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以案例分析方法研究了借助反向收购国有股份而形成的家族控股上市公司宏盛科技被其控股股东龙氏家族掏空的过程。研究表明,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在两权分离度畸高、缺乏股权制衡、法律对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既有动机也有条件掏空上市公司。本文建议从建立债权人治理机制和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入手,监督、遏制掏空行为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秩序。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现实,本文从股权制衡、董事会制度视角展开对终极控制人掏空效应的案例研究,结论显示:西藏发展终极控制人利用大量非关联交易方式掏空上市公司;西藏发展的第二大股东为国有股权,长时期未阻止终极控制人的掏空行为;西藏发展上市公司董事会受到大股东的操控。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非国有终极控制人上市公司中存在大量掏空现象,文章首先对当前终极控制人控制的大股东掠夺中小投资者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选择"西藏发展"作为案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显示:1".西藏发展"终极控制人长时间默许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复杂资产交易行为,降低了上市公司股东分红回报;2.股权制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行为的研究成为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文章就这一领域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内部资本市场刚性、董事会成员"羊群"行为以及政府干预是掏空行为的主要成因,并分析掏空和支持两种不同利益输送行为的选择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盈利性、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性质相关。通过对现有研究的主要结论、关键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大股东的掏空与支持行为、防范掏空危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采用1996年-2007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178个民营化企业为样本,研究分析民营化对上市公司绩效和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影响后,发现民营化带来企业业绩的提高.企业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影响民营化效应:当收购者具有专业背景时,民营化带来业绩的提高;而收购者具有政府背景或为本公司管理层时,民营化前后企业业绩没有显著差异.当收购者具有专业背景或管理层收购时,民营化上市公司更可能新聘请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而收购者是有政府背景的个人时,民营化不会带来会计师事务所的更换.聘请新的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民营化之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金字塔结构广泛存在,特别是由金字塔结构带来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分离所引致的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问题比较严重,这也成为目前广大学者研究得比较多的问题。已有的研究倾向于认为通过掏空行为实现控制权私利是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一个重要动因,但本文以美的并购小天鹅为案例,以实际控制人何享健在民营上市公司小天鹅上存在严重两权分离的情形下,并没有对其实施掏空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金字塔结构导致掏空是存在一系列假设条件的结论。案例表明,公司以及制度环境层面的因素将对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之间关系产生一定中介作用,金字塔结构并不一定会导致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终极控制人框架,以资本结构为对象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国有终极控制人,非国有终极控制人选择较高比例的负债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更加明显;终极控制人至上市公司之间控制链层级的增加将导致公司资本负债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信心。本文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了西水股份中小投资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深入剖析控制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门口的野蛮人”这个词产生于美国80年代资本市场,当时美国出现了一批金融资本公司,通过大比例收购股份“掌控”上市公司,启动资本运作.这些资本运作有时将联手管理层,如给管理层大量期权激励,实现MBO (management buy out),有时对原管理层带有敌意,后一种情况就是“门口的野蛮人”,其代表案例为美国最出名的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杠杆收购案.而在中国的2015年年末,深圳潮汕系资本集团“宝能系”斥巨资狙击万科地产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剧烈震动,也成为了中国保险公司举牌现金牛型上市公司的最新案例,而这一事件也被称为“中国版门口的野蛮人”.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杠杆收购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全新风向,以对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杠杆收购进行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特殊证券市场环境和资本结构,借鉴舞弊三角理论剖析管理舞弊的行为,探究在我国"转型经济"和"新兴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舞弊的压力、动机、借口及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量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被曝光,使用案例分析这种行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拥有上市公司绝对控制权的大股东通过资金占用、关联交易、提供违规担保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文章以?STYH的大股东YH天成集团对上市公司掏空行为为例,分析YH天成集团作为大股东?STYH所使用的掏空手段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最后为如何...  相似文献   

12.
“一股独大”是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主要现状,由于股权集中在控股股东手中,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控股股东有足够的权力控制上市公司,通过多种利益输送行为来掏空上市公司,攫取控制权收益,侵害小股东利益。本文以上市公司科苑造假案为例,剖析控股股东接力掏空上市公司的多种利益输送行为,包括资金占用、关联交易、违规担保等,指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严重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及妨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特殊证券市场环境和资本结构.借鉴舞弊三角理论剖析管理舞弊的行为.探究在我国“转型经济”和“新兴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舞弊的压力、动机、借口及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研究多强调内部要素,缺乏对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考察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异质信念通过加剧管理层短视抑制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作用关系在产权性质和两职合一情况不同的企业中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此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管理层短视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的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而且拓展了资源依赖理论在委托代理背景下的相关见解,为注册制改革背景下政策制定和企业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产生的“内部人控制”,国有上市公司的绩效应当低于民营上市公司。然而另一种竞争性假说是民营上市公司存在治理上的缺陷,容易导致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发生,进而推论民营上市公司的低绩效。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背景为依据,提出“民营上市公司绩效在总体上优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理论假设,并用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上述假设作实证检验。研究总体结论是民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显着高于国有上市公司,但利润分配少,利润质量没有显着差异。本文试图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实际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一直较严重,许多大股东实施"掏空行为"来谋取私利,从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将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情况分析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具体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并通过理论分析探讨如何从上市公司内外部两方面来抑制控股股东掏空行为,从而更好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大股东的肆意"掏空"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阻碍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败坏整个社会的商业伦理,因此洞悉大股东"掏空"的根源,探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路径,构建制衡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针对大股东"掏空"这一普遍现象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大股东"掏空"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治理大股东"掏空"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已成为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中金字塔结构的形成原因以及两类公司金字塔层级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中金字塔结构形成的制度背景不同,金字塔层级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在两类公司中截然相反。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金字塔层级的延长加剧了终极控制人的代理问题,金字塔层级越长,终极控制人的"掏空"行为就越严重,进而会降低公司的经营绩效。在国有上市公司中,金字塔结构是政府"放权"的产物,金字塔层级的延长降低了政府干预程度,促使国有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进而提高了公司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9.
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内部人控制模式异质性视角出发实证检验大股东掏空与高管薪酬粘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强式股东控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掏空与薪酬粘性不存在显著关系,非强式股东控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掏空显著加剧薪酬粘性,大股东掏空程度越严重,薪酬粘性越强。在非强式股东控制模式下,进一步按照市场竞争程度高低分组,发现与低市场竞争压力相比,高市场竞争压力下大股东掏空更能加剧薪酬粘性。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完善企业薪酬契约制度,以制度增强对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制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上市公司作为行为主体的股票增发和以控股股东作为行为主体的掏空与支持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选取2004-2008年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增发前后上市公司业绩变化、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变化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变化与控股股东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支持与掏空行为和上市公司实施增发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控股股东会倾向于在增发之前运用支持手段促进上市公司增发得以顺利实施.而在增发成功之后倾向于实施掏空行为,并且控股股东的这种支持与掏空行为对上市公司业绩有着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控股股东掏空和支持行为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关系的文献.并从上市公司增发的角度对掏空与支持行为并存的现象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