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的话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7月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统计显示,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承接前几个月的凌厉涨势,都出现了15%以上的同比涨幅。同样与6月一样,在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70个大中城市中,只有一个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下跌,而这个城市依然是温州。  相似文献   

2.
观点     
微言大义李长安:不应夸大温州炒房团的影响力目前全国的商品房销售总额超过5万亿,其中仅北上广就近1万亿,温州的民间游资总量大约为五六千亿,用来炒房的估计只有一千亿左右,温州炒房团不能直接影响全国乃至北京上海广州这样一线城市的价格,更多的只是心理层面的冲击。谢国忠:未来房价下跌50%都很正常未来国内的房价下跌50%都很正常。一旦货币政  相似文献   

3.
刘英团 《理财》2013,(2):72-72
温州楼市窘境的原因是资金枯竭,职业炒房客林建国说:“所有的链条都没钱,从开发商到炒房客,蔓延到实业,整个行业的资金都枯竭,全部郁套在里而,”2012年以来,温州的楼价大面积跳水,在三季度商品房价环比下降0.8%,跌幅居全国70个城市之首,这一度引起温州楼市的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4.
新闻事件一: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统计公报2013年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从数据上看,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同比下降的城市只有温州一个,分别下降了0.5%和1.2%。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也仅为温州,下降了5.7%;环比下降的两个城市中,温州的降幅最大,为下降0.8%。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继续领跑全国房价,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20%。可说是房价涨势如潮。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的房产调控全面展开之时,曾经如火如荼的温州楼市,如今却成为背离全国楼市一片大涨之势唯一下跌的市场,引起社会一片哗然. 以炒房团著称的温州被认为是全国楼市重要的风向标.10年前,温州房价已经跑在全国前面,市区黄金地段房价逼近7000元/平方米.2005年年初,温州市区房价开始步入"万元时代".2007年,温州房价开始飙升,即便在2008年也不例外.相关监测数据表明,2006年至2011年,温州市区商品房销售均价每平方米从8045元一路上涨至34674兀,6年足足涨了4倍之多.  相似文献   

6.
眼下,国内房地产市场非但没.有经历有效调整,反而走人了更深的房地产泡沫陷阱。根据发改委和统计局的最新调查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依然在上涨。确实,自今年以来,国内房价特别是东部地区城市的房价呈快速上涨趋势。如北京、深圳、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房价都在快速飙升,土地价格也随之上涨,导致了房地产泡沫的快速泛起。  相似文献   

7.
中国房价不是缺乏上涨的动力,而是一部分动力被储存起来了,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屋需求动力储存更多,最终会向一二线城市转移。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稳定房价,并要解决累积下来的房价上涨力量的释放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国至少有几亿人在过去的五年中,卷入了疯狂的房市之中,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房价上涨都对各地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现在是全民谈房价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老百姓可不关心温州购房团的是非功过,他们担心的是房价是否会上涨.温州购房团来到北京,是否会造成北京房价的上涨呢?本刊就这个问题走访了北京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范小冲先生.  相似文献   

10.
从华东沿海城市,到西部的云南和新疆。各地都闪现着温州购房团的身影。温州人一到,房价非理性上涨。这无疑为房地产的健康发展蒙上阴影。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北京房价涨幅接近20%,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房价同比涨幅14.8%;2005年深圳市商品房价格为7659.1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28%,一季度深圳特区内商品住宅价格上涨25.63%;2005年广州房价上涨20%,2006年第一季度房价再涨20%.一些二线城市如武汉、重庆的房价也水涨船高,甚至很少被关注的三线城市,房价也在创下新高.即使在被宏观调控影响最严重的上海和杭州,近期也出现了房价微幅上探的趋势.全国房价涨声一片.特别从2006年开始,全国房价加速上扬.  相似文献   

12.
郭子初 《中国金融家》2012,(3):116-117,119
今年是我国房地产调控的关键之年,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热切关注。能否有效贯彻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巩固调控初步成效,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是关系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稳健有序发展的重大课题。 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全国重点城市房价涨幅回落,部分城市房价同比、环比双降,近两年的调控初见实效。但同时市场观望气氛较浓,虽然房价趋稳并出现回落势头,但房价回调幅度较小,随时都有反弹压力,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租售比等指标仍大大超出“安全边界”。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3~2015年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连续时间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城市房地产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和安慰剂检验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看,高铁开通对房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区域看,高铁开通对于东部地区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房价无显著影响,而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非中心城市房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城市规模看,高铁开通对大城市房价无显著影响,对中、小城市房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铁开通对房价平均净影响在3.4%~10.8%之间。房价波动影响房地产和信贷市场的稳定,政府有必要对房价进行宏观调控,且考虑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受到高铁开通影响程度不同,政府应当"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使房价稳定在合理的区间,防范金融风险从房地产市场溢出。  相似文献   

14.
设防房价     
房地产市场调控愈演愈烈,但商品住宅价格似乎并不给力。与中央政府对房价的调控决心相比,地方政府的配合力度却意味深长,有政府官员还口口声称“没信心让房价降下来”。市场不断爆出一线城市房价已出现松动迹象的消息,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房价是“假摔”。房价问题,又被吵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5.
选取了我国15个典型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VEC),对我国15个城市房价之间的相关性和传递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广州、深圳和上海的房价是主导城市房价,影响着其他城市房价的变化和走势,同时,主导城市间房价互为影响.北京、杭州、福州、成都、武汉、西安、青岛、海口等城市的房价对其相邻城市房价的影响比较显著,这些城市是该城市所在区域内的主导城市房价,但相距较远城市房价因果关系不明显,说明房价的相关存在区域性.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房价通过这些区域内主导城市房价传导到其他城市中.反过来,其他城市房价对主导城市房价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各行各业都亮出了成绩单,其中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房地产业.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68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1个城市房价持平,只有温州一地的房价环比下跌,涨价范围扩至二三线城市,并且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样出现了同比和环比双双走高的局面,佐证了房价的普涨态势.这是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即新"国五条"出台后房地产业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房地产调控仍然没有走出屡调屡涨的怪圈.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经济一个特殊的支柱行业,政策调控效果受到多方力量的影响,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控难度不比一般,但不能否认3月份房地产业的表现没有让社会公众满意.当然在批评之后也应该给政策效果以时间,等待政府的调控力量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众多力量中胜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1997-2007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动态特征,并考察了城市因素对房价动态参数的影响。所得主要结论有:中国城市房价具有强序列相关和弱均值回归特征;住房使用成本、地区市场化指数、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及其变化对序列相关系数有显著影响;真实收入及其变化、建造成本、地区市场化指数对均值回归系数有显著影响;各城市的房价动态参数拟合值几乎全部落入震荡收敛区内,东部城市房价的波动振幅普遍高于中西部城市;1999年后35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房价波动振幅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尤其是2007年的房价波动振幅出现了非正常增长,但波动频率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8.
房租是由房屋租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决定的,而房屋租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都受到房屋交易市场所形成的房价的影响。房价对房屋租赁市场需求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房屋租赁市场和房屋交易市场的替代效应所导致,房价对房屋租赁市场供给的影响主要由房屋租售比和房价的上涨幅度决定。我国一线城市房价近十年的平均年上涨率为10%左右,这导致了我国一线城市的房屋租售比维持在极低的水平。随着房价的平稳,房租必然大幅上涨,故必须采取措施增加一线城市房屋租赁市场的供给,以供给量的大幅增加稳定房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房价不会主动的回落,最大的可能性会被"隐形"的金融风险牵连下来。房价,一直是中国人最为关心的话题。有房族在问要不要再买,还是卖出;无房族在问要不要追,还是等一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太贵,北京、上海、广州的房价已经超过了东京的水平,而国人的收入比东京还差了一大截。三线城市房价不算太贵,但是比起当地的收入却不便宜,而且库存量惊人,"鬼城"不少。近日,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在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专访时表示,常识告诉我们中国的房价已进入高危区了,可是开发商和部分专家却说还有十年牛市,连2012年大力打压楼市的政府也不出声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34个大中城市为样本,研究了地方官员晋升压力、金融市场化水平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我们发现地方官员的晋升压力对其辖区内主要城市房价的增长有正向作用,金融市场化程度与房价增长呈倒U型关系。另外,在政府资源控制力强的城市中,晋升压力对房价增长的促进作用和金融市场化对房价增长的抑制作用都更加明显。我们的研究表明,地方官员以GDP增长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导致地方政府有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激励,地方政府对于经济资源的控制为这种干预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