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司的发展和扩大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投资者越多,创始人的股权就会被稀释,创始人面临控制权旁落的问题,公司的发展方向可能将不由创始人自己来控制,所以创始人为解决这一问题,纷纷使用双重股权结构来把握公司的控制权,但是同时双重股权结构也滋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双重股权结构的内涵和发展出发,分析双重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利与弊,提出使用双重股权结构的立法建议,以期对公司治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股权结构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平衡企业权力与利益的重要机制。我国沿用的股权制度为单一的"同股同权"结构,已逐渐难以适应部分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亟需进行多样化变革。"双重股权"结构在国际上应用已久,而对于国内资本市场仍是一种新生制度。本文对双重股权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剖析该制度在各种理论情境下的适用性,在权衡其利弊的基础上,探讨双重股权结构对推动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最终提出分类分步推行双重股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云俊 《时代金融》2014,(8Z):160-160
双重股权结构在国外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率的上市公司股权分配模式。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司法可以有条件的在上市公司中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并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双重股权结构在国外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率的上市公司股权分配模式。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司法可以有条件的在上市公司中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并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姜宇 《福建金融》2020,(3):27-32
双重股权结构虽然颠覆了我国《公司法》现行的以“同股同权”为原则的单一股权结构,但因其可满足科创企业的特殊治理需求、抵御敌意收购、鼓励管理层重视公司长久发展、投入高度匹配的人力资本等优势,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渐获得了认可。但双重股权结构会加剧公司控制权和经济利益的背离,以及因背离程度的加深所诱发的公众投资人参与权弱化、代理成本显著增加等风险。因此,我国科创板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在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仍需建立控制权约束机制来规避控制权被滥用的风险,从而为维护中小股东利益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创新引领的新金融背景下,现有企业的股权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当前经 济活动的现实需求,对于我国企业股权结构创新有了新的要求。在国外已经成功实践的双重股 权制度为我国企业股权结构创新提供了可行的选择。同时,我国公司法中为该项制度的嵌入预 留有空间,从而得以对其进行金融创新的法律逻辑构造。逻辑构造可分为法律制度创设的构造 与制度监管的构造。通过逻辑构造将双重股权制度完美嵌入我国法律之中,从而完成我国企业 股权结构的创新,进而完成新金融背景下赋予我国企业金融创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对证券投资者保护的法规尚不健全,法律的执行力不够;证券市场监管机制也不完善,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以及投资者自我维权意识的不足,使得投资者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本文认为,要有效保护证券投资者权益,应进一步加大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法规建设力度,加强外部行政、司法干预及行业监管,建立行业自律和投资者赔偿机制,从多层面改善证券投资者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双重股权结构视为拥有高倍投票权的内部股东与同股同权外部股东的集体选择,以1991-2018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为样本,从选择原因和选择结果两个视角探讨外部股东为何自愿放弃投票权而选择双重股权公司.研究发现:企业在产品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越强,上市时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概率越大,这在新经济公司样本中表现的更明显;而选择该结构后也将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绩效和股东价值.从机理来看,产品市场竞争优势通过显示内部股东的能力来影响外部股东对双重股权公司的选择.研究启示外部股东可参考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来选择投资双重股权公司,而上市公司也应增加其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信息披露以加强外部股东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9.
陈红  杨凌霄 《投资研究》2012,(3):101-113
上市公司终极股东行为深受金字塔股权结构形态和内部权力配置及结构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表明上市公司终极股东侵占行为选择与金字塔股权结构形态特征正相关,与两权分离程度负相关。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内部制衡机制不仅直接影响股东侵占行为,并能够强化金字塔基本形态的影响作用。为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不受侵占,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1.分散的股权结构使投资者忽视公司治理。由于股权结构分散,股东在对金融机构行使监管权上不够积极。由于银行监管具有外部性特点,实施监管的股东无法获得监管产生的全部收益,而其他未实施监管的股东却能够无偿得到因银行治理加强而产生的额外收益,使得股东之间存在"搭便车"现象。这一问题并未因机构投资者的大量存在而获得显著改善。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2004-2009年数据为基础,以资产市值账面比衡量企业成长性,分析了我国中小上市企业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对成长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均对成长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意味着较高的负债能降低外部权益成本,有利于中小上市企业的成长。成长性与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表明股权集中有利于股东对管理层进行监督,降低代理成本并能促进中小上市企业成长。管理层持股比重的改变对中小上市企业的成长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资本结构也就是财产所有权的结构安排,而财产所有权往往最终与收益权对应,所以资本结构又牵系着产权安排,或者说资本结构决定了产权安排结构。这样作为股权资本与债券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结构,反映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金融关系,即以资本和信用为纽带,通过投资与借贷构成的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社会信任对企业多层股权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度高的地区,企业更倾向于设置较少的股权层级.进一步考察其作用机制发现:一方面,企业股权结构层级随着地区社会信任程度的提高而减少的这一现象会在法制环境较差的地区更加明显;另一方面,社会信任对股权层级在债务融资成本与信用融资两条路径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Output, wages, and dividends feature term structures of variance ratios that are respectively flat,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Income insurance from shareholders to workers explains these term structures. Risk‐sharing smooths wages but only concerns transitory risk and hence enhances short‐run dividend risk. As a result, actual labor‐share variation largely forecasts the risk, premium, and slope of dividend strips. A simp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 which labor rigidity affects dividend dynamics and the price of short‐run risk reconciles standard asset pricing facts with the term structures of the equity premium, volatility, and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which are at odds in leading models.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将中国股市快速推向全流通的通道。截至2009年12月,我国证券市场股票总市值达到243939亿元,其中,股票流通市值151258.65亿元,占总市值的62%。那么,就我国上市银行而言,经过股权分置改革的洗礼后,其股权结构展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特点?目前的股权结构是否能有效促进其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稳定的分红对现金流要求较高,融资约束的存在可能会加剧企业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影响现金股利的发放。不同股权结构下代理成本差异很大,现金股利分配可以通过减少自由现金流来降低代理成本,因此股权结构对融资约束与股利平稳性关系的调节作用值得研究。从代理成本的视角,以我国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融资约束、股权结构和股利平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抑制了股利平稳性,股权结构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国有控股、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均能够削弱融资约束对股利平稳性的负向影响。因此,加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治理以及解决企业当前的融资困境对促进现金股利的平稳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黄炜婷 《投资研究》2012,(4):134-145
1998年至2006年间的58家剥离重组事件的股东长期超常回报在事件前年度与对照组无差异,事件后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事件发生后年度,剥离行为能促进企业债务结构与盈利能力的改善,但有效期间和影响程度有限。剥离母公司各项财务指标中,EPS的超常增量变化与股东长期超常回报显著正相关;由于剥离企业的各类股权结构与股东长期超常回报不具显著的线性相关性,说明代理理论无法有效解释剥离行为效应。  相似文献   

18.
研究高管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对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完善高管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公司业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3-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强度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显著正相关;且当资本结构向下调整时,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促进作用会更大。基于制度因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相比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而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也更得到进一步强化。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特殊经济制度背景下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理论,也为公司制定有效的激励契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金作为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其持有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以及盈利能力的大小.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的产权性质、管理层持股比例以及流通A股比例对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较高;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现金持有量正相关;流通A股比例与企业现金持有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股权结构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模式,制约着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建议引入机构投资者,由法人股股东担当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对控股股东,形成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模式。应该是符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