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保险市场失灵需要保险监管来弥补,但保险监管也存在失灵的现象。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保险监管失灵进行了解释,然后结合我国保险监管的失灵风险,对规避监管失灵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如何在委托人缺位、缺乏直接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情况下规避监管失灵。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监管结构的转型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发现,美国现行金融监管结构存在着监管重叠、监管疏漏、监管合作不畅、监管成本偏高等问题,存在着转型的压力;但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反垄断的文化特征、"危机驱动"的改革传统、联邦政治体制的经济影响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美国金融监管结构要实现彻底转型困难重重。我们因此预测,美国金融监管结构的转型方向在相当长时间内将很可能是"合作",而不是"合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结构一体化的条件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4.
国有商业银行是在外部监管不完备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的,监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始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争论不休。经过中央银行十多年监管实践的反复摸索、验证,监管架构正在逐步形成,“管法人、管内控、管风险,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正在成为监管者的共识,并在监管实践中逐步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保险监管的基础理论脉络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保险脆弱说、公共利益论,还是监管失灵论或监管成本论,综合起来都说明了一个观点,即认为政府能完全有效地弥补和矫正所有的市场缺陷或功能失灵是不切实际的。由此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如注重保险行业的安全、转变保险监管的方式、重视保险监管职能的分工、监管者的再监管及监管中的信息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不断发展,会计违规和财务欺诈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公众和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屡禁不止的会计造假事件严重地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对上市公司的正常运行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因此,加强会计监管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会计监管的几种模式,分析了我国会计监管模式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继而针对相关问题,从完善法律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为保障金融业稳健经营 ,依据金融法规 ,采取合规监管、风险监管等方式 ,加强金融监管与服务 ,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趋势 ,促使各国改革监管体制和方式 ,以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8.
易娟 《西安金融》2014,(12):84-87
金融监管结构和组织模式是近20年理论界和监管当局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国际金融监管格局的变迁入手,对比研究了英美两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路径,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现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监管是一种典型的事后监管,表现为禁止性规范为主的立法模式、合理原则为主的分析模式和消极性义务为主的救济措施,应用于平台监管中存在滞后性、威慑效果不佳等不足,反垄断法内部变革举措的实际效果也较为有限。相较反垄断监管的事后属性,事前监管通过创设积极性法律义务,实现对垄断结构引致不可逆损害的风险预防。为避免“假阳性”错误,引入事前监管须证明细分市场存在高而持续性的进入壁垒、欠缺有效竞争的动态趋势、事前监管收益大于成本三个累积性标准。平台事前监管的总体目标是推动市场从封闭到开放的回归,监管主体上成立专门事前监管机构并且采取合作制监管架构,监管对象的选取遵循“相关市场分析+显著市场力量确定”的基本框架,监管措施包括服务互操作、开放特定数据、平等对待不同主体提供的服务等。与反垄断监管的衔接包括建立分工监管的机制和可反驳的违法推定规则。  相似文献   

10.
会计监管属于规制经济学研究的大范畴,“公共利益理论”为会计监管提供了基本依据,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灵原因的进一步分析,章指出“克服市场不完善导致的高质量会计信息需求不足”及“改善契约不完全造成的产权不明”是我国政府主导的会计监管更本质的原因;金融监管是经济监管领域较为成熟、甚为重要的部分,金融监管工具改革的经验体现了现代监管理念的变化,可以为会计监管工具设计和改革提供借鉴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