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政策是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工具。政府信任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直接关系着政策的权威性与完整性,影响着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和维护。为此,研究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来及时纠正政策过程中的偏差,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维护公共利益,让政府做正确的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化解政府信任危机的关键因素,更是重塑政府信任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与政府公信力密切相关,当前,在我国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因为缺少公众的参与、法律制度不健全及信息不公开等原因,导致公共政策最终失败,使得政府公信力降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加强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监督水平和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来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与政府公信力密切相关,当前,在我国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因为缺少公众的参与、法律制度不健全及信息不公开等原因,导致公共政策最终失败,使得政府公信力降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加强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监督水平和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来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日益频发的各类公共危机事件呼唤有效的政府危机管理。面对公共危机的挑战,政府危机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有效的公共政策,而社会参与不足、信息不透明和问责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往往影响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鉴于此,为了提高政府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执行的效度,应该动员社会力量、疏通信息沟通渠道、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强化问责机制和完善应急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方丹 《改革与开放》2012,(12):75-76
本文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展开,指出政府公信力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群众的要求,是社会诚信建设的核心.从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公共政策、政府绩效评估、政府信息资信和政府官员行为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决策机制、推行政务公开、进行行政问责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等建设政府公信力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叶响裙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7):114-117,171
文章论述了我国政策执行中目标群体策略行为的主要表现,分析了策略行为对政策执行结果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政策安排的激励惩罚机制、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张力、政策安排与目标群体利益的冲突、目标群体资源条件限制等方面阐释了目标群体实施策略行为的原因,最后,提出要提高社会运行的制度化水平、减小策略行为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就要扩大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建构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关系,制定保护公众基本权益的制度规则。  相似文献   

7.
完善政策执行提升政府执行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执行力的弱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其建设已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文章主张通过科学决策、合理变通、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制度建设、扩大执行主体等途径完善政策执行,促进政府执行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指的是其凭借本身的信用而在社会公众处取得的信任状况,是地方政府号召力与影响力的重要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讲,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能够体现出地方政府的民主、服务、权威及法制建设状况。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殊时期,政府的公信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政府公信力体现政府的信任用能力,反映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本文简要分析了转型期间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必要性,并为加强转型期政府公信力建设提供了一些参考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婷 《辽宁经济》2020,(1):58-59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国家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棚改,尤其是对三四线城市进行了重新的规划,棚改成为拉动三四线城市需求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棚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问题,城市建设的单一性对人民这一主体的利益造成了挤压。在此过程中直接影响了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权威,加剧了城市发展过程中治理的难度。这也更加决定了在棚户区改造中树立政府良好信誉的必要性。因此,亟需完善“全局性”的政策体系,打造“全方位”的社会约束,建设“多样化”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公信力的提升,是政府各个方面规范作为、积极作为的结果。本文仅从电子政务建设的角度入手,探讨电子政务的积极构建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难兴,政无信则必衰。信用不仅是个人伦理的基础,也是政治伦理的基础。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度反映了政府的公众形象和号召力,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等同于公众对政府行政能力及效果的评价,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在总体上不断提高,但由于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和公民对政府职责的要求提高,以及政府内外部因素如政府透明度和腐败等现象导致政府公信力弱化,政府公信度面临严峻考验,这必然要求政府在公众中提升信用,重建公信政府。  相似文献   

13.
查术云 《魅力中国》2010,(23):93-93
政策民意调查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中国目前的民意调查现状出发,就政策民意调查在政策周期中的应担当的角色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民意调查制度对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层政府是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但其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执行偏差问题。问题主要有识别对象错位、帮扶措施不适用、扶贫管理弱化、虚假应对考核等。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三个,分别是可获得的扶贫资源有限、权力和责任不匹配以及基层政府夹心化。要解决执行偏差问题应该从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合理分配扶贫资源、提高基层干部执行力等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金一 《魅力中国》2011,(8):65-65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通过自身行为得到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的体现,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囊括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目前我国政府公信力质疑声不绝于耳,本文力求通过对树立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方法加以分析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以此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人力匮乏问题日益严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执行,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执行中政府工具选择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分析,提出政府工具选择优化的对策,为该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韩军 《魅力中国》2013,(8):14-14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偏差。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对政府的政策执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婧 《魅力中国》2011,(20):104-104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获得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政府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一个政府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郑娟  邢孟军 《宁波经济》2013,(4):36-38,43
各地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暴露出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尤其是事件结束后政府公信力重建问题。建立政府公信力,当前已成为世界性命题。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会导致政府缺乏社会公众的信任,各种政府行为包括经济社会管理行为也不易被公众理解和支持。建设和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要注重宣传政策,让民众达成共识;发展民主,扩大民众参与;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形成良性互动;重视信息公开,提升媒体公关能力;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20.
基层政府作为中国行政体系的最底层,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也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出现许多问题。本文从基层政府政策执行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完善执行的对策两个方面就现有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