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是社会的主体,从本质上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最一般表现形式.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之基石,人际关系和谐不仅决定社会和谐的稳定状态,而且体现社会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文明程度.必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人际和谐理念,倡导人际和谐文化,培养人际和谐道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 ,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已经面临着新的任务。如何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职工队伍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提供优质的服务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职业道德建设是塑造和改造人的道德面貌的工作 ,由于人的道德实践与现实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 ,职工道德教育的过程是极其错综复杂的 ,但职工道德教育并非不可捉摸、无规律可循。从金融职业道德建设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 ,职业道德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着绵绵不绝的动力。"南通现象"是南通市在道德建设中个人和群体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并带动全市公民道德水平持续提高的现象。"南通现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起点,超越于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和谐文化在南通大地上的生动展现,凝练了南通城市精神,营造了和谐的人居环境,激发了社会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张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238-239
道德,是人类文明生活永恒的主题,它本真地折射出人的社会性本质。首先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般问题进行阐释,明晰了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是什么"的问题。接着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进行理性分析,通过对纷繁复杂的道德现状从道德缺失、道德责任错位、道德能力较弱等方面深化了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所面临问题之"为什么"的理解。最后探究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路径。研究旨在为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建设提供积极的方法论参考,从而厘清了反思中的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怎么办"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失范及其带来的社会危害迫切呼唤以"网络慎独"为核心的网络伦理道德的回归与张扬。网络慎独建设对净化网络空间,营造文明、健康、诚信的网络文化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网络修养和综合素质、畅通与青少年的沟通渠道、加强网络社区中的网络行为规范建设、建立网络道德伦理监督管理是构建"网络慎独"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学习发扬其中优秀的传统美德,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与道德教育如能和谐组合,是能够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因此,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中要试着运用"和"法。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问题"即《道德情操论》中"道德人"和《国富论》中"经济人"关系的问题。"道德人"和"经济人"看似相互矛盾、根本对立,但两者有着内在联系。因此,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解析当代社会的经济伦理问题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迎选 《经济师》2009,(7):110-111
教师的师德直接关系到师生关系的和谐,这是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前提和教学任务实施完成的保证。加强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和谐,有利于提升学校的软环境,保证高校作为道德教育的基地,能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支持。因此,必须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坚持为人师表,践行教书育人,培养敬业精神等方面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司甜 《经济研究导刊》2010,(14):252-254
市场经济具有内在合道德性,同时,市场经济具有局限性,对我国社会道德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总体是一致的,必须通过确立社会主导的道德价值观、加大社会诚信建设、强化约束规范、法制建设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等方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人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在较低层次上讲,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一样,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这种投资会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存量,改善劳动者素质,意在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讲,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所必需的投资,它追求的不再仅仅是"物"的增加,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已经进入所谓"知识经济"的当今社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可以提高全民的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吴佳 《商周刊》2011,(13):71-71
不管是达还是穷,总要有个道德骨架撑住自身的灵魂。这个骨架,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社会责任感。不像过去的广告效应,这次哈药总厂被大众聚焦,事出"污染门"。企业的口号是"做良心人"、"追求人类健康",暗地里却违规排放不经任何处理的污水和废气,  相似文献   

12.
道德建设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普遍关注,而道德教育在道德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许多国家的学者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国与许多西方国家在道德教育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为了让中国的道德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作者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首先追溯东西方道德教育差异的渊源,继而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比较中西方不同的道德教育,通过对比研究让我们逐步意识到我们不仅要不断地继承优良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还应借鉴西方国家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从而使中国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得到充分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略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生态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评价尺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重视并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必须批判现代哲学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要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的兴起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作为构成中国庞大网民队伍主力军的大学生网民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失范行为及其成因的梳理,从大学生主体建设、高校道德教育以及社会的控制与管理三维模式来探讨新的防范和矫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范式,以期共建网络道德文明,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浙江永嘉人情盛行的现状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从长远看,"人情文化"会危害市场经济规则、扭曲社会资源配置、滋生腐败、阻碍社会法制化和民主化,为此要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法律制裁执行力度等手段来引导"人情文化"沿着合理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河流伦理是应对生态危机、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河流伦理改变了只将人类作为道德主体的观点,强调河流的主体地位,把河流共同体作为道德主体和道德关怀的对象,是对传统伦理的突破和挑战。河流伦理强调河流的内在价值和健康生命,在理论和实践中构建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从而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用"人水和谐"的价值观来指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7.
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1、内容忽视了道德教育的特殊性。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形成优秀的道德修养 ,它强调潜移默化、自觉领悟和生活践履 ,同时也注重教育和督导。但现实中的高校道德教育往往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同起来 ,把德育当成了简单的政治任务 ,经常跟随社会政治形势变化而不断变化 ,缺乏相对稳定、规范的教育内容。即使进行一些道德教育 ,也主要是道德伦理的灌输和道德范畴的阐释 ,把本应生动具体的道德养成教育变成了枯燥干涩的伦理学的理论研修。结果 ,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两方面的效果都…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还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当代人发展机会和资源禀赋与子孙后代发展机会和资源禀赋的和谐,即代际之间的和谐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节约型的 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 一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与构 建和谐社会 的矛盾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 。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供需和谐、政治文明的稳定和谐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和谐,还要实现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光军 《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15-215,321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建设"和谐焦煤"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全局的角度,深入研究和正确处理推进"和谐焦煤"建设中的若干辩证关系,不断把"和谐焦煤"建设推向新水平,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把生态道德纳入高校道德教育的锲入点.进而研究了商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锲入步骤及应该注意的原则,认为需要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投入,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一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课程、重点教材,以适应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