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丹 《改革与开放》2013,(23):57-59
2009年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迅速攀升,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压力加大,近期,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引用皮科克的三大政治市场理论,对地方政府在既定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行为进行分析,由此剖析中国地方债务产生并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与成因,并从比较与借鉴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成因,指出中国地方政府由于负债过高因而存在较大的隐性债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欧洲主权债务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隐性风险尚在可控制范围,中国不会爆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3.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由于地方政府依托其控制的融资平台对外大肆举债,给自身造成了巨额债务,而且由于地方债务规模大大超过了地方政府的财力,从而使地方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债务风险。文章从目前政府债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意图探究防范和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债务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出来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表现形式和原因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有其特殊之处。文章将通过文献梳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产生原因和风险规避进行总结,有利于推进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5.
姜宏青  王硕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0):94-98,127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定,这些规定出自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在内容上、形式上都存在诸多差异.文章搜集了28个样本的地方政府管理制度进行分析,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根据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管理的现实要求,提出在省级政府制定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省以下政府制定债务资金使用和监督的执行细则的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并构建了省级政府的债务管理制度的内容框架,旨在为地方政府有效地管理债务行为和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果提供制度指引.  相似文献   

6.
杨林 《中国经贸》2023,(10):28-30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探究财政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原因及其引发的后果,并创新性探索地方政府债务有序管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金清  聂雨晴 《南方经济》2020,39(11):13-27
结合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反应特征,文章在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中,首次识别了基础盈余主动调整的有效性条件作为分析前提,进而完善了债务不可持续性的定义内涵和度量方法,最终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凭借此模型,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进行了评估,主要结论如下:在经济增速不稳定背景下,施行顺周期财政政策的中国地方政府,容易落入基础盈余主动调整无效的境况,因而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进行分析时,有必要考虑基础盈余主动调整的有效性;通过检验发现,新构造的债务不可持续概率和条件期望债务空间指标,均能较好反映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而单纯的债务率指标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无解释力;在2019年,天津、贵州和青海等地已处于财政疲劳引起的债务不可持续状态,内蒙古等六省的条件期望债务空间不足20%,其余省份的条件期望债务空间仍相对充裕;最后,通过考察债务可持续性的改善渠道又进一步发现,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可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相对较大,也隐藏一定的危机,其主要体现在多头融资和多头管理等方面。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从本质原因入手,推动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发行进入到科学管理的轨道当中,才能够真正将地方债务的危机防控形成制度,维护整个中国地区经济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对当地政府债务投入绩效进行考核。地方政府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和当地财政收支情况及经济发展战略,从债务投入的源头入手,引导其投入领域和项目及投入规模,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债务资金这把“双刃剑”的积极作用,防范债务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选取我国2012年—2020年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空间关联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惯性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正向交互效应;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推升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地与邻近地区间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正向空间互动效应。因此,今后应更加注意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长期潜在风险,优化中央支付在地区间的分配制度,努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与邻近地区建立竞争合作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全国31个省份,2008~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通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资产投资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正相关,即固定资产投资额越大,地方政府债务越多;金融机构贷款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呈正相关,且金融机构贷款额增加一倍,政府债务余额将增加约2倍。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以及进出口贸易总额均对本省政府债务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数量和规模正在超常增长和急剧累积,债务风险凸显。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已严重影响了本级财政的运转,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最大的潜在风险因素之一,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因此,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原因,并提出防范化解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长期以来,大部分地方政府依靠举  相似文献   

13.
曹文  伏开丽 《山东经济》2012,(3):126-130
过去国家明确禁止地方政府借债的“规则”现在已被普遍借债这一“潜规则”所替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规模过度膨胀、负债日益隐性化、债务追究机制不健全等特点。地方债务问题面临严重的财政、金融、政治、社会隐患风险,有可能会危及中国经济的安全。我们应当保持高度警觉,提高财政透明度,严格预算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的金融控制;完善立法机关对地方预算的监督和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化解债务风险,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同样增长迅速。地方政府在大举投资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必须要控制潜在的地方债务风险。为此,文章收集整理2015—2019年上海、江苏、浙江地区的政府债务数据,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相关文献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对三地区5年来的债务风险进行风险识别研究。最后,得出三地区实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并结合三地区地方政府在债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数量和规模正在超常增长和急剧累积.债务风险凸显.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已严重影响了本级财政的运转.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最大的潜在风险因素之一.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因此.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原因.并提出防范化解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长期以来.大部分地方政府依靠举债度日已成为公开秘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引起了决策层和国内外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债务规模已经十分庞大。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解决地方财政资金不足,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就要赋予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权,并且明确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制度设计,制定一套包括发行主体、发行规模、发行利率、发行期限、发行方式等在内的规范、科学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中国地方政府已积累了大量的债务。总量有多大?债务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它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它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何解决?中国国民收入约是48万亿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务估计约14万亿人民币,或国民收入的30%。中央政府债务占国民收入的14.4%。因此,政府债务总额是国民收入的44%左右。与美国政府的债务对比  相似文献   

18.
贺军 《上海国资》2013,(6):17-17
短期之内,中国的地方债务并不会演化成崩盘式的风险。 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中外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央政府正在对地方政府各类融资平台进行持续的调控,商业银行纷纷对地方融资收紧信贷,近一两年新发展起来的信托、理财等融资渠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调控。而近期不少外资评级机构、投资机构和基金经理先后唱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也是其一个重要理由。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愈发严重.文章认为,通过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建 立政府债务管理良性循环机制,实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来管理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 2015-2016 年的省级数据为样本,研究了财政信息和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 限额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仅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有显著影响,而对置换 债务限额、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没有显著影响,而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则会影响置换债务 限额、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此外,地方政府负债率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直接影响 不显著,但通过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有显著间接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对地方 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直接影响显著,但其通过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间接影响不显著。 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显著,但两者作用方向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