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纵横》2012,(3):125
<正>为了便于广大作者和读者掌握《经济纵横》2012年的发稿重点,本刊选择部分主要栏目,确定了若干重点选题,希望学界同仁关注这些问题并深入开展研究。比较与创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理论体系、逻辑结构,以及价值、价格、分配、资本、工资、利润、利息、竞争、垄断、产权、货币、失业、增长、周期、危机、国际贸易等理论的比较研究。理论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最新发展;国外经济学理论前沿成果跟  相似文献   

2.
<正>理论探讨马克思经济学的前沿问题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经济学跨学科理论创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征及特殊规律;政府与市场关系、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税改革。比较与创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的比较与借鉴;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普遍规律或共性特征研究;基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的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便于广大作者掌握《经济纵横》2013年的发稿重点,本刊确定了主要栏目的若干重点选题,希望学界同仁关注这些选题并深入开展研究。比较与创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理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与创新,我们选择部分重要栏目,确定了2014年本刊带有导向性的若干重点选题,希望学界同仁给予关注并深入开展研究。属于重点选题并确有创新的研究成果,本刊将优先选发。比较与创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借鉴、综合与创新的科学依据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立论前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价值、价格、分配、资本、工资、利润、竞争、垄断等理论的差异性和相容性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市场经济普遍规律或共性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5.
《经济纵横》2012,(1):125
<正>为了便于广大作者和读者掌握《经济纵横》2012年的发稿重点,本刊选择部分主要栏目,确定了若干重点选题,希望学界同仁关注这些问题并深入开展研究。比较与创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便于广大作者和读者掌握《经济纵横》2011年的发稿重点,本刊选择部分主要栏目,确定了若干重点选题,希望学界同仁关注这些问题并深入开展研究。比较与创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经济纵横》2013,(1):125
<正>为了便于广大作者掌握《经济纵横》2013年的发稿重点,本刊确定了主要栏目的若干重点选题,希望学界同仁关注这些选题并深入开展研究。比较与创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理论体系、逻辑结构,以及价值、价格、分配、资本、工资、利润、利息、竞争、垄断、产权、货币、失业、增长、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发展观问题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发展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范式都是不同的。发展的内在机制是马克思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而西方经济学主要从具体阶段下的生产力视角研究发展问题。马克思经济学依据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理论抽象来研究发展问题;西方经济学对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从应用范式角度展开的。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应当同时借鉴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思想,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正>理论探讨马克思经济学的前沿问题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屮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经济学跨学科理论创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征及特殊规律;政府与市场关系、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税改革。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梳理两大理论体系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国际贸易的推动力量和国际贸易中各国关系问题等方面进行比较。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在借鉴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而且对我国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商贸流通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商贸流通理论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流通问题研究的视角、重点和研究范式都有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西方经济学对流通问题主要从财富的源泉、交换的实现等视角进行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通过理论抽象来研究流通问题;西方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的研究是从应用范式角度展开的。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应以马克思经济学的流通理论为主体,结合流通领域的现实变化,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建立新型的商贸流通理论。  相似文献   

12.
《当代经济研究》2007,(2):F0004-F0004
为纪念马克思《资本论》出版140周年,弘扬《资本论》精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和正确借鉴外国经济学说,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同《当代经济研究》杂志社、长春税务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长春税务学院经济系,发起召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由长春税务学院承办,预定于8月1~5日在长春举行。会议议题为:1.以马克思《资本论》为典范借鉴西方经济学;2.国外学者对《资本论》的研究综述与评析;3.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政策研究;4.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和思潮研究;5.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人口划分、过剩人口、人口素质等方面,比较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思想,认为应按照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科学合理地解读和评价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思想,借鉴和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将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理论与中国人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经济理论,以更好地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工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共同问题之一。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对研究经济增长和加快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给出严格限定约束条件下,马克思经济学是完全可以应用的。针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跨学科范式、理论体系、研究框架和方法论,以及由其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可以通过三个基础性工作、对马克思经济哲学和经济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研究的加大投入、将西方经济学一些技术分析性范畴与马克思经济学进行借鉴和反借鉴研究、对西方经济学前沿成果的持续不断跟踪等六个解决途径,来最终解决马克思经济学的应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虽然对创新的内涵、条件与绩效的认识有重大不同,但都认为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因素。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进行比较,有助于在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中以马克思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的合理之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虽然对厂商的起源、性质、边界与行为的认识有重大不同,但都构筑了庞大而系统的分析体系。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进行比较,有助于以马克思厂商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的合理之处,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厂商理论,更好地为我国企业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制度服务。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有自己的货币数量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侧重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利用历史逻辑分析货币的起源、本质,沿着商品——货币——资本的逻辑思路,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及货币数量规律展开讨论。西方经济学侧重研究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价格传导机制、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利率在货币收缩与扩张过程中的作用等内容。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货币数量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货币数量理论研究和深入理解货币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劳动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劳动关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梳理这两种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所处立场和基本结论,总结出双方的联系与差异,以期为丰富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西方经济学对新古典范式的反思主要体现在重新将分工引入研究视野,而社会分工理论同样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新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流派主要研究社会分工在生产力层次或生产关系层次上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像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那样将社会分工看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纽带和中介环节。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不仅从生产的物质和技术方面考察分工,更把社会分工看做一种制度关系,从而取得了相对于西方经济学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