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之一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在经济发展和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不能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文章详细阐述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运用中的注意事项,力求对此有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重大会计差错是指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发生当期调整前的利润总额10%及以上或者占该类交易或事项金额10%及以上,符合两者之一,即为重大会计差错。本文对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仅指本期发现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时其对损益的影响数应调整发生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即前期损益调整事项调整数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后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3.
“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其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会计舞弊不同于会计错误。会计错误是因会计人员主观谨慎不够,业务能力的局限所致,而会计舞弊是会计人员故意为之的会计错误。  相似文献   

4.
一、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计算 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理解追溯调整法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新准则规定,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问的差额。笔者认为,对于“列报前期最早期初”可通过以下假设来理解:  相似文献   

5.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筠 《财会通讯》2006,(2):49-50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中确定“实质重于形式”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仅仅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因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理解为,由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非总相一致,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6.
一、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理解追溯调整法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新准则规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总则第10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意味着新会计准则增补了会计的“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这一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地规范企业的交易或事项,非货币性交易这种在特殊情况产生的经济行为,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修订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对企业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事项进行了规范,使企业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有所遵循.  相似文献   

9.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属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即不涉及“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相似文献   

10.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确认决定了各项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是否”、“何时”、“怎样”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决定了一定时期内企业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范围。所以,会计核算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会计确认问题。笔者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会计要素确认标准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会计互证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传统会计核算是基于一个会计主体内进行的,“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这使得现代传统会计核算只注重某一特定会计主体本身的会计信息,而不重视相关的外部对应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核算从涉及的空间范围可划分为只涉及企业内部事项的会计核算和涉及本企业和外单位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只涉及企业内部事项的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事项发生的空间范围只限于企业内部,如固定资产折旧、提取资产减值准备、支付职工工资、商品生产过程中产品成本的结转等。涉及本企业和外单位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是指交易或事项发生的空间范围同时涉及本企业和外单位,如商品交易、投融资、债权债务结算、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  相似文献   

12.
在会计实务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某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会计技术规范没有明确的规定.以致于令人无所适从,交易或事项游离于规则之外了,通常要从会计理论或者会计的一般原理之中寻找答案。但可能又会发现.甚至会计理论或者会计的一般原则也不能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这就是会计的模糊性。会计应用账户对大量的企业交易“进行分类以便浓缩信息”,也就是说,分类和汇总是会计的基本方法,而会计所分类和汇总的经济事项本身又具有模糊性和复杂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由此导致会计信息必然具有模糊性。会计内在模糊性和信息模糊性是会计信息合法失真的客观原因,而且是会计信息主观性失真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2001年1月1日颁布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第十一条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简称为“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该会计原则的内涵是指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其实早在1999年1月1日颁发执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一、会计估计的特点和审计的目的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对会计估计所作的定义为:“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可见会计估计具有以下特点:由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引起;是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由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它与会计造假不同,会计造假是一种蓄意欺骗行为,而盈余管理则是一种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16.
实质重于形式中的"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能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差错。会计差错按其发生差错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可分为非重大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较大,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金额的10%及以上,则认为金额较大;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  相似文献   

18.
一、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 1.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观点,“实质重于形式”的含义为“要使会计资料如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交易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只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反映和核算”。因此,当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实质发生背离时,会计核算应该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9.
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对交易或事项真实性的判断,按照会计要素定义确认、计量、登记交易或事项的财务影响。根据帐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全过程。而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212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严惩性已引起高度重视,现行《会计法》已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相似文献   

20.
实质重于形式中的"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能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