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瑛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0,(4):42-44
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发展迅猛,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但到了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世界经济,随着危机从虚拟经济影响到实体经济,多数消费大国的经济进入了二战以来的最长的衰退期,企业破产、大量失业人员出现以及伴随而来的悲观情绪,使这些国家的购买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压,连一向崇尚借贷消费的美国人也不得不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了, 相似文献
2.
3.
4.
5.
<正>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冬季达沃斯)曾因恰逢全球经济遭遇金融危机强烈冲击而备受瞩目,当时年会的主题为"重塑后危机时代的世界",颇有些重创之后混沌中寻找出路的味道。时隔大半年,当2010夏季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办时,主题已赫然变为"推动可持续增长"。微妙的变化不仅在于让人一目了然的论坛主题,还有人们重拾的信心以及在此次金融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全球金融海啸的发生,中国经济也在最近数月里急转直下,很多人担忧中国经济2009年“保七”都有风险,甚至将2009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下调至5—6%。虽然中国经济不可能避免此次金融海啸的冲击,但相对于世界其他经济体而言,中国经济都是最有能力抵御这次海啸的。具体而言,中国在以下几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2013年美国经济连续4个季度的增幅可谓节节攀升。作为世界头号经济体和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复苏加快的美国经济会从多个渠道传导到中国,对两国经济关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9.
10月28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2009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召开,本次论坛的主体是“全球经济复苏与企业重振”。本刊特摘编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与美国凯雷公司共同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这两位国际金融界重量级人物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巴曙松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12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回升,全球的不平衡格局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就中国而言,通过强力刺激政策实现率先复苏之后,一方面,以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再杠杆”政策正在进行灵敏主动的动态微调,从而避免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同时也预警性地调控可能的通货膨胀预期和资产泡沫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经济持续复苏的内在动力,实现平衡的、可持续的复苏,中国也在根据全球化的新趋势积极调整对外经济金融政策,以促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从国际范困观察,全球“再平衡”进程也在前进之中,世界总需求中的消费正在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同时国际资本也开始从复苏较慢的西方发达市场流向复苏较快的东亚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1.
1998年5月2日欧洲联盟的15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特别首脑会议,就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最后的磋商.同期,欧洲议会以461票赞成、65票反对,24票弃权的压例多数支持欧盟领导人作出的以1999年1月1日如期启动欧元的计划,并批准法、德等11国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创始国,英国等4国暂不进入欧元区.欧盟领导人则在经过长达11小时的激烈辩论后,同意由荷兰人现任欧洲货币局长的杜伊森贝赫担任首任行长,欧洲中央银行的行址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会议的结果表明,欧盟国家在排除了欧元启动的政策,技术方面难题的基础上,向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目标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同时,欧元的启动标志着欧洲联合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它必将对世界及中国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拐点。学术界和海外媒体对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质疑声一片。过去20年间中国经济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否持续?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海闻教授试图给出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6.
最近1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们对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若干似是而非的看法。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哪怕是外部环境再不景气,中国也完全可以保持一枝独秀;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包括索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内外人士有更为大胆的观点,即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还可拉动全球经济实现复苏。 相似文献
17.
18.
2009年5月13日,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广州表示,即便面对艰难时刻,世界贸易保护主义也不会卷土重来,而危机过后,中国将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是近年来最快的一年。由于全球开始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失业居高不下、经济结构调整和美国"双高"赤字,以及非传统安全因素等问题依然突出,原油和原材料等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仍将处于高位,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总体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国际环境依然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