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翌 《商业研究》2002,(19):56-59
以新经济条件为背景,对科斯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科斯在论述企业性质的时候,用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两个变量来确定企业的边界。但在目前情况下,这未必能有效地解释现实。引入第三个变量——竞争的压力,说明企业的边界确定同时受到交易成本、组织成本和竞争压力三者的共同影响。由此得出结论:竞争压力导致企业边界扩大,企业扩大边界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2.
科斯强调节约交易成本是企业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忽略了组织能力也是制度选择中的重要变量,笔者在此基础上,将组织能力和节约交易成本相结合,从相对交易成本的变化尝试解释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3.
现代物流企业的产生本质上是传统物流企业边界扩大的结果.而激励传统企业边界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变迁影响了相对价格,引起了交易成本的节省,此外对分工细化收益与规模扩大收益的追求也促进了企业边界的扩大.制度变迁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市场和企业两种组织模式下交易成本的对比,导致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交易成本相对于通过市场组织交易的交易成本的下降,促使企业边界扩大.  相似文献   

4.
企业网络作为一种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市场的中间组织形式,比市场节约交易成本,比企业节约组织成本.作为一种高效的组织形式,企业网络的效率既决定于成员企业竞争优势的发挥,又受成员企业之间分工的影响.如果成员企业数目较少、分工较简单,则内生交易成本较高,外生交易成本较低;随着成员企业数目的增加和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内生交易成本递减而外生交易成本递增.企业网络的效率边界决定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的内生交易成本和单位产品的外生交易成本三者之扣.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充分利用组织内外两种资源,企业的服务外包活动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新标志和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本文试图将外包思想运用于作为一个复杂的服务系统的展览活动。基于外包动机的一般微观分析,展览服务外包的边界取决于外包的利益与成本的边际考量。在当前展览活动的外部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产生变革的情况下,外包的边界会随着外包收益的显现和交易成本的降低而趋于扩大。而随着展览服务外包边界的最终确定,展览活动的组织形式势必发生新的变化,演变成分工协作的网络动态组织。  相似文献   

6.
超越交易成本理论与企业战略联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易成本理论只是从成本的角度来界定企业边界,对企业战略联盟这种中间组织的特征缺乏解释力,从投入角度对产出分析的交易成本理论只称得上半边理论。而超越交易成本理论,综合考虑了成本和收益双重因素,清晰地界定了企业战略联盟这种组织形态的特征,对快速发展的企业联盟这种组织形式更具有说服力,是大企业进行边界扩张而赢得市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罗纳德·科斯是交易成本理论、科斯定理和科斯猜想的首创者,法律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产权理论和产权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开启了产权理论、法律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三个领域的研究方向。科斯是国际经济学界的泰斗级大师和巨匠,他在阐述经济组织产生的原理、交易成本分析以及推动法学、经济史和组织理论的发展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科斯一生都关切和热爱中国,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其经济理论和深邃思想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影响巨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8.
FIFO技术在SDH数字交叉连接芯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易成本过高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努力降低交易成本是中国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实证研究和原因分析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国企业交易成本过高这一事实。从微观层面来说,诚信缺失是造成中国企业交易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而诸如战略联盟、产业集群、供应链整合等可以扩大企业边界的中间组织是降低中国企业交易成本过高的主要形式,因为这些中间组织的共同特征是, 通过企业间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9.
罗垚 《中国市场》2012,(36):48-49,64
自科斯《企业的性质》中利用交易成本的概念指出企业的性质是作为对市场协调机制的一种替代,交易费用理论开始迅速发展,威廉姆森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方面分析交易费用的内涵,认为企业和市场都是匹配不同交易的治理结构。本文比较分析了科斯对交易成本的理解和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内涵,以及两种理论对企业不同性质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之间的变换,让企业边界面临着收缩的压力。而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的转移则推动企业打破边界,因为最广泛的范围,显然就是打破公司的围墙,让企业变得“无远弗届。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现代化的信息科技进步不仅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营运成本、协助战略决策制定,并且强化个人和组织沟通,其强大的资料储存及处理能力也在跨组织整合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科技可以从交易成本、协调机制及作业流程等三方面同时影响跨组织关系的建立。当企业之间的跨组织关系紧密到必须发展稳定的跨组织结构时,信息科技作为组织环境的重要变量,可通过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组织设计变量,重新设计新型的跨组织结构,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以企业及其合作伙伴的信息科技基础建设程度为标准,建构企业与伙伴之跨组织矩阵,则电子化传统组织、协商组织、电子化垂直整合组织及虚拟组织分别适用于矩阵中的四个不同区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经济组织的前提下,以一般企业边界理论为指导,从企业的组织成本和市场的交易成本角度探讨了流通企业边界的基本问题,认为流通企业的存在必须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在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对比过程中论证了流通企业存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通企业最佳规模确定的影响因素,认为区域市场的容量对流通企业最佳规模确定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而流通企业能够把握和控制的因素只有企业的组织成本,力争为探索流通企业的多样化发展路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彦利 《商》2013,(23):127-127
交易成本的思想是由科斯首先提出的,阿罗是第一个使用交易成本术语,威廉姆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交易成本理论;本文重点论述交易成本理论提出的合理性;交易成本的定义及其含义;交易成本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应该注意的事项;本文最突出的观点是交易成本理论应当按照科斯提出时的思想进行定义,不应过度的扩大交易成本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组织内部企业边界进行了分析。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利润最大化和成本制约的共同作用下,企业边界将达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规模,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生产边际成本要包含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5.
企业形成的竞争优势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中,企业能力和交易成本的动态变化共同作用于企业边界的治理活动,从根本上说,企业动态演进的原因是市场与企业以及企业网络三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所产生的成本之间的动态变化及其比较,文章对企业竞争优势动态演进的路径与创新突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探讨转型期企业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交易成本概念存在歧义。为消除歧义,对交易成本概念进行了分层和分类。指出存在范围宽窄不一的几类交易成本,从科斯等人意义上的最狭义的市场交易、企业管理的成本,扩张到阿罗意义上的使用制度的成本,再扩张到张五常意义上的最广义的交往成本,它们之间存在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关系。由此提出交易成本的一组概念来代替单一概念。意义在于厘清交易成本这一(其实是一组)经济学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成本节约的工具,但企业管理也必须支付组织成本,企业规模并不是可以无限扩大的。多元化经营会带来风险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节约,但内部组织成本也是很高的。并购所带来的规模扩大会导致内部组织成本上升,而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并不会自动产生的,这就要求合并后的企业具有实施和管理整合的能力,即通过整合来控制住并购后企业的组织成本。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引入交易成本、制造成本、竞争强度、技术创新等四个潜在中介变量,把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型,分别研究集聚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与路径,发现集聚虽然总体上提升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但却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负面影响;交易成本、制造成本、竞争强度三个变量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具有显著的正中介效应,而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则产生了显著的负中介效应;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只有制造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虽然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均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但不论在哪种类型的集聚中,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产业集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是现代产权理论的经典著作,其本质在于交易成本的提议和初始权力的定义。 通过重论“社会成本问题”,不仅将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的“科斯定理”与科斯产权理论进行了比较,也将庇古为代表的传统福利经济学与科斯产权理论进行了比较,因此产生了产权理论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0.
郭士倜 《现代商业》2007,(21):268-269
企业跨边界的经济技术合作形成的网络组织是分工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分工与专业化效率,同时降低交易成本的产物。但其产生需要一定的诱致条件和必要条件。本文认为市场扩大、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构成网络分工及网络组织产生的诱致条件;信任水平、正式治理机制和企业资源及能力形成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