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货币市场基金从2003年底上市以来,经历了狂飙式的发展,由于其流动性类似于活期存款.随着规模迅速增大,其必然会对货币供应量造成一定影响。从货币供应量的供给主体、层次结构、供给乘数模型、以及央行对其控制等几个方面来看,发现货币市场基金都带来一定影响,建议央行早作打算。考虑将货币市场基金纳入№统计范围。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界定了电子货币、货币电子化、流动性及流动性效应等有关概念。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分析货币电子化对基础货币结构、货币乘数因子和狭义货币范围、构成及数量的影响,从理论上揭示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大小及影响因素;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我国电子货币数量增长与基础货币结构、狭义货币乘数及狭义货币数量变动之间的关系,从实证上揭示我国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在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及狭义货币供给方面的具体表现。最后,在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并针对这些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流动性的内涵出发,探讨了市场流动性、银行流动性、宏观流动性以及全球流动性的内涵及相互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流动性过剩的表象及内涵做出了界定,认为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供应过多,超出正常经济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并最终导致资产价格超乎预期的、持续而大幅度地上涨。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应该加大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使用力度,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变市场预期,有效遏制全球流动性的传递。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有很多学者研究货币流动性的原因,但少数仅专门研究外汇储备对货币流动性影响.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流动两者的关系,结论表明其二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同时存在着单方面的影响,即货币流动性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显著,外汇储备对货币流动性的影响却比较小.  相似文献   

5.
运用H-P滤波法,考察1990~2006年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绝对和相对规模,并通过分析货币波动与经济波动的联动关系,揭示经济波动对货币波动的解释力度,进而对中国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做出解释。研究显示:从绝对量上看,现阶段有货币流动性过剩规模最大且有上升的趋势;从相对量上看,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并非处于历史的高点。同时,中国货币波动能部分被经济波动所解释,受投机、制度变迁等外生因素的影响较大,反映出中国货币波动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在向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以舒缓严峻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程度。货币供给有基本货币投放和货币乘数放大两个阶段,本文从基础货币的角度对我国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行探讨,利用1997年9月到2007年8月的广义货币M2、外汇储备、央行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月末余额数据,使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G 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说明:就基础货币投放而言,我国货币政策有很强的外生性,与事实相符,并从侧面支持了中央的紧缩性政策越来越向控制信贷、投资等货币乘数因素倾斜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及中国货币需求进行分析推导,通过回归1978-2009年的经验数据,得到中国货币需求函数;运用单位根和协整的实证检验方法,验证了流动性适度的标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利用1997-2007年的数据对银行流动性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货币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共同特征,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与之相关。笔者认为,导致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外汇储备过剩、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银行流动性过剩三个方面,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才能最终有效地解决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促进经济健康稳定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基础货币的投放又是主要因素,是由外汇占款、政府存款等一些央行不可完全控制的外生因素导致的。货币乘数有一定的内生性的特点,随着交易工具的改进、金融技术的进步,现金交易逐步趋于萎缩,导致现金持有率下降。随着商业银行上市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下降,经营效益提高,直接融资能力增强,导致商业银行所要求持有的超额准备金下降,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货币乘数的上升,而货币乘数上升又会对流动性过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非流动性的内涵出发,计算沪深300指数的七个非流动性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七个非流动性测度进行降维,获得市场综合非流动性指标。使用ARFIMA模型拟合各变量的长记忆性及残差相关性,构建蒙特卡洛模拟衡量因长记忆性及残差相关性对预测回归的影响程度,使用Bootstrap抽样法调整偏差及筛选具有稳健预测能力的非流动性测度。结果表明:非流动性测度能够对超额收益进行短、中及长期预测,prin和fht指标有较高的预测拟合优度,非流动性因子是因子定价理论的重要因子,且大多非流动性指标对市场超额收益的短期预测能力来源于市场波动,而中长期预测能力由与波动无关的非流动性因素主导。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约束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Jappelli等设计的模型分阶段测算流动性约束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明显弱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依然面临较强的流动性约束。  相似文献   

12.
流动性过剩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全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流动性。受经济失衡力量的诱导,这些爆炸式增长的流动性绝大部分都流入到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了解流动性过剩的成因、趋势及其影响,有助于找出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是由流动性短缺引发的信用风险,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从财务会计视角,按照流动性强弱归类,设计简要地方政府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可以构建流动性信用风险综合指数用以衡量其风险程度。经修正引力测度风险传染力,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可探析地方政府流动性信用风险关联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由此揭示风险网络的"鲁棒性"与"脆弱性",以及这些空间特征对流动性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流动性信用风险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关联关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网络;流动性信用风险网络的"鲁棒性"逐步增强,"脆弱性"逐渐降低;"点入度"会显著增加风险,"关联度"会显著降低风险;"中间中心度"越高的地方政府会因受到较多关联省市地方政府的关联传染而增加风险;而"接近中心度"越高的地方政府会因距很多中心省市的传染距离较短而增大其自身的流动性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的宏观数据,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中国目前“流动性繁荣”的特征及其影响。通过分析,论文强调目前中国流动性问题和欧美国家所面临的流动性过剩存在本质的差异。论文又进一步讨论了结构性流动性繁荣的可持续条件。文章建议应该利用目前流动性充裕的大好时机发展资本市场和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影响实体经济的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价值权利的转移,它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具体生产过程,利用人们心理预期变化所造成的短期市场价格波动来赚取价差收益.在虚拟经济交易过程中,价值权利所代表的实物资本的物量和用途并未发生变化,也没有创造出新增价值,而只是实现了交易各方的货币收入再分配.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因素是虚拟经济的市场流动性,只有保持虚拟经济的适度流动性,才能真正起到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功能.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小商业银行在保持高利润前提下产生流动性风险与其资产负债业务构成的不对称性、业务拓展的不均衡性以及主动负债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弱等特点密不可分,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银行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中小银行应进一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优化负债与信贷结构,深化网点建设,加大货币市场参与力度.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均值-方差模型中,“市场流动性是充分的”假设使投资者忽略了流动性在组合投资管理中的重要性。流动性作为金融资产的三大属性之一,体现并作用于组合投资管理整个过程中。本文从流动性的内涵、流动性的股票交易特征、流动性与均值-方差模型的结合及行业流动性对组合投资的影响等角度探讨了流动性在组合投资管理中的作用,将组合投资的思维从二维空间拓展至三维空间,丰富了现代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相似文献   

18.
虽然流动性是一种流传广泛的说法,但一直没有各方接受的统一定义。研究发现,流动性概念经历了模糊不清、传统货币、短期流动资产、全部金融资产的演进轨迹。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流动性概念一般可分为资产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和宏观流动性三个层次,这些概念本质上均存在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具体概念和其产生原因以及它的主要危害,对现有的如何化解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预防措施做了叙述和简要评析,最后基于全球化的实际,指出化解银行流动风险除了银行本身实行的稳健策略外,还必须要有世界组织的配合、国家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香港证券市场数据实证研究了卖空交易机制与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额变动与市场流动性变动之间并没有长期协整关系,但在短期内卖空交易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从长期来看市场流动性变化是卖空交易额变化的原因。卖空交易额变化可以解释市场波动性的变化,卖空交易额增加,则市场波动性也将放大,即在一定程度上卖空交易机制会增加市场的波动性。秩和检验显示:推出卖空机制后会显著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启用Up-Tick会显著降低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反之反是;暂停"卖空价规则"对卖空交易额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升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