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小儿HS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控制饮食、减少运动、维生素C、氯雷他定及其它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HSP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强的松、维生素C、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可靠,临床实用,且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孟鲁司特纳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炎症以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铁法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儿科收治的88例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纳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每组患儿44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炎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β2-MG、TRF、Alb以及IgG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血尿、便血、紫癜以及腹痛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IL-12、IL-15以及IL-23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孟鲁司特纳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有效消除炎症,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共58例小儿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病毒唑及头孢噻肟等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采用清金消毒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在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闭经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4%,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诊断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护理,并对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家长的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采用规范化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观察组患儿中有1例发生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6±3)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通过采用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病情,并提高其生存质量和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波照射肺俞穴与抗感染同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惠州第一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肺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微波照射肺俞穴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6.2±1.3)d,对照组为(8.4±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消退、咳嗽消失、啰音消失、气促缓解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实施微波照射肺俞穴与抗感染同步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患儿的症状,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止痛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贴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腹泻患儿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儿腹泻贴治疗,两组患儿同时根据脱水情况口服补液盐。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临床症状。结果治疗2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且两组患儿的水样便、蛋花样便明显减少,腹痛、腹胀明显好转,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腹泻贴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均明显,且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例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云浮市人民医院治疗的MDRAB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罗培南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3%)和细菌清除率(93.3%)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6.7%)和细菌清除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1±2.3)d、平均感染痊愈时间为(8.2±1.3)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5.6±2.8)d]和平均感染痊愈时间[(10.5±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肝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MDRAB患者,治疗效果极其显著,并且患者未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Hp转阴46例,占95.8%;对照组转阴30例,占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反酸、腹痛、嗳气、反胃、烧心等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例中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溃疡面的早期愈合,减少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6例脓毒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均接受抗感染、对症处理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儿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7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8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39%);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行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及手术时间、VAS疼痛评分、脓流量及切口愈合时间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指标相比:手术时间[(39.2±4.6)min VS(47.5±6.8)min]、VAS疼痛评分[(2.4±0.8)分VS(3.1±1.3)分]、脓流量[(26.2±5.3)ml VS(47.6±8.1)ml]、切口愈合时间[(13.5±4.6)d VS(19.3±5.1)d。结论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效果显著,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隔药饼灸结合耳穴贴压对小儿遗尿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小儿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缩泉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结合耳穴贴压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0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2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通过隔药饼灸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遗尿症患儿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加强肾功能、温肾散寒和无痛以及易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9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并记录患儿护理后皮肤缓解、恢复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皮肤缓解时间、恢复时间以及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从心理、饮食、皮肤、症状等方面给予患儿综合护理和指导,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观察8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补气养阴降糖汤。两组皆连用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为治疗组44例,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为对照组40例,并对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肺部啰音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1),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肺炎疗程短、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确保治疗的高效性及安全性,使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