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由于无线网络具有灵活、快速、便捷等特点,使其成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必然选择。云南省人民银行系统开展了4G无线灾备网络建设工作,人民银行保山市中心支行积极开展探索,结合本地业务实际情况,分析了建设无线灾备网络的背景、意义和目的,针对无线灾备网络体系结构、路由选择、地址空间规划、网络安全设计、网络带宽、网络切换等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实践,有效验证了无线灾备网络作为业务网络应急措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查找了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为下一步更好开展网络应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所在单位现有同城通信转接中心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实现应用级灾备目标的网络方案.该方案考虑了各种设计要素,包括数据中心高层模式、数据复制技术、客户端切换技术以及灾备中心互联技术.其中,数据中心高层模式采用双活或者热备的方式,客户端切换技术采用智能化DNS设备切换技术,灾备中心互联技术采用前端客户端访问和后端存储互联分开.  相似文献   

3.
灾难备份是构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国外,我国灾难备份建设起步较晚,目前要加强省级同城通信转接中心的建设,促进金融业信息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14日凌晨0点至15日凌晨1点,中国民生银行科技部、会计部、稽核部等相关部门共同进行了一次为时25小时的核心业务系统灾备切换演练。民生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和生产网络成功完成系统切换,核心业务系统和生产网络系统在民生银行上地同城灾难备份中心运行24小时后顺利切换回理想大厦核心机房。此次演练成功标志着民生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达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5.
资讯     
《金融博览》2009,(17):14-15
人民银行本外币支付清算系统应急备份系统切换演练取得成功 为加强支付清算系统应急管理.提高支付清算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于8月15日至21日成功将支付清算系统国家处理中心(北京NPC)切换至应急备份处理中心运行。8月22日.支付清算系统应急NPC顺利回切至北京NPC,北京NPC恢复正常运行.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本外币支付清算系统应急备份系统切换演练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民银行省级分支行已建成了同城通信转接中心,但必须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双中心切换,这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业务系统实时性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双中心网络切换存在的问题,结合多种新技术,提出一种网络双活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彻底解决业务系统双中心部署、双中心防火墙切换、波分设备单点故障等问题,转接中心的设备和线路均处于实时运行状态,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一旦发生故障,双中心可以自动无缝切换,大大提高了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武波 《金融电子化》2005,(11):11-11
10月8日,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NPC应急备份系统切换演练工作取得成功。此次演练大大提高了人行支付清算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于2005年9月26日至30日成功将大额支付系统国家处理中心(北京NPC)切换至无锡应急备份NPC运行,10月1日至3日,大额支付系统NPC顺利回切至北京NPC,10月8日大额支付系统北京NPC恢复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相继完成了灾备建设,并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灾难恢复应急演练,很好地验证了商业银行的灾难应急处理能力。但是,由于演练一股是选择灾备组织人员在岗的情况下模拟灾难发生,因此,人员到位时间短,基本在数分钟以内就可以全部抵达灾难恢复现场。对于灾备组织人员不在岗的情况,各商业银行普遍缺少对到位时间的科学评估,一般只是根据银行应急的实践经验估算,尚不能完全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和真正灾难恢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数据集中后业务系统的连续性,国内金融机构十分重视灾难备份系统的建设,纷纷建立了同城、异地备份(灾备)中心。如何提高灾难备份级别,充分利用备份中心资源,降低IT运营成本,有待行业同仁深入探讨。本文将对交通银行大机系统双中心运行的实现方案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民银行西宁中支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将金融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和应急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全力保障辖区信息安全.通过风险评估、完善预案、灾备建设、应急演练和应急处置等途径,切实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西中支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恢复网络系统、电视会议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杨兵兵:光大银行将继续坚持以数据零丢失和"本地双活、异地灾备"为原则,以TIA-942 Tier4标准为依据,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远期数据中心,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灾备体系,提高灾备中心的灾难恢复能力。灾难备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技术和业务方案,还涉及应对特殊事件的组织、协调、管理等方面内容。为防范灾难和风险,国内商业银行相继建立了同城和异地灾备中心,"两地  相似文献   

12.
正灾备中心建设涉及基础环境、技术、网络和生产管理等因素,是银行业务持续性和信息安全应急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有重大意义。早在2010年9月,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就启动了武汉异地灾备中心的规划建设,经过3年的持续努力和工作推进,2013年5月武汉数据中心建成投产,基本实现了"深圳生产中心+深圳同城灾备中心+武汉异地数据中心"的"两地三中心"运维格局,提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助力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京沪异地灾备切换演练圆满成功。一直以来,全数据中心灾备建设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是金融行业重点关注的课题。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2012年7月28日0时~8时,由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总体设计和灾备实施的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全数据中心京沪灾备演练,在上海和北京两个异地数据中心成功实施完成。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全国91家支付清算、电票、  相似文献   

14.
交通银行数据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打造服务集团、境内外一体化、业界领先、设施完善的灾难备份体系。数据中心规划中明确定位了“两地三中心”一体化灾备体系。“两地三中心”包括:张江数据中心、漕河泾同城副中心和武汉异地灾备中心,三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金州新区的村镇银行在网络安全方面,采取的是防火墙、与互联网物理隔离、部署防病毒系统等安全措施。这些措施在信息化建设中普遍都没有进行同城或异地数据灾难备份,无法检测和发现来自内部网络的攻击行为,无法对服务器应用层检测出攻击并予以阻断,也无法实现控制终端计算机非法外联及满足控制移动存储设备使用的需要。村镇银行规模太小,如果建立灾备中心,需要建设灾备中心机房,然  相似文献   

16.
时东 《金融电子化》2009,(10):78-78
在业务连续性管理(BCM)体系中,灾备中心建设是极其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多次在商业银行信息安全检查中发现:虽然地方性商业银行先后开展了BCM体系建设,但灾备中心建设始终缺位。地方性商业银行普遍采用同城备份措施,没有异地灾备中心,一旦遇到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会导致业务瘫痪的灾难性后果。下面以青岛银行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人民银行业务基本实现了电子信息化,业务系统服务器和数据正逐步向总行和分行集中,但由于数据集中的复杂性,至今还有不少重要业务系统服务器部署在地级市支行,如ABS、办公网邮件系统等业务系统。加强这些系统灾难备份中心(以下简称为灾备中心)的建设,不容忽视。一、存在的问题(一)地市级中支普遍没有灾备中心,备份数据存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我行围绕业务可持续运行进行了探索和演练,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特别经过2008年信息系统的全面应急演练,引起笔者对共享式灾备方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王晖  张勇 《金融电子化》2013,(12):53-55
浦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信息系统灾备建没。在2005年较早建成同城灾备中心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重大灾难风险防范能力,本行于2009年底启动异地灾备建设,目标是建成由上海生产中心、同城灾备中心、异地灾备中心组成的“两地三中心”整体容灾体系,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企业奠定了坚实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美国9.11恐怖袭击、印度洋海啸到我国汶川大地震,越来越多的自然和人为的灾难事件促使商业银行加快灾备建设的步伐,国内的商业银行相继启动了持续的灾备建设工作,逐步建设了同城灾备中心、异地灾备中心乃至同城异地双灾备中心,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抵御灾难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