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税收规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为纳税人。  相似文献   

2.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财税字[2000]91号),从2000年1月1日超,对个人独资企业按“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第四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生产经营所得。其中,纳税人的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  相似文献   

3.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得、其他所得及清算所得。企业所得税清缴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自年底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缴纳企业所得税申请表",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税务规定,进行上年度企业所得税清算的工作。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关系到纳税人的涉税风险,要求企业纳税人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税务标准,做好税务自查工作,并认真完成纳税额清算工作和申请工作,按时完成所得税清算。  相似文献   

4.
正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对于餐饮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其中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可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办法》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11月28日发布修订后的《资源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规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一、一些特殊情况销售额的确定纳税人开采应税产品由其关联单位对外销售的,按其关联单位的销售额征收资源税。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等五种情形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该办法为纳税人收入申报方面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从制度上明确了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的法律责任。截止2007年4月2日,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共受理自行纳税申报人数1628706人,申报年所得总额5150.41亿元,已缴税款790.84亿元,补缴税款19.05亿元,人均申报年所得额316227元,人均缴纳税款49733元。  相似文献   

7.
王璐 《企业导报》2014,(19):98-98
<正>"跨地区经营",从字面理解是企业由于规模扩大、分支机构设立形成的经营范围的扩大,是工商行政管理的范畴。但这里所说的"跨地区经营"是企业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认定的"跨地区经营企业"。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财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以其独立核算、独立登记单位为独立纳税人,所得税交纳,纳税企业当年亏损(指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在以后年度弥补,但弥补时间最长不超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8日,国税总局发布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明确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的5种情形,其中需申报的“年所得”包含工资、稿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11项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笔者以为,将股息、红利所得(以下统称股利所得)纳入个人“年所得”申报范围是不恰当的,会对证券市场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延续弥补,但延续弥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另外,许多国家的所得税法也都有对公司发生的经营亏损可以延续抵减盈利年度利润的规定,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促进经济发展,即所谓的经营亏损的前溯和后转。  相似文献   

10.
近接部分地区税务机关询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 0 0 2 ]2 0 8号 )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 [2 0 0 3]12号 )提高了个人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 ,对未达到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纳税人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经研究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 ,纳税人取得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对…  相似文献   

11.
投资基础设施享受所得税优惠《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本文从税收优惠政策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典型案例揭示其税收风险控制点,帮助纳税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策。税收政策1.《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二)项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2.《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七条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二)项所称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是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企业从事前款规定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从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2.
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个税种。它是政府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是纳税人企业的一项重要税收支出。国家在近期实施了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改革,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人、税率、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与现行内、外资税法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正因为它的差异,产生了企业所得税新的筹划空间。  相似文献   

13.
此轮营改增再度激起关于"三流一致"的讨论和重新思考.本人也就"三流一致"与"虚开"谈谈个人观点. 一、"三流一致"和"虚开"的概述 (一)关于"三流一致" 关于"三流一致"的最早文件出处可以追溯到《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92号),该文件对"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的抵扣问题"明确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运输费用,所支付款项的单位,必须与开具抵扣凭证的销货单位、提供劳务的单位一致,才能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否则不予抵扣.  相似文献   

14.
事件     
《中国总会计师》2007,(10):12-13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近日,国务院以"国发[2007]26号"文正式发布了《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认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提出了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范围。《意见》还  相似文献   

15.
周青春 《铁道财会》2004,(Z6):104-107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监管,强化企业财务监督,财政部等四部委于1999年6月印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以下简称《规则》和《细则》),2002年2月又对《细则》进行了修订。2003年11月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在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全面实施。《规则》、《细则》和《办法》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已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彭新媛 《会计之友》2012,(17):94-95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要求,2011年10月3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提高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文章结合最新政策,通过案例分析了利用增值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的起征点进行纳税筹划的技巧,以期帮助更多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防范涉税风险。  相似文献   

17.
喻言 《财会通讯》2008,(2):24-25
2007年是我国实行年所得超12万元者自行纳税申报的第1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规定,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全部应纳税所得达到12万元,不论其平常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是否已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或是纳税人自己已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过,年度终了后都应当再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于2018年8月27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的五次会议审议,决定拟自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拟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每月5000元,并适用新的综合所得税率;个体工商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先行适用新的经营所得税率。这也意味着个税即将迎来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纳税人将享受到个税改革的红利。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年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对原再生资源回收政策进行了调整,新政策规定: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不再实行免税,和其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样按照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但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实行先征后退政策,2009年由财政部门按已纳税额的70%返还,  相似文献   

20.
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目的是防止资源浪费,让资源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充分利用.为了鼓励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发展,国家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字[2001]78号)文件明确规定,自2001年5月1日起,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可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开具的由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发票上注明金额的10%抵扣进项税额,即业内俗称的"一免一抵扣."税务征管部门有关人士认为,该项政策的实施给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优惠,然而由于有些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给税收征管带来不少新的课题,如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管理不明确,收购发票的作用明显下降,收购发票的使用对象不易把握,普通发票的控管难度增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