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阳 《征信》2023,(5):38-44
行政性失信惩戒制度是社会信用法治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信用体系目标和功能的关键手段。目前,行政性失信惩戒程序性法律供给不足,暴露出“一般失信行为”程序性规定缺失、失信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规定混乱及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对行政性失信惩戒行为进行程序规制具有限制行政权力、保障失信相对人合法权利的价值内涵。在制度完善上,需要将“一般失信行为”纳入程序规制的范畴,赋予失信相对人知情权、行政抗辩权和获得听证权等程序性权利,拓宽失信相对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救济渠道,赋予失信相对人申请监督权等。  相似文献   

2.
失信联合惩戒的正当性及其立法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秉贵 《征信》2020,38(2):58-63
失信联合惩戒基于其强大的威慑力,成为当前社会信用立法中的关键制度设计。目前如火如荼的社会信用立法及实践中失信联合惩戒的范围有不断扩容的趋势。通过探讨失信联合惩戒正当性基础并厘清其所涉及的公权与私权、惩戒与激励、市场与政府三重关系,间接勾勒失信联合惩戒的范围和框架。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明确失信联合惩戒在信用立法中的定位,审慎设置联合惩戒措施,触发机制方面亦需进行关联性、确定性、谦抑性的限制,以实现在寻求最大共识基础上的引领性、基础性法律制度构建的目标,逐步推动信用治理法治化,培植整个社会的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3.
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和谐发展,而企业失信行为的频频发生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在"信用安徽"建设进程中,企业信用缺失阻碍了安徽信用建设前进的步伐。本文着手于安徽企业失信状况,研究了失信惩戒力度、信用法律及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安徽企业信用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并从道德、法律和政府等层面提出了减少企业失信行为、改善企业信用状况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和谐发展,而企业失信行为的频频发生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在信用安徽建设进程中,企业信用缺失阻碍了安徽信用建设前进的步伐。本文着手于安徽企业失信状况,研究了失信惩戒力度、信用法律及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安徽企业信用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并从道德、法律和政府等层面提出了减少企业失信行为、改善企业信用状况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分析了失信惩戒机制具有惩罚、震慑、教育等功能作用,论证了行政机关、行业组织、市场主体、司法机关等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失信惩戒机制,如行政惩戒、行业约束、市场惩戒、司法惩戒和道德惩戒等方式.之后提出了建设失信惩戒机制的基本思路: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完善失信惩戒法律法规制度为保障,以建设商业征信系统和培育发展信用评级市场为主要手段,以行业内部自律惩戒为补充,打造覆盖全社会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体系.最后提出在建设失信惩戒机制时,要注意区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注意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注意防范法律风险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外汇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外汇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作用于涉汇主体信用行为,双向调节守信与失信行为结果,是建设优良外汇信用环境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外汇局不断推进外汇信用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并探索与各行政部门的联合奖惩机制,努力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信用立法滞后、缺少覆盖全社会的征信机制、社会信用评级机制不完善、信用监管机制不完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不完善、理论研究不足的问题。大数据征信促进社会信用资源的共享,应建立个人、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统一社会信用码,通过构建以大数据征信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全社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和“联合惩戒”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整个社会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梁尧 《征信》2021,39(4):27-38
行政主体以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依托负面信用信息给予相对人以惩处的一类行政行为,可用“信用惩戒”来指称.完整的信用惩戒呈现阶段性法律构造,包括失信信息归集、评价、列入、公布、惩处、约束等阶段,平衡论可为其提供理论支撑.运用行政过程论分析法律性质后发现,信用惩戒具有制裁性,必须明确其制度依据.该目的只有通过制定统一的社会信用基本法才可实现,而将信用惩戒写入我国《行政处罚法》则非可取之选.  相似文献   

9.
刘洪波  段豪 《征信》2021,39(7):58-64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获取社会公众对失信联合惩戒的感受和看法.结果表明,部分民众尚未明晰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失信联合惩戒的认知程度上呈现年龄差异、学历差异、地域差异.针对失信联合惩戒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惩戒泛化"等社会焦点问题,提出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应用现代征信技术、开展社会诚信教育、规范具体执行细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目前,虽然全国大多数省、直辖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组织规划、行政立法、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地市级及以下层面看,推进社  相似文献   

11.
吴帅帅 《征信》2023,(3):13-18
涉金融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抓手,对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但实践中,涉金融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却出现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极端化困境,造成其边际威慑效应丧失,规制效果外溢。对此,应当锚定联合惩戒机制的三维面向功能:风险监测、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针对横向与纵向脱靶现象,立体化完善联合惩戒机制的践行路径,包括以失信原因选择惩戒种类、以失信性质选择联合惩戒范围、以失信程度选择惩戒梯度、以失信整体状况建构救济程序。如此,才能推动联合惩戒机制功能的精准落靶,规范机制的法治化运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山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出发,系统梳理了目前全省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并结合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法律制度和标准化建设、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信用服务市场建设以及开展诚信文化宣传与教育建设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钧跃 《征信》2022,(1):11-25
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构件之一,完整的失信惩戒机制由公共型失信惩戒机制和市场型失信惩戒机制共同组成.公共型失信惩戒机制使用公权力,可用作政府治理社会和市场信用监管的工具,主要在信控的事后处理区段对严重失信违规的市场主体实施行政处罚,其惩戒力度和震慑力非常强.它虽然只作用于国内,却能覆盖市场和社会领域.市场型失...  相似文献   

14.
刘琼  方锦 《甘肃金融》2014,(2):40-42
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法律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用以激励守信行为、惩戒失信行为,是建设信用社会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金融失信惩戒机制建设是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银行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构建了金融失信惩戒机制的监控模型,并对监控模型的特点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失信惩戒机制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失信联合惩戒规范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家平  许荻迪  关媛媛 《征信》2020,38(3):11-17
随着失信联合惩戒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的推广,个别地方在实践中出现了过罚不相当、惩戒措施泛化、"黑名单"管理失当等现象,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鉴于我国目前实施的部分行政性信用联合惩戒措施已属于行政处罚范围,应纳入法治规范。借鉴国外失信联合惩戒的主要做法,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完善我国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一是加快公共信用联合惩戒立法;二是实行联合惩戒目录清单制管理,使联合惩戒措施显性化、公开化、可预期;三是加快建立市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形成市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和公共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互通互动、协调发展的联合惩戒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研究》2013,(4):78-78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万州分行罗忠福2013年3月2日来稿指出,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议:一是加大社会诚信建设力度,大力开展以农村信用工程、企业信用工程、社会信用工程和区域信用工程为主体的“四大信用工程”建设,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信用评价制度和统一征信平台,努力创建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金融环境。二是健全担保服务体系。通过企业投资、社会多方集资等形式,推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目前,虽然全国大多数省,直辖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组织规划、行政立法、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地市级及以下层面看,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仍面临诸多障碍,特别是在信息数据归集共享、工作协调方面困难重重。为摸清基层信用信启,数据库管理现状,加快地市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们调查走访了湖南省永州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税务、上商、公安及一些金融机构部门。  相似文献   

19.
邹焕聪 《征信》2023,(2):40-48
跨区域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已在实践中成功实施,但还存在行政性联合惩戒措施清单不明、对接与联结机制不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联动不畅以及政社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究其缘由,主要是跨区域联合惩戒的法制供给不足、性质与功能存有争议、信用一体化机制发展不均衡以及类型化合作规制不力。为规范跨区域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实施,需以法治原理为逻辑,健全跨区域行政性联合惩戒措施的行为模式与清单体系;以合理行政为原则,建立跨区域行政性联合惩戒措施的联结与对接机制;以部门联合为模式,构建跨区域联合惩戒的强制性措施和推荐性措施;以合作治理为取向,对跨区域行政性、非行政性联合惩戒措施实行公私合作。  相似文献   

20.
对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目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信息档案不完整、评级授信不科学、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这些不仅影响着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授信,同时也是农村产生放贷难、收贷难、难贷款的重要原因。构建农户信用体系,应从征信机构的完善、个人信用评价机制的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和失信惩戒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