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桂娟 《数据》2003,(12):40-40
目前,统计报表中的"本年应交增值税"(或本期应交增值税)指标有"三最",一是专业统计报表审核中最令人头痛;二是统计执法检查中差错最多的指标之一;三是企业统计人员反映理解难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段金蕊  王帆  曹惠玲  于娟 《数据》2013,(12):50-52
在统计报表制度中,“应交增值税”作为核算增加值的重点指标,历来备受关注。在统计执法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统计制度中有明确的计算公式,但出口型生产企业填报该指标的方法却各不相同。其问题就集中在应交增值税指标涉及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到底应取自何处。  相似文献   

3.
李娟 《数据》2013,(7):28-29
我认为,应交增值税指标就是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纳税额;我认为,我们单位既然给这几个实习生发了工资,那我就应该把他们都统计为在岗职工;我认为,洗浴中心的收入都来自住宿客人的消费,就应该把洗浴中心的收入放在客房收入中;……现阶段,"我认为"成为不少企业报表数据不规范、不准确的"理由"和解释统计数据差错原因时的标准答复。统计执法检查发现,很多出现错误的指标不是那些需要复杂计算得出的生疏指标,而是更多地来自于企业"胸有成竹"的常见指标。原因何在?很大程度上便在于"我认为"。  相似文献   

4.
张庆敏 《数据》2001,(8):10-11
在《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中有本年应交增值税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制度规定,本年应交增值税(305)是指当期销项税额低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出数-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5.
魏民 《数据》2002,(6):11-12
一、重要统计指标的计算原则 现行统计报表制度中所列指标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统计指标,一部分是财务指标.对于会计上不经常使用的统计指标,关键是掌握其计算原则、概念要点,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和使用(详见下页附表).附表中所列指标是最容易出现差错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1996年度的《应交增值税表》实施后,大家都感到新增加的内容不好理解。实际上,如果仔细研究企业增值税的实际帐务处理,正确理解其中的几个主要指标的含义,就不会再觉得该表难填了。表中所提的几个指标是:一、“转出未交增值税”,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企业本期(指核算期,下同)本应交而未交的增值税转出数;二。“已交税金”,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企业本期应交并且在本期已向税务机关交纳的增值税;三。“转出多交增值税”,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企业本期实际交纳数超过本期应交数部分,这部分期末应从应交增值税的借方转出。“转出…  相似文献   

7.
顾茂森 《财会月刊》2004,(11):37-38
现行会计制度对增值税的会计核算规定:在"应交税金"明细科目下设"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增设"转出未交税金"、"转出多交税金"等科目.从目的上看,这样规定是为了更好地区分当月已交、当月留抵、当月应交未交、当月多交税款等不同情况,防止因核算不细而造成用当月留抵税款抵减上月欠税等现象.但从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情况看,实际运用效果较差.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作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初步的改进建议,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8.
《数据》1998,(2)
一、由来 ——两公式并存,谁与评说 1996年《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单位)统计报表制度》中有这样一个计算公式: 本年应交增值税=本年销项税额+本年出口退税(负数)+本年进项税额转出(负数)-本年进项税额 由上列公式演化而成的计算机逻辑审核关系为:本年应交增值税≤本年销项税额-本年进项税额 但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表填表说明》中则为:  相似文献   

9.
"视同销售"和"进项税额转出"都是增值税业务中的特殊行为,也是增值税业务处理中的关键环节.由于"视同销售"会使本期应交税费(销项税额)增加,从而增加本期的应交增值税额;而"进项税额转出"会因为本期应交税费(进项税额)的减少,而同样增加本期的应交增值税额,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容易将两种行为混淆.文章将从两种行为的概念、范围和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我国增值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设置不尽合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反映核算的内容不尽明晰,使会计核算难于理解。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是企业由买方负担、可以进行抵扣的增值税,是企业付出的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于2016年12月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本文通过研究该文件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规定后发现,文件中对于金融商品转让的负差处理和"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处理的规定在操作过程易出现问题,因此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产企业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除了要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两个账户外,还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置相关明细账户:"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这部分会计核算相对复杂,因此笔者探索出用T型账户来理解增值税免抵退明细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简并增值税税率使得纳税人外购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核算和增值税纳税申报发生变化.本文建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下进行明细核算,以适应新增值税政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要求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10个与增值税有关的明细科目,并要求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10个专栏,本文拟对"应交税费"相关明细科目之间的承继关系、"应交增值税"内设专栏之间的勾稽关系等具体解析,以期对该规定的顺利执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制度》对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对于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期末结转规定不是十分明确。笔者根据实务经验,对此进行归纳总结。1.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月末结转。(1)计算当月应交增值税。当月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相似文献   

16.
土地两年来,我曾接受数十家工商企业会计年度报表的审计委托。发现一些企业《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的编制存在两个共性问题:一是仍沿用原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老办法,在“应交税金”科目下仅设“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没有增设“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因此《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的项目无法提供完整帐面依据;二是对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几个重点、难点项目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好,诸如“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的“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进项税额”项下的“已交税金”和“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项下的“本期已交…  相似文献   

17.
对应交增值税进行全面审讨,笔者认为应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为基础,以核实销售收入为重点,闱绕构成应交增值税的各要素和与其相关联的经济业务的账务记录,综合运用审阅法、复算法、核对法、盘点法等方法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8.
改进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对一般纳税企业来说,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设置,既不符合历来对各种应交税金按税种对应设置明细科目的会计惯例,也不符合人们日常的思维习惯;二是现行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名称与其实际的核算内容不符。为此,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19.
柯彤 《数据》2001,(6):11-11
产值指标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成果的价值量指标,在C 202报表中我们首先遇到的就是"建筑业总产值"指标(代码01).在2000年以前的报表中,01总产值指标下面是它的四个分类产值指标,而2001年的报表中,在总产值指标下面增加了"其中:装修装饰工程"(代码38)和"其中:装饰工程"(代码39)两栏新指标,这说明建筑行业中出现了大量新兴的行业,需要在统计工作上予以反映.  相似文献   

20.
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删除了旧《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固定资产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在外购固定资产时: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可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