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实证模型,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空间效应以及区域异质性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在全国层面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维度差异,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使用深度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呈现“低—低”“高—高”集聚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相关部门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实施符合本地区发展特点的数字普惠金融战略,以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3.
4.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推动普惠金融惠及农民的重大举措,对缓解城乡收入差距有着重要作用。研究以我国30个省份(除去西藏、港澳台地区)为样本,选取2011年到2019年作为取样年限,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20)”报告中的综合指数,建立门槛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指数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加大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程度,并进一步分析得出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也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增大以相似的程度加大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影响,但是其数字化程度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基于我国西北地区2011—2018年3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考察了城镇化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排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城镇化水平的调节效应显著,即在城镇化水平越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越明显.据此本文提出西北地区应加快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同时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从而更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数字普惠金融应用了数字技术,有效地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数字技术具有便利性、低成本、低门槛等优势,对居民收入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文章从理论方面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的机制.其次,采用了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被解释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郭秦 《现代金融》2024,(3):52-59+51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阻碍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也由此而来。随着金融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数字普惠金融演变为金融包容性发展的必须环节,也是调整产业间升级、弥合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本文基于2011-2021年31个省(市)级面板数据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时将产业升级细分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更深一步分析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最后按照区域异质性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地抑制城乡收入差距;其次,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能产生中介作用;最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效果在收入差距较高地区最大,在收入差距较低地区最小,同时在收入差距最高的地区,存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作用,而在收入差距为中、高等的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作用。本文以产业升级为视角,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城乡收入差距效应进行较为全面、具体与系统地探讨,有助于加强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研究,为政府部门在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严重。数字普惠金融能降低金融门槛,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11—2020年全国各省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普惠金融对于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另外,我国普惠金融指标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作用具有地域差异性,尤其是东、中部地区之间的负向效应更加显著。最终,以上述实证结果为依据,提出增加对乡村地区的贷款投资、提升“数字普惠”的服务能力及层次、促进数字化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有效融合和互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苗 《现代金融》2023,(6):42-49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民生的意义重大,刻不容缓需改善解决的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上也逐渐被证实产生着深刻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全国31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其产生的收敛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数字普惠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逐步往下降的趋势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数字普惠金融产生的效用也不尽相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其产生的效用更为显著。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层面的指数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要利用好数字普惠金融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仅要完善相关技术,也需要政府加大引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算了2009—2021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完善发展体系、健全制度保障、提升服务质效等方面提出了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理论上说,数字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扩大信息共享渠道,降低服务门槛,为长期在现代金融服务业体系之外的"长尾人群"提供金融服务,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实际中,究竟这种数字化类型的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否真正发挥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目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具有“正U型”关系,即数字普惠金融不同发展时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不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金融认知水平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根据所得结论,本文提出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提升农户数字金融素养,以数字化技术完善农村征信体系,缓解城乡收入差距以逐步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分析了居民创业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基于总体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居民创业有利于收敛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居民创业,进而收敛城乡收入差距;基于门槛效应模型研究发现,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居民创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越来越小,相比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居民创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最大。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明霄  刘鹏 《甘肃金融》2022,(7):51-56+63
本文基于2011—2020年甘肃省14个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在收敛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甘肃省数字普惠金融的迅速发展显著收敛了城乡收入差距,且该收敛效应存在经济发展程度双重门槛。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加强对甘肃省欠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应该运用多重手段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以产业结构为中介变量,实证考察普惠金融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普惠金融对城乡工资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差距存在改善效应,对财产性收入差距存在扩大效应;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数字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具有积极影响,但对以金融服务网点密度等指标衡量的金融服务渗透性的影响效果则相反。  相似文献   

20.
论文运用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研数据(CHFS)和北京大学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PKU-DFIIC),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缩小消费差距,并且存在非线性关系,收入差距在其中是重要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生存型、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差距存在着不同影响。具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生存型消费差距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发展型消费差距,最后是享受型消费差距。因此,在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降低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增进民生福祉是我国目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