借鉴网络金融的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的实际,对网络金融的内涵进行解析,探讨中国未来发展网络金融的关键问题,为处于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转型时期的我国银行业进行业务拓展和寻求利润增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脱媒现象日益凸显。由于金融体系是连接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桥梁,金融脱媒必然会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影响。在使用我国1978—2011年的季度数据构造金融脱媒指标,分别基于利率传导渠道和银行贷款传导渠道,对我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后,得出结论是:金融脱媒弱化了我国货币政策银行贷款传导渠道的效果,强化了利率传导渠道的效果,金融脱媒的增强对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总体呈现一定的正向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9.
面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混业经营等新形势,商业银行面临更复杂的冲击。目前,出现一批可以替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如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得到长期实践的超市银行。本文回顾了商业银行的源起,引入五力模型的概念,分析了商业银行特别是其替代组织的潜在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从金融发展的轨迹来看,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创造,将使资本市场的功能日趋凸现,而银行的媒介作用趋于萎缩,"金融脱媒"便因此应运而生.在现实情况下,加强金融同业的合作,积极融入资本市场,是商业银行直面脱媒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金融深化下我国“金融脱媒”:表现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我国日趋显著的“金融脱媒”现象,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下的应对策略,我国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由“融资中介”理念向“货币契约”理念转变;要进行业务创新,由“单一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扩大资本规模,提高资本充足率;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防止银行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由于息差收窄和竞争加剧,银行将面临利润下降甚至倒闭的风险。与美国储贷协会危机的环境类似,在资金脱媒、金融创新、利率上升和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国银行业带来更大挑战。商业银行应建立和健全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加快业务转型,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加快银行经营转型,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雷舰 《西部金融》2021,(1):86-93
金融科技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了机遇.本文利用SWOT模型对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进行分析,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典型成功案例,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的促成,以及互联网金融加快了金融脱媒,都在撼动着百年传统银行的坚固位置。因此,在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依托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实施应用,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型。文章从管理会计的历史及现状入手,介绍了独具特色的商业管理会计体系,分析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措施建议,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存贷利差缩小挤压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的调控目标使得直接融资替代间接融资的"金融脱媒"进程加快;欧美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此三方面是当前新金融形势的主要特征,不同程度地均将作用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而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也已经在主动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交易商协会、发改委、证监会三大审批机构的竞争带来了企业债券品种的创新和对银行贷款替代性的增强,企业债券市场的供给、需求扩张趋势日益明显。为此,本文提出保持债券审批机构竞争性、设立债券专项基金、倡导长期债券投资机制、转变债券融资观念等对策建议,旨在为完善债券市场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市场化将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率风险,并对其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战略结构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放松利率管制改变了货币资金价格的形成机制,这无疑是对传统的银行业务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促进银行业务转型和金融创新。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演变过程的回顾,重点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探讨在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控制风险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立身之本,科技是推动商业银行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启了金融科技——FinTech时代的来临。商业银行在积极深化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通过收购、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布局金融科技,以打造全新的核心竞争力。金融科技不仅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传统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机遇,赋能其转型升级。文章针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局限和痛点,提出金融科技的创新解决手段,同时指出金融科技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新风险,最后提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转型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带来了消费和投资的热潮,也带来了居民对个人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需求,于是金融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应运而生。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既是商业银行改善财务状况、增强竞争能力的一次机遇,又是对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储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反应能力等方面的严峻考验。本文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制约因素和国际因素,着重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健康稳定发展的八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奏响了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号角,它在给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良机的同时,也给我国各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强劲的冲击,集中表现在经营理念、管理体制、金融创新及经营手段上的挑战和冲击,并将在绩优客户、优秀人才、潜力领域等方面与外资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入世”,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调整战略,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全面再造,全方位、分层次、多角度地寻求应对策略和探索发展战略,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即将结束的入世宽缓期后的国际一体化的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的中介功能正在逐步的边缘化,使得商业银行的业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章考察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有的特点,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其成本低、覆盖广,以及效率高的优势,给商业银行的存贷和中间业务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意识较强,三大业务创新步伐加快,但是存在创新目标不明确、被动创新以及业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应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及时运用先进技术、转变经营观念,并且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