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们林业仍然处在“两危”的困惑之中,林业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振兴林业的必由之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已经成为治理林业“两危”的有效举措。1995年,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县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在困境中迈出了股份制造林的第一步,积极推动了产权制度的改革,振兴和发展了林业事业,为我省的营林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一、股份例田林的概念股份制造林:就是对国有林场的更新造林,个人(一般指:林业内部职工)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它与上级投入的营林资金共同构成国有林场更新造林资金来源的一个完整有机体系。股份制造林其实质是一…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林区在森林经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各级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林业事业的蓬勃发展,国有林业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营林工作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基本上做到了更新跟上采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企业营林工作走过不少弯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各级企业主管部门从实际出发,在企业营林管理和生产上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总结出适合我国森工企业营林发展的不少成功经验,已基本做到了加快培育,控制消耗,努力实现森林资源长大于消。到1992年底,国有林区采伐总面积932万 hm~2,到1993年底迹地更新总面积达到921万 hm~2,迹地更新率达到99%,基本上还清了旧帐,不欠新帐。此外,荒山荒地造林、水湿地造林、低产林改造保存面积达到151万 hm~2,更新造林总面积已达1071万 hm~2,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林业企业(这里主要指国营林业局)的经济效益?怎样评价和考核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弄清楚这个问题,对确定林业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林业企业的根本任务,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牡丹江林区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评价和考核林业企业的经济效果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并提出改革的设想,供国家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森工企业的经营体制存在很多弊端,三岔子林业局也是一样,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为了深化林业改革,从1987年起,实行以抑制资源消耗,加快后备资源培育为目的,以建立模拟林价制度为基础,以“卡住两头,搞活中间”(突出营林,限制采伐、独立开发综合利用,多种经营)为内容的“三段式”经营方式,把企业改革的触角伸向更深的层次,取得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5.
<正> 从林业资金补偿机制的角度来考察,林业会计体制改革不能不是营林核算的改革。我国几十年的林业经济生活实践证明,企图把营林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预算报帐体系,是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那样会使整个林业资金缺乏回路。然而,林业会计改革的实践表明,营林核算仅局限于描述、记录营林资金运动全过程,得到一种“历史信息”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根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森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以及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森工企业既没有享受到渐进制度改革的好处,更没有获得二元经济转型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后发优势”。提出国有森工改革重点是基础产业建设,即营林产业建设和大力培养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林业企业会计如何根据林业特点,建立新的会计制度,有许多问题需待研究,现就人工林资产会计核算,提出一些探讨意见。一、深化入工林资产会计核算的改革财政部对森工企业执行新的行业财务制度,就人工林资产会计核算作了一些规定,企业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提取育林费,计入木材生产成本和木材进货成本。在“专项应付款”科目,增设“育林费”二级科目核算企业提取代征或收到的由上级拔入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育林费,另外增设“人工林资产”和“营林费用”科目,核算人工林累计制造成本和发生的营林费用支出。人工林工程项目完成验收合格后,将…  相似文献   

8.
<正> 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八十年代一项重要任务。闽北过去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死搬硬套国外经验,在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许多弊端。营林森工合了分,分了又合,机构不稳定,经济形式构成不合理,管理权过分集中,部门与地方分割,核算不统一、产运贮脱节,阻碍了企业的积极性,影响了林业生产的综合平衡与经济效益的提高。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于建设林业现代化的需要。林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国有森工改造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森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以及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森工企业既没有享受到渐进制度改革的好处.更没有获得二元经济转型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后发优势”。提出国有森工改革重点是基础产业建设。即营林产业建设和大力培养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人工林,同天然林相对,是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括而长成的森林,亦即通过入工种植方法形成的林木资产。根据财政部和林业部关于森工企业贯彻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设置“入工林资产”科目,核算人工林的累计制造成本,改革了传统的营林资金当年支出当年核销的作法。人工林资产的核算对象,亦即“人工林资产”二级科目设置的依据,根据营林生产作业成本核算从细,林木累计成本核算从简的营林会计核算原则,对人工林资产的核算对象可以规定得粗一点,按林种进行明细核算,林种分为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相似文献   

11.
一、继续推行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必要性1.承包经营责任制给企业带来了活力,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承包经营责任制实施以来,林业企业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化之一是“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得到了进一步落实。自承包以来,把营林生产做为主要承包内容之一,甚至做为承包的否定指标。这样,促使企业经营者越来越重视营林生产。再加上国家在资源管理上又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制定了限额采伐办法。终于在1991年全国第1次实现了森林资源消长平衡,森林覆盖率也有了明显增加。变化之二是企业内部的产业、产品结构开始得到了调整。承包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林价并不能反映营林生产要素市场变动和营林企业的经营状况,使得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脱节,阻碍了用材林的发展。在商品材供需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必须以林价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用材林的快速健康发展。针对这种现状,分析了我国工业用材的紧缺状况及用材林林价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并提出了改革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林业企业产业战略总体设想林业企业面临重大抉择。是沿着畸型的产业发展道路走下去,还是当机立断,改弦更张,谋求新的产业战略,这是当前林业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四大支柱”性产业(木材生产业、营林业、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业)代表了当前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这些都是人们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交织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认为林业企业产业发展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在保持木材生产的传统性产业的同时,必须走“林业工业化”的道路,即以营林  相似文献   

14.
目前,正处在我国新旧财务、会计制度转换及适应时期,就森林工业企业会计行业而言,在现行国家规定的十二个行业会计制度中,唯独林业企业被拒之门外。而林业企业本身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营林生产核算体系,几年来一直处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就东北国有林区的“四大家”情况看,在执行林、财两部(85)252号和(88)339号文件及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方面都各不相同,在衔接新财务会计制度过程中,考虑到我们管局从1992年开始实行的“营林投入产出”经营承包,在完善营林核算体系与新会计制度接轨上,采用了以下核算办法,并制定…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产业政策的研究愈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在国务院1989年3月颁布的国家产业政策中,就对营林业及以木材为原料的加工行业应大力发展及应限制发展,严格禁止发展的项目作了较详细的划分。“产业”一词,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涉及非生产领域;狭义的指生产性企业、行业、部门的总称。“林业”,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通过造林和营林以获得林木产品和其它  相似文献   

16.
营林生产是否为商品生产,这是目前营林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迫切需要探讨的一个基本问题。“以营林为基础”方针的落实;国营林场从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管理;营林生产单位经济效果的评价;以及林价、营林产值等若干经济范畴的研究,无不涉及这一问题。尤其是在当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搞清营林商品生产的客观必然性,对指导营林生产,制定改革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试图从营林生产的特点出发,通过对营林产品——活  相似文献   

17.
林价(育林基金)是恢复森林资源的一项主要来源。几年来随着林木商品化的改革,林价制度的实施,育林基金在国有森工企业恢复森林资源,森林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下面就育林基金提取使用及存在的问题做一汇报。1.育林基金提取使用情况1993年林价制度在国有森工企业全面铺开后,改变了过去育林基金的来源依靠从木材销售中提取的办法,贯穿林木商品化改革这条主线,实现了森林资源的消耗变无偿为有偿,逐步将营林生产并入了商品经济的轨道,把营林成果变成资本,其中有林基金的形成和使用,对林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  相似文献   

18.
用材林林价体制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林价并不能反映营林生产要素市场变动和营林企业的经营状况。使得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脱节,阻碍了用材林的发展。在商品材供需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必须以林价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用材林的快速健康发展。针对这种现状,分析了我国工业用材的紧缺状况及用材林林价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并提出了改革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六五”期间农垦的经济形势“六五”计划期间,农垦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逐步增强企业活力,进入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一)改革经济体制,增强企业活力。包括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和所有制结构改革两个方面。经济运行机制改革,主要是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实行财务包干制度,基本上解决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问题,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从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为普遍兴办职工家庭农场,解决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问题,调动了广大职工和  相似文献   

20.
张佑才阐释财会制度改革本刊讯已进行了四年多的财会制度改革究竟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好处?9月3日,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在省部级干部“财税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班上,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在题为“企业财会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讲演中,张佑才把揭开我国企业财会制度改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