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商雯  刘杰 《时代金融》2013,(5):8+11
2009年4月自希腊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欧盟诸国相继发生陷入债务危机的困扰,并波及国际金融市场,欧洲债务危机有其潜在的多方面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了高福利制度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统一等主要原因,并分析了债务危机对欧洲和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欧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否拯救欧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柳  王旭祥 《银行家》2012,(6):94-96
正自欧洲债务危机以来,欧洲央行持续采取了非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以缓解债务危机形成的市场流动性不足问题,这些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构成"欧版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实施工具包括四项:第一,启动延长到期日的长期再融资操作计划(LTRO);第二,启动SMP(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3.
债务危机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和利益分配的工具。在欧元区的政治框架下,二者具有难以克服的内在冲突,这是欧洲主权债务面临的根本性难题。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可简单归结为:欧元国际化要求统一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与之不匹配,欧元区各国宏观调控政策失效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政府救助措施不力最终引发欧债危机。由这一欧债危机的货币传导路径可以看出,欧债危机的本质是货币危机,是欧元危机,其根源是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4.
洪倩霖 《云南金融》2011,(5X):166-167
针对欧盟主权债务危机,本文以博弈理论模型分析为基础,分析了欧元区国家实行的"二元政策",即统一的货币政策与独立的财政政策,与欧盟主权债务问题形成之间的因果联系;并通过处于同一经济组织内部与独立状态下的福利竞赛博弈分析,解释了为什么同处于"二元政策"下的欧盟国家中只有希腊、葡萄牙等部分国家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基于博弈均衡解的理论解释,本文还提出了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后,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又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本文分析了欧美等国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探讨了主权债务危机中暴露出的长期赤字政策、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政府作用发挥失当这一系列问题。分析了目前中国的债务问题,指出正确认识政府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才能避免应对失当引发的更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倩霖 《时代金融》2011,(15):166-167
针对欧盟主权债务危机,本文以博弈理论模型分析为基础,分析了欧元区国家实行的"二元政策",即统一的货币政策与独立的财政政策,与欧盟主权债务问题形成之间的因果联系;并通过处于同一经济组织内部与独立状态下的福利竞赛博弈分析,解释了为什么同处于"二元政策"下的欧盟国家中只有希腊、葡萄牙等部分国家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基于博弈均衡解的理论解释,本文还提出了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于建勋 《云南金融》2012,(1X):77-77
国际金融危机后,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又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本文分析了欧美等国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探讨了主权债务危机中暴露出的长期赤字政策、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政府作用发挥失当这一系列问题。分析了目前中国的债务问题,指出正确认识政府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才能避免应对失当引发的更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发生以来到目前为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和欧洲央行(三驾马车)的总体应对思路可分为治标和治本两方面:治标,即对于欧元区边缘国家,用官方债务替代私人债务,  相似文献   

9.
只有当令人信服的一系列政策真正到位时,我们才能在执行预算纪律的同时解决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危机,最终走出黯淡的经济境况如今,距2010年5月的希腊救援方案实施已有两年多时间,欧元区的危机管理仍然未能重建市场信心。由于银行救援产生的主权债务引起潜在债务急剧膨胀,各种主权债务危机救助方案备受质疑。第三国投资者已经纷纷从欧元区撤离,从核心的外围国家流入的私人资金流也日渐干涸。融资负担过重所产生的失衡致使欧洲央行的融资渠道逐渐闭合。  相似文献   

10.
《新疆金融》2013,(7):77-90
<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欧央行等及时对希腊等危机国实施资金救助,建立了欧洲金融稳定机翩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等危机救助机翩,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危机继续恶化和进一步蔓延。本文从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市场反应和政策效果等角度,对紧急资金援助、债务重组、超宽松货币政策、建立银行联盟和财政政策等重大应对策略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与希腊的债务重组类似,历史上爆发的多次主权债务危机都表明,主权债务重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官方干预更加富有技术性  相似文献   

12.
杜军 《时代金融》2012,(18):279-28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而相继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欧盟也不例外。希腊的债务困境所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政府预算赤字规模过大造成的。本文重点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并对经济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杜军 《云南金融》2012,(6X):279-28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而相继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欧盟也不例外。希腊的债务困境所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政府预算赤字规模过大造成的。本文重点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并对经济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林石 《国际金融》2010,(6):23-2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超乎预期。5月2日,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希腊政府就援助方案达成一致,三年内将向希腊提供1100亿欧元资金;欧洲央行也将继续接受希腊政府发行和担保的债券作为抵押品,而不论其信用评级。  相似文献   

15.
结合欧盟统计局以及欧洲央行2010和2011年公布的最新数据,分别从财政赤字、公共债务、失业率和通胀率等几个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发,分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缺陷密不可分。这种缺陷集中表现为欧盟发展至今的数次扩大,越来越凸显一体化扩张过快问题,以致现有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当遭遇不对称冲击时,难免使一体化陷入两难境地,也使得危机应对措施的效力大打折扣;同时,欧盟在推进货币一体化过程中,忽视了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合作问题,财政一体化的缺失导致债务危机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6.
从次贷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问题,涉及到目前全球经济格局的方方面面,不可孤立对待。有鉴于此,本文从一个整体视角探析了从次贷危机到目前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分析了此次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特征,找出了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在一个整体框架内说明了此次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主权债务危机下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特点,包括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首先本文分析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美元对主要非美货币走强,人民币跟着美元走强而走强.其中人民币对欧元、英镑等货币跟着升值,人民币有效汇率也跟着升值.其次本文分析了主权债务危机下人民币走强的经济影响.再次本文研究了在主权债务危机下,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退出问题.最后给出了本文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8.
拭目以待     
近些年来,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过度负债,债务规模庞大。为应对债务危机,主要发达国家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先后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在今年1月突破了3万亿美元,是金融危机前的三倍多。欧洲央行在实施了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后,去年9月6日,又推出直接货币交易计划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债务是一国以自己主权为担保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或者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2009年11月迪拜发生主权债务危机,迅速蔓延至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引发了投资者对世界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向全球金融体系蔓延的担忧,加剧了国际货币体系动荡,改变了全球资本流动格局,迫使欧洲各国政府削减债务,减少福利。本文作者经过初步分析,认为这次主权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冲击有限,对中国经济的实际影响不大。但中国可以从世界主权信用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获得深刻启示:地方政府负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审慎把握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力度,灵活安排宏观政策"退出"时机非常必要,此外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制定应对金融市场动荡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许丹青 《福建金融》2011,(11):15-18
近1年来,欧元区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相继爆发债务危机,欧元区解决危机的措施和行动效果不佳,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不断升温。本文从欧元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以及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与分散财政政策的矛盾等角度,揭示欧债危机蔓延及欧央行救援行动难以奏效的原因,总结梳理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提出我国应对主权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