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绝大多数的广告公司在创意上都缺乏策略的支持,今天想一个点子,明天想一个点子,这些点子之间缺乏延展性,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关系。少数广告公司在侥幸成功推动第一波广告运动之后,却发现第二波的广告运动不知如何下手,广告运动之间缺乏延展性。当第二波广告运动没有取得成效之后,现实的广告主开始另寻新欢了,广告公司痛斥其为"喜新厌旧",只听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每年的广告界都在上演悲欢离合的闹剧。新到任的广告公司,总得烧三把火,让广告主看看,于是以前的创意又被推翻,新的方案重新推出。就是这样,广告主的品牌资产被肢解了,血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广告主总抱怨广告公司服务差?为什么广告公司总指责广告主不懂广告瞎指挥?为什么企业做广告总觉得效果不好?……是因为中国的广告业历史短吗?是因为中国广告人的水平差吗?是因为中国的产品质量差吗?……,这些原因都是有的,但广告主不尊重广告公司,没有将广告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视广告公司为雇拥者,甚至视为奴仆,却是一个更为重要原因。广告主应怎样对待自己的广告代理公司呢? 了解广告公司能为你做什么。广告公司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在发展变化,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能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其主要职能有: 一、广告策划: 在什么时间,花多少钱,采取什么  相似文献   

3.
很多企业都想用名人做广告,因为他们吸引眼球。但是广告主是否注意到,名人广告不是万能的,这种广告也存在缺陷。因此在做名人广告前,广告主应先了解一下这个名人的名气到底有多大,被人们喜欢的程度有多高,以及他们在目标受众中的形象。还要考虑到名人会给品牌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或联想?这些联想能否加强广告中的信息?能否帮助品牌得到人们的信任?  相似文献   

4.
正从旧媒体环境到新生态的变化,说故事的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是品牌本质没有变。作为一个广告人,应该了解新的工具,应该让自己去思考使用这些媒体的方式,但是不要忘记品牌本身的意义。以前我们做广告的时候,我们为广告主提供全部的传播计划,包括媒体、公关。当时的广告公司是客户接触外界的窗口,为广告主打理整个营销活动。90年代,品牌创意和媒体代理公司剥离,广告公司开始只做创意。1985年后4A代理商进入中国,品牌创意公司和媒体公司就是分离的状态(电通例外)。当时数字传播很少,真正有较完整的数字传播应该是2005年之后。之前可能有零  相似文献   

5.
我们正置身于整个品牌营销传播发生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个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广告公司正在渐渐丧失对于品牌传播专业话语的控制权,广告的话语开始挣脱广告行业的狭隘的视野,而成为广告公司、广告主与媒体共同的一个话语平台,尤其是广告主的话语在对于广告公司服务的怀疑中日趋强势。但是,这些话语却并不以显在的方式呈现,它无处不在却又寻之不见。因此,这个平台又是割裂而各自独立运转的,品牌为找不到合适的广告服务而发愁,广告公司则感到广告主越来越难以伺候,夹在当中的媒体也有点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6.
在如今这样一个新传播环境中,广告创意还重要吗? 这是藏在很多广告人心中的问题。从我们对于诸多广告创意专家与广告主代表的调查中,不难找到一个异口同声的答案:创意依然重要!可是为什么广告创意不象以前一样令人肃然起敬,广告主也不那么爽快地为创意买单,总之创意的感觉不再那么爽了呢?创意,其实是采用各种手段强化与突出某种品牌与产品信息的方式。应该说,随着传播与信息的日益的过剩,创意的价值只会越来越大。然而,业内某些习惯的广告创意方式,确实已  相似文献   

7.
管理创意应该是广告公司的事,怎么跟广告主扯上边了呢?在中国尤其广告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何况广告主出钱购买广告商品,对广告公司发号施令气指颐使以管理者自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今天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对创意作业而言,管理绝对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不合适的人用不合适的方式对之施以管理权杖,那无疑是在制造一场可怕的人祸!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观》2003,(9):12-21
当前企业急需的是行销和品牌,他们希望,广告公司提供从策划到执行的全面服务,于是,在广告公司的阵营里出现了两部分队伍一些广告公司开始帮助企业做销售策略,一些广告公司改名为营销策划公司,并且还为企业代理销售产品。但是,是不是广告公司只做个市场定位,只能满足客户的阶段性要求,并不能解决市场营销的问题呢?营销策划公司的应运而生说明广告公司的广告没有销售力吗?我们的广告公司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黄合水 《广告大观》2007,(5S):135-135
广告对于品牌的作用巨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广告”是媒体、广告公司生存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无论是媒体还是广告公司,都在努力表明甚至夸大广告的作用。所以一谈品牌、品牌建设,人们往往就把广告置于首要的位置,从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作为一个广告学者,本人当然希望人们重视广告,但是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广告的作用,不对产品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我相信,无论你多么会作广告,广告做得多么好,一个品牌终究难逃泡沫的宿命,一吹而散。  相似文献   

10.
4A广告公司户外媒体购买与别的广告公司有什么分别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一些东西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做广告,就是为客户建立并且维护它们产品的市场份额,我相信大家在这方面是做了比较多的工作的。因为我们不做,其他的竞争对手就会把这些市场份额争取过去。广告分为线上广告和线下广告,我要说的是线上广告和线下广告的支持对于品牌的成功同样重要。"线上"包括广告业创意公司如何对客户品牌定进行定位,做沟通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际上不断出现大企业并购.中小企业重组改建的现象,如汽车业.便是最明显的例子之一。广告业也同样,进行着所谓"大换班"的机构重组。从我们不时听到的"××广告公司组建.××广告集团收购了××广告集团的席位,排名为第×"之类的新闻.便可证明这一点。对于广告公司来说.当广告主的商品和广告在世界上扩大了影响,同时又站稳了脚跟.强化了服务.那么这个公司也就获得了知名度。商品和广告是没有国界的.那些被称作"代理巨头"遍布全球的大广告公司.他们为广告主开展的"品牌争夺战".实际上就是该广告公司与它各国分公司一起进行的一场全球性广告大战。为了获得名牌的广告业务.原来是竞争对手的伙伴.本该是敌对的广告公司同行,现在联手组成了合并的公司。而本土广告公司的广告主也需要在国外广告进入的同时来构建其世界影响.广告公司与广告主的利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广告不仅是创意的游戏.更是金钱的游戏。广告主是如何支付广告费的?比如.他们如何分配广告费的比例?他们愿意先付费还是后付费?他们愿意为优秀的智力贡献单独买单吗?等等:这份深度调查将回答这些深藏于人们心中却又没有答案的重要问题。应该承认.目前中国广告的研究水平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不从从哪个角度看,作为广告运作中坚力量的广告主的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本刊推出了一系列广告主态度与行为研究的调查报告与文章.一方面是填补广告研究的学术空白,另一方面.也是满足广告公司.媒体与企业广告运作的切身需要。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你的广告实践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吴志刚 《广告大观》2006,(3S):40-41
只要广告公司创意能力没有质的提高,只要广告主对创意策略缺乏清晰认识,只要广告主对广告公司存在更多需要,那么“博士买驴”的故事就会一直演下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广告大观》2005,(4):17-17
自央视违规烟草广告被查、“旺旺”问题广告停播事件发生后,不少网民言辞直指广告审查制度的不健全。怎样的广告算有问题?谁来决定广告有没有问题?怎样判罚有问题的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问题广告”出台的主要原因在于广告主或广告代理商在广告创意与创作过程中单纯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广告的营销作用,忽略了广告对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风尚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代理制的经济学根据也许只能从广告的市场需求方面来寻找,即广告主在无数次的商业活动中不但明白广告活动由广告公司代理是合算的,而且终于明白"代理制是市场制度和交易规则的理性产物"。但来自广告市场需求方面的理由只能回答广告主为什么需要"代理",却回答不了实际经济生活中发生在广告主与广告公司之间的每一次关系,还需满足来自广告公司方面的若干条件,这就是所谓"代理"的可能性问题。事实上,一方面,谁也没有统计过广告市场每年发生多少广告效果很差或效果一般的代理活动,这种情况说明广告公司的行为还没有从"要代理"过渡到"有选择地代理";另一方面,谁也没有统计过每年有多少代理活动扼杀在"谈判"和"讨价还价"的过程之中,这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许多广告公司中策划公司最赚钱。策划公司可以说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市场,这是一个发展新趋势。策划业成为广告业一个细分市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策划业的利润空间正在出现。在以前广告主不愿意为广告创意、策划付钱,只愿为广告媒体付钱。现在很多广告公司以月费的形式收取广告创意和策划费用,而广告媒体的代理则是出于广告主的自愿。第二、策划业正在形成一个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强势或号称是品牌的策划公司。但是,中国广告的策划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期刊出中国广告策划批判,在专家的争鸣中,以期给读者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2004,(10):64-69
目前在许多广告公司中策划公司最赚钱。策划公司可以说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市场,这是一个发展新趋势。策划业成为广告业一个细分市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策划业的利润空间正在出现。在以前广告主不愿意为广告创意、策划付钱,只愿为广告媒体付钱。现在很多广告公司以月费的形式收取广告创意和策划费用,而广告媒体的代理则是出于广告主的自愿。第二、策划业正在形成一个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强势或号称是品牌的策划公司。但是,中国广告的策划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期刊出中国广告策划批判,在专家的争鸣中,以期给读者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杨正华 《广告大观》2014,(3):109-109
不知道广告为何变成这样一个产业,谁提起都没有精神。三十年前,我进入广告公司。当时也是误打误撞,连广告公司内部分为业务邮和创意部都一无所知。投了简历就参加了一连串的面试和考试,不能算是莫名其妙,但是今天的我还是不确定为何会顺利进入公司,而且还进入创意部。  相似文献   

19.
贺欣浩 《中国广告》2003,(4):125-125
记者:大家都知道 BBDO 是注重创意而著称的世界一流的广告公司,那么您作为上海 BBDO 执行创意总监是如何去保持整个团队的创意水准的?余:在现实生活里,基于各方面的因素,创意人未必能做出最近乎完美的广告,这对有热忱的创意人员是一定的打击。毕竟当初入行也完全是本着这般对创作的期望。日子久了,在每天忙着应付繁重工作量的情况下,很多原本不错的创意人会不知不觉地退化了。这对创意人员是非常可悲的,甚至是残酷的。作为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我的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提升每一个创意人员的水平。除了在平时的工作上不断地要求好的创意,我也必须制造机会让同事们有更好的发挥空间。我的做法并非所谓的"飞机稿"。我要求同事们针对我们现有的客户,本着对它们品牌,策略的认识,在工余的时间多想更有创意的广告。  相似文献   

20.
我们更希望能找到一个适合本土公司的发展的品牌推广方式。在品牌力和销售力上形成一种平衡,传播品牌的同时能确保销售,至少能够让企业生存。《中国广告》:在本届大会上,唐神获得了2011中国广告全案服务大奖,您认为和同行相比,唐神的优势在哪里?沈刚:我们是更懂中国的品牌管家,我们最近在和一个日本的企业合作,在中国并不是没有日本的广告公司,但是它们为什么和我们合作,这就是因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熟悉。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就创意而言,我们和国际广告公司没有什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