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而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然而当前条件下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了可能性并不表示具备了可行性,因此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中国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以及提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与路径的多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持续向前发展,仍然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助推器,且人民币在有关国家和地区得到认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被寄予厚望。从人民币国际化条件、路径方面分析,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一定坚实的条件,也具有多种实现路径,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前景广阔,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英镑、美元和日元等国际化入手,深入分析货币国际化应具备的条件,进而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及面对的问题,从而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姬 《商场现代化》2014,(14):141-141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币实施国际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我国在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对策加以应对。本文就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意义、问题和对策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国际货币的概念及其货币国际化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并分析了人民币跨境流通、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以及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限制正在逐步消除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人民币在区域化和国际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人民币国际化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符合我国的战略发展要求,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虽然具备了经济规模、政治实力和贸易支撑等条件,但也存在着金融市场不发达、人民币尚未完全自由兑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究当今世界主要国际货币的发展经验与教训,结合我国自身的情况,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流通与使用,开始了它的国际化进程。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货币的国际化将给发行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现实基础,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实施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流通与使用,开始了它的国际化进程。一种货币要戍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货币的国际化将给发行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现实基础,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实施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海洋  李佳 《现代商业》2012,(15):43-44
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探讨当前形势下我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备的有利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前提下,美国能否撼住美元的霸主地位,人民币能否借机走向国际化呢?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良好的国内与国外条件,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汇率与利率尚未市场化、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健全等障碍,并探究人民币最终实现国际化须积极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最大的官方外汇储备。针对我国高额GDP和大量外汇储备,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金融市场和对外贸易的现状,中国已经具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惯性和我国相对封闭且落后的金融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并非易事,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和途径等问题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长短期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将按照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伴随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相关配套工作的完善,最终实现人民币与美元、欧元在国际上的三足鼎立局面。  相似文献   

12.
伴随全球经济复苏,"后危机时代"逐步到来,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对中国的经济崛起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回顾国际货币在金融大国发展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和金融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本文引用大量数据,立足现实,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主客观条件;并在对"人民币国际化"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将会遇到的难题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论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玉梅 《中国市场》2009,(48):30-31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着重组的压力,一向强势的美元霸主地位遭受一定的动摇。国际社会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如何创造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而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人民币能否借机走向国际化呢?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初步条件,但要最终实现国际化须积极探索国际化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盛辰 《财经界(学术)》2014,(3):14-14,31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最大的官方外汇储备.针对我国高额GDP和大量外汇储备,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金融市场和对外贸易的现状,中国已经具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惯性和我国相对封闭且落后的金融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并非易事,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和途径等问题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长短期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将按照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伴随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相关配套工作的完善,最终实现人民币与美元、欧元在国际上的三足鼎立局面.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开始寻求本币国际化的进程。自由贸易区战略和人民币区域化之间有何关联?本文根据人民币的事实境外流通状况和发展趋势,选定CAFTA作为人民币区域化的辐射范围,分析人民币区域化的贸易总量和结构条件后认为:(一)人民币区域化的贸易总量条件已经具备,在贸易结构条件上则喜忧参半;(二)人民币区域化必须具备相应的贸易结算基础,否则人民币区域化将无法得到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三)自由贸易区内区域性贸易逆差在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有一定作用。最后提出运用自贸区战略的巧实力助推人民币区域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不仅实现了在国内的完全流通,也开始在境外市场流通,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然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既具备一些有利条件,也存在诸多障碍,人民币国际化路险道长。  相似文献   

17.
王大树  房飞 《商业时代》2012,(31):41-43
人民币若要成为国际化货币,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国际支付结算和价值储藏的职能。而要具备上述职能,则应尽快建立完善境内货币向境外流出和境外货币向境内流入的路径。本文基于当前国内金融市场欠发达、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不充分、金融机构缺乏创新能力等现状,提出应深刻认识当前构建人民币流出流入路径的条件背景、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合理设计阶段性目标,科学构建人民币流出与流入路径,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国际化是本币国际化的使用,条件是全面可兑换货币、国际收支逆差、实施国际货币政策。人民币国际化可产生铸币税收入、降低对外融资成本,增加国际支付能力、提升本国的金融体系水平、改善贸易条件以减少汇兑风险并增加贸易便利化,风险是"特里芬难题"。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行了回顾,认为彻底摆脱"特里芬难题"的办法很可能是建立一种全新的、不受各国货币政策干扰的"超主权"货币。人民币在改革与发展中具备了完全可兑换的基础与条件,并对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国际化是本币国际化的使用,条件是全面可兑换货币、国际收支逆差、实施国际货币政策。人民币国际化可产生铸币税收入、降低对外融资成本,增加国际支付能力、提升本国的金融体系水平、改善贸易条件以减少汇兑风险并增加贸易便利化,风险是"特里芬难题"。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行了回顾,认为彻底摆脱"特里芬难题"的办法很可能是建立一种全新的、不受各国货币政策干扰的"超主权"货币。人民币在改革与发展中具备了完全可兑换的基础与条件,并对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朱堃 《中国市场》2011,(1):63-64
在金融危机后这个时代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外部阻力已经不大,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必然。本文先从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开始分析,导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最后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