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的写作源于笔者对"湖南镉大米"事件的持续关注和思考。笔者意图通过在经济法视角下审视"湖南镉大米"事件,以该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为线索发散思维,进而分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了解食品安全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思考经济法在其中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2.
张自然 《首都经济》2008,(11):28-28
从“苏丹红”事件到最近的“问题奶粉”事件,社会对食品安全日益关注。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使民众获得安全和有保障的食品是政府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3.
门晶  刘昆明 《魅力中国》2011,(18):282-282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几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毒韭菜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瘦肉精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的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4.
因为三聚氰胺,我国有了《食品安全法》,但是这并没有阻止胶面条、皮革奶、镉大米、地沟油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华新 《当代陕西》2011,(8):44-45
当前,在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食品安全保障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政府所推广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三品一标”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6.
传媒速览     
《浙江经济》2011,(16):12-12
食品安全有解? 我们还能吃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行政管理体制、食品安全标准、风险评估制度等方面,试图实现食品从“田间到餐桌”全方位的无缝衔接管理。但是。实施两年以来,食品安全事件仍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样性的。从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到普通民众,普遍认为必须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但是,“重典治乱”不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董露茜 《新财经》2013,(10):74-76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让公众陷入恐慌之中。SGS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力争扎根中国市场,在提升中国产品质量和抓住中国市场机遇方面得到双赢。镉大米、毒奶粉、白酒质量等食品安全问题,让公众陷入恐慌之中。毒奶粉事件让"三聚氰胺"一战成名,白酒质量门事件则让"塑化剂"红遍大江南北。在安全事件背后,或多或少都与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SGS集团有过关系。SGS(瑞士通用公证行)是全球最大、资格最老的独立第三方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于1878年成立于瑞士,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8.
南京店的“回锅油”的事件,不仅暴露出食品安全问题,还折射出中国餐饮品牌的加盟之惑。  相似文献   

9.
朱新枝 《魅力中国》2011,(18):290-29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人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食品市场品种丰富,数量充足,供给有余。但是,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消息层出不断,重庆火锅石蜡底料、太仓劣质肉松、山东“掺肥”龙口粉丝、“苏丹红一号”风波、三鹿毒奶粉事件……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除了生产商、经营者唯利是图、道德沦丧外,还在于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不健全。要切实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老百姓觉得还不够,乳企却已“抽怕了”,但食品安全事件仍层出不穷。中国乳制品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奶源上。  相似文献   

11.
柴玮 《辽宁经济》2009,(12):73-73
从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到苏丹红、福寿螺、多宝鱼,冉到“三鹿事件”,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触动了我们敏感的神经,我们的食品安全状况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提高食品安全度,加强食品行业的社会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已经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最近路过市区某些大饭店门前,经常会看到大红条幅上写着“关注食品安全”或“食品安全重于泰山”等类似的标语,心下感叹着《食品安全法》的出台,确实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食品生产经营者将食品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的话,那么类似三鹿事件就会在社会上销声匿迹了吧?!可没想到,几天后就又在报上见到“甲醛血旺”的报道,可见食品安全监管的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六件与吃有关。由温饱及小康,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民生。2011年1月,《小康》杂志发布的年度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近七成公众对食品"没有安全感"。食品安全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存在“零风险”,如美国曾有鸡蛋沙门氏菌事件、日本曾有毒牛奶事件、欧洲曾有疯牛病事件、近期德国又发生二恶英事件,等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暴露的问题集中在微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而我国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  相似文献   

14.
黄琳  西柠 《中国西部》2011,(16):35-37
最近,学校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由得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社会食品安全的毒手已经伸向了学校,严重侵害着学生幼小的身躯,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当今学校食品的危机?机制、道德、法规、技术?这一系列的食品乱象让我们不寒而栗,同时也再次向世人敲响了警钟,食品是维系人类继续生存繁衍的根基,绝不允许任何人肆意践踏,“良知的泯灭”更不能再次在食品行业上演。  相似文献   

15.
谢霞 《宁波通讯》2011,(14):13-15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近几年.食品安全领域的不良事件屡屡发生。仅今年以来。就有“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牛肉膏”等一连串食品安全案件接踵而来,大有呈现危机性爆发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集体经济》2011,(5):44-48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强调,食品问题无小事,保障安全是大事。这直接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  相似文献   

17.
诚信缺失已成为一些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味千拉面汤底勾兑”等众多食品安全事件连续发生,这反映出我国侵权假冒、行业失信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相似文献   

18.
最可怕的干群关系是什么?笔者给出的答案为:最怕的是“没有关系”。 最近,许多群体性事件通过媒体展现在公众面前。贵州瓮安6·28事件、云南孟连7·19事件,都惊动全国。这里还有一个湖南邵阳警民冲突事件:440位警察进村,23名村民被捕。  相似文献   

19.
胡洁 《魅力中国》2014,(2):28-28
食品安全危机关系到千家万户,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结合“农夫山泉”食品安全危机事件讨论了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危机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金赟 《中国经贸》2013,(22):128-12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和规制是一种是难题,学校的食品安全关系到高校工作、学习、生活秩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笔者认为要在信息公开、防治结合、责任归属等方面进行改善,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