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异烟肼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结核性包裹性积液患者116例,按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胸腔穿刺,抽尽液体后注入异烟肼0.3加尿激酶5万单位。对照组56例,胸腔穿刺抽尽液体后注入异烟肼0.3加泼尼松龙125mg。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对患者胸水量、胸膜肥厚、胸膜粘连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评价。结果观察6个月,观察组显效56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39例,总有效率6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3例出现发热,未出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胸腔内注入异烟肼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疗效显著,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沈阳市皇姑区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注射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极其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0%,较对照组的68.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后IL-6及IL-8水平、全身中毒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和住院时间、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口服泼尼松为基础,联合注射地塞米松开展治疗,可以缓解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炎性症状,加速胸水吸收率,减少胸膜粘连增厚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与外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四平市结核病医院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胸水患者78例,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与外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效果明显,并且胸水吸收快,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预见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4 例,给予预见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 54 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辅助胸腔穿刺抽液、引流,治疗周期为1~3 周,患者结核中毒症状、胸闷等不适症状均减轻或消失,1 例并发为胸腔大量积液,其余53 例均控制住症状未发展.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必须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并及时给予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用微波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除加用微波治疗外,其余治疗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70%),有效8例(20%),无效4例(10%);对照组显效8例(20%),有效22例(55%),无效10例(25%),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微波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分析330例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治疗结果。结果置管期间所有患者无胸膜反应、引流管脱出、感染、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引流成功率为100%。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腔积液,应注意进行术前、术中心理护理,分时分段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做好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恐惧及减轻痛苦,增加引流成功率,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本文对运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进行间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持续引流护理。结果 60例患者均1次置管成功,无胸膜反应等并发症,平均引流时间(10.0±2.0)d。引流过程中有2例导管脱落,予以重新置管;5例导管堵塞,予以冲管后复通;3例穿刺处发红。行引流术后,患者气促、胸闷等症状较引流前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预防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药物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顺铂联合沙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84.0%VS64.0%),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88.0%VS56.0%),且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顺铂联合沙培林治疗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疗效较好,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ADA、CRP和CEA在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有胸腔积液的老年患者,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7例,对所有患者的胸水进行检测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和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其阳性率。结果结核性组癌胚抗原水平以及阳性率和恶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而腺苷脱氨酶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以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CRP、CEA对老年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在治疗结核性浆膜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 160例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患者按是否应用导管固定器固定浆膜腔引流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结果 160例患者共有6例发生了导管脱落,发生率为3.8%;93例(58.1%)患者置管期间更换了贴膜,16例(10.0%)患者针眼处出现炎性反应,118例(73.8%)患者置管期间依从性好,82例(51.2%)患者置管期间睡眠姿势自如,86例(53.8%)患者置管期间睡眠质量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贴膜更换、针眼处出现炎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睡眠姿势和睡眠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置管时使用导管固定器减少了中心静脉导管的脱落、贴膜的更换次数及感染率,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胸膜剥脱术患者术后实行呼吸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愿收治的结核性脓胸胸膜剥脱术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 h及3个月后的肺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肺部功能各指标值差别不明显;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结核性脓胸胸膜剥脱术患者术后实行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肺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58例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8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患儿选择5ml肝素液作为封管液,对照组29例患儿采用5ml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包括堵管现象、浅静脉炎症状、穿刺部位是否肿胀等,对比两组患儿的留置针保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时,正确的封管方法可有效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减少患儿的穿刺次数,避免了患儿因多次穿刺造成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复方生麻黄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8 例,随机分为采用复方生麻黄汤口服(治疗组)和单纯用顺铂腔内灌注化疗(对照组),每周1 次,观察4 周,详细记录近期疗效和用药后出现的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近期有效率50.0%,对照组有效率31.2%,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心慌、出汗、兴奋等,对症处理后均可得到缓解.结论 复方生麻黄汤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且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故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联合尿激酶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疗效。方法将58例恶性胸腔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常规顺铂治疗,治疗组采用甘露聚糖肽联合尿激酶腔内给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力状态 KPS 评分好转率(73.3%),高于对照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治疗组4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发热,为低热,3例患者出现轻度胸痛,及时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均正常,没有1例出现出血、积液包裹、积液分隔的情况,也没有出现毒副反应或过敏反应,而对照组出现多例不良反应,如发热、胸痛、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易为患者所接受,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单纯应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的出血量,同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产后无1例出血,对照组产后出血3例,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可明显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以及出血发生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赣州市大余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血脂指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有所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改善心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服温阳活血中药联合局部外敷中药治疗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彩超提示单侧和或双侧输卵管积液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温阳活血中药方剂(熟附子、桂枝、丹参、丹皮、赤芍、桃仁、厚朴、黄芪、白术)治疗,外敷中药四黄散(大黄粉、黄连粉、黄柏粉、黄芩粉),对照组患者予康妇消炎栓塞肛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有效率以及安全性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2%,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改变、腰骶部酸痛、下腹隐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阳活血法联合局部外敷中药治疗可以改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积液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输卵管局部炎症情况,促进炎症及输卵管积液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孟鲁司特纳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炎症以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铁法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儿科收治的88例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纳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每组患儿44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炎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β2-MG、TRF、Alb以及IgG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血尿、便血、紫癜以及腹痛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IL-12、IL-15以及IL-23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孟鲁司特纳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有效消除炎症,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简易腹腔闭式引流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8例腹腔积液患者采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简易腹腔闭式引流术。观察该组患者的引流效果、安全性及不足。结果 68例患者置管成功率为100%,保留过程中导管脱出6例,无穿刺局部感染病例,导管堵塞3例。结论未出现腹膜炎及严重并发症,患者整体耐受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易渗液等,可作为腹腔积液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