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力资源》2017,(10):54-56
HRBP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了,但最近几年这个概念却被炒热了.炒热这个概念的背景是"三支柱"理论.实际上,在出现"三支柱"理论之前就已经有了HRBP,以前业内对HR的定位主要是四个方面,即企业变革的推动者、员工的支持者、HRBP和职能专家,业内称之为"四角色"理论.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员工"这个概念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员工本身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能力.知识型员工的劳动能力不是外在的,而是一种存储于知识型员工头脑或肢体当中的知识、智慧或知识性能力,是知识型员工个人所有和随时可以被知识型员工带走的无形资产,而不是企业、组织可以剥夺独占的物质实体.  相似文献   

3.
"老板,我这个项目之所以失败,是有原因的"不能被打断指数:★★★★★理由——下属说这句话的时候之所以常被老板打断,是因为老板总是要求员工们"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其实在很多时候,下属的  相似文献   

4.
甲方乙方     
《人力资源》2015,(1):66-67
员工"失联"如何善后抚恤Q我公司(安徽)有一员工于2010年12月下班后"失联"。一年后,公司登报除名。不久前,该员工家属要求:员工失踪前一直都在缴纳社保,若被法院认定为失踪死亡,则要求企业按非因工死亡职工支付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及一次性困难补助金。请问,我们该支付这个抚恤待遇吗?应该如何支付呢?  相似文献   

5.
正集体合同为派遣工护航杨天喜和王军是湖北省十堰市东汽公司某下属企业的两名员工,在全公司2千多名员工里,他们的身份以前被称为"劳务派遣工"(即社会上老百姓通常所说的"轮换工"),公司里归属于这一群体的总数大约有7百多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强,现在则彻底打破身份界限,公司全体员工都统一为"劳动合同工"。虽然只是一个称谓的小小变化,  相似文献   

6.
赵雨润 《新前程》2009,(9):11-11
被增长,被代表,长了领导的面子,却苦了员工的底子. 网络上总是有层出不穷的新鲜词语,大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而最近最为热点的莫过于新词"被"出.  相似文献   

7.
HR来信:我公司因为业务、市场因素,决定搬迁至外地,但部分员工不愿意搬迁。我们发现员工入职时签订的劳动合同有如下条款:"公司可以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及员工工作能力。对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进行变更,员工表示同意"。若根据该条款,员工拒不同意至外地时,我们可以直接以此为由辞退员工吗?  相似文献   

8.
<正> 老外们搞了个创意,《谁动了我的奶酪?》 "老内"们摹仿里面的寓意,就有了老板们于第二天早晨大量裁员,"动"了他的员工,还有员工们倒戈,"动"了他们的老板。这本小书还会给人们、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人们能否真正领会那里面的寓意和外面的创意?恐怕只有天知道。以老鼠来做文学作品的主人公,这  相似文献   

9.
随着员工满意度调查的运用日益广泛,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滥用现象。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的国际调查研究公司(International Survey Research,ISR)发现,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个管理工具,应避免以下在员工满意度调查中出现的缺陷或过失——“七宗罪”。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中,许多企业主或高层管理者都在抱怨员工稳定性不好. 该如何面对员工流失?即便是在企业没有一天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专家都能讲出两天的"道理"来,说明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而且好像是一个比较容易应付的"浅层次"问题.然而,如果你真正了解企业的困惑,就会发现员工流失是一个十分棘手和深层次的问题,一般专家教授的那些"道理"很难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奇葩辞职信"重出江湖——冬天太冷,起不来!部门负责人回复称: "懂你!"人力资源部回以"呵呵"二字,同意了这一辞职.11月一共有23天工作日,该员工迟到了17天. "现在的90后越来越没有责任心了."虽然网友一致将矛头指向那位不懂事的90后,但是身在北京的笔者认为,起不来不能全怪员工,雾霾当道,白天不懂夜的黑,谁知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有可能是手表坏了呢?为了防止员工因为雾霾不分白天黑夜,以致发生类似上班迟到的事情,HR,想想办法吧!  相似文献   

12.
Stanek  希典 《企业研究》2003,(7X):29-29,28
随着员工满意度调查的运用日益广泛,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滥用现象。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的国际调查研究公司(International Survey Research,ISR)发现,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个管理工具,应避免以下在员工满意度调查中出现的缺陷或过失——“七宗罪”。  相似文献   

13.
陈亦权 《秘书》2012,(5):37
1."老板,我这个项目之所以失败,是有原因的……"不能被打断指数:理由:老板总是要求员工"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其实有很多时候,下属的那个"借口"也许正是老板尚未意识到的一个重大问题,听一听这个"借口",往往有助于在下一步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和部署。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企业中的“奇葩培训”可以说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不久前,一段“银行员工被当众打屁股”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事后,银行领导被停职,培训师通过网络致歉,被打员工获得慰问并将领取慰问金. 事件回放 据了解,漳泽农商行为提升员工业务素质,聘请了上海鸿风领导力学院,对全行员工开展为期三天,以“业绩突破”为主题的员工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5.
身在全球知名企业的员工,似乎都有如履薄冰的顾虑,唯恐一时不慎被炒了鱿鱼。但在宜家,员工有足够的自信来工作,因为在开始上班的第一天,他们就被告知,自己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乐清市芙蓉镇海口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人口近2000人,党员67人。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威信高、能力强,但6名村干部中有2人经常外出经商,2人在家经商,2人在企业干事,没有一天是空闲的;村民也是白天忙于挣钱,只有夜间有空。为了解决人难找,事难办的问题,海口村两委推出四项办公制度:1.定点办公制度。一个地点设在村两委成员、会计林雪飞家,主要负责办理结婚、户籍、出生审批等基本事项;一个地点设在村计生宣传员谢淑媚家,主要负责办理计生证件、发放计生药具和开展计生咨询,这两个点每夜为村民服务;2.每星期一…  相似文献   

17.
一、敏于行--思想到,命令到,行动到 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在出差路上我给公司副总打电话,考虑到公司搬家之后,上年纪的老员工中午休息找不到地方,很成问题,我们商量在十楼或者三楼挪出一个地方来安一些床,让这些同志在中午能有安歇之地.说完这事挂断电话后,我又想起另一件事嘱咐,接着又拨他办公室电话,结果接电话的是副总助理,他说副总去三楼了,好像是安排住宿的事情了.中间这个时间差有多长?也就是我放下电话想起某件事再回拨的这个时间段,这位副总已经亲自去选安置员工休息的地点了.  相似文献   

18.
昝立永  梁海松 《英才》2015,(2):36-38
这个有两万多名员工的企业,怎么就靠一个"姐夫"来提效增收呢?中软国际(00354.HK)是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国内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这些年的大多数时间并不惹眼,但是随着中软国际成为华为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及与阿里云进行合作,这家企业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公众的注意,特别是最近,中软国际这个有两万多名员工的企业怎么就靠一个"姐夫"来提效增收呢?  相似文献   

19.
播种习惯     
平安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员多次拜访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而最终能够签单的原因,仅仅是他在去总经理办公室的路上,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张废纸并扔进了了垃圾桶.总经理对他说:"我透过窗户玻璃观察了一个上午,看看哪个员工会把废纸捡起来,没想到却会是你."而在这次与总经理见面之前,他还被"晾"了3个多小时,并且有多家同行在竞争这个大客户.  相似文献   

20.
外媒速览     
《物流时代》2014,(7):18-18
GSSA商业模式前景可观 与欧洲和亚洲相比,美国航空物流在采用销售总代理(GSAs)和服务销售总代理(GSSAs)上步调缓慢。然而,随着一些企业走上收购路线、组织化发展,这个市场将越来越大。全球最大的GSSA公司之一ECS选择在美国发展。在美国它有S个分布点,并且准备今年在美进行拓展。ECS在美国有7个办公室,s6名员工,占全球总员工的10%,总部设在迈阿密,在全球21个国家分布有4.300名客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