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月敏 《魅力中国》2013,(17):206-206
设疑是有意识的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艺术。课堂设疑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
甘德安 《中国高新区》2006,(11):105-107
“用人不疑”是指既然要用某人.就要对他表示信任,而不能轻易对他产生怀疑。宋朝陈亮在《论开诚之道》中说:“臣愿陛下虚怀易虑,开心见诚。疑则勿用,用则勿疑。”实际上。“用人不疑”是历代君王用人之原则.也是没有用好的原则,这一原则至今还误导着我们的人才政策。因此.我们有必要清理一下我们“用人不疑”的思维误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用人之道——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相似文献   

3.
杜建超 《魅力中国》2010,(33):344-344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笔者在近两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过多科课堂教学,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4.
徐文博 《魅力中国》2011,(4):164-164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深入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的“独脚戏”。激疑与质疑始终应该相辅相成,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启发每位学生都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教学活动才能得到深入,素质教育才能得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邬瑞芳 《魅力中国》2014,(3):141-14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要不断的革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采取寓教于乐的策略,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自学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的语文课堂不是老师全包圆、满堂灌以及格式化的讲授,而是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其中,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的学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探究了初中语文课堂开展设疑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对其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勾琴 《魅力中国》2013,(25):231-23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紧艰时代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要不断的革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采取寓教于乐的策略。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自学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的语文课堂不是老师全包围、满堂灌以度格式化的讲授.而是师生五动,学生参与其中,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的学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探究了初中语文课堂开展设疑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对其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强小荣 《发展》2010,(7):143-143
近期,我学习了河南省西峡县杨文普团队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很大启发。“三疑三探”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我用心摸索,大胆尝试,让“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并根据不同内容合理调整,灵活运用。本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苏教版)中的《广玉兰》(作者陈荒煤)教学为例谈一谈认识。  相似文献   

8.
赵玲 《魅力中国》2014,(20):154-154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教师重视学生质疑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刘济辉 《魅力中国》2011,(17):377-377
根据自动气象站A文件数据结构,查找预审过程中出现首部参数与日照时数方式位不符的疑误信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古诗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整合、设疑、探究、创新四者紧密相联,让我们的学生在整合、设疑、探究、创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古诗的乐趣,注重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提倡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吕青鸾 《魅力中国》2010,(34):305-305
如何促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成为物理教师工作的重点。创设情境精心“设疑”;精选生活素材,诱发探究情境;灵活利用课本,重视实验教学;巧用现代媒体,重现直观情境;采取新颖教法、开展科普活动等能够有效的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王淑光 《魅力中国》2010,(25):306-306
教学贵在质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掌握质疑主动权,创设质疑氛围,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正确释疑。  相似文献   

13.
孔子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们认可学需有疑,可实际操作却往往不尽人意。 一个案例我曾请同学们搜集关于鲁迅的故事,有位同学说鲁迅很谦虚,在自传中说:“我留学时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我当即表示赞同,也认为此举尽显其虚怀若谷,这时班里的一个角落有些骚动,然而请那位显然若有所思的同学谈谈他的问题,他却始终支支吾吾,最终在我和同学们鼓励下,这个男孩终于开口了:“老师,我说了你别生气,我觉得他不谦虚,而且假谦虚,既然认为写的不好,为什么发表,既然发表了,又为什么还这样说。”一时班里一片哗然,我仔细聆听才知道,喧闹更多是因为大家认为这个男生爱出风头,不尊重鲁迅和老师。  相似文献   

14.
《宁波通讯》2013,(7):77
问题:一直以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领导层争论的话题。赞同的人认为,要么不用,要么放心大胆地用,方是用人之道;反对的人认为,这样会导致领导者以权谋私。你若是位领导者,对此有何看法?请谈谈。参考答案:①其实用人与疑人并不矛盾,只要像放风筝一样懂得如何控制就可以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②要有良好的政策及管理权力支持,就如  相似文献   

15.
甄志乔 《魅力中国》2010,(18):35-35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本文阐述了从设疑、提问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苏燕 《中国西部》2012,(36):76-77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先教有疑。"当代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许多教育家都大力倡导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质疑即提出问题,质疑过程就是在学习中不断  相似文献   

17.
家族制是中国民营企业与生俱来的自然形态,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不可缺失的一席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管理信息化、知识化的挑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任人唯亲、子承父业等用人特点会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用人机制必须要有一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夏德华 《魅力中国》2013,(32):188-188
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黄文莉 《魅力中国》2014,(26):196-196
河南省西峡县是一个只有43万人口的山区小县,但自2003年以来连续十二年都有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北大,其中2012年有七位学子,2014年,高考成绩更是喜人:8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80多人考入浙大、中科大、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交大、西交大、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等二类、三类名校,一本上线741人,上线率40%,本科上线率97.5%。另外,去年一年我校还有616名学生获得全国发明专利,33名学生获全国青少年发明奖。西峡一高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这些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山区孩子为什么思维这样活跃,创新能力这样强?其实,这一切缘于我们的课改--三疑三探。  相似文献   

20.
4.南北过程管理差异也很大.对空间和授权上风格迥异。 北方企业老板管理过程常常沿着充分授权一制约回收一适度放权的轨道进行.期间往往承诺的力度很大.但面对反对之声和用人之疑使得又花费大量精力予以牵制和制约。相对比较南方企业比较务实.给予职业经理人发挥本长所需要的合适空间.不授权太多.制度体系更为健全.但往往把握不好会使得空降兵没有合适的领空和舞台施展.一样是浪费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