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时有发生,它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破坏了市场营销秩序甚至影响了中国食品在世界的声誉。本文从销售终端环节来分析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其中两个原因:信息不对称和营销理念。并从政府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从立法上加速转变中国企业的营销理念,使中国食品市场安全可信。  相似文献   

2.
浅议B2C模式下的精准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正在使世界经济逐步迈向"无国界"的新经济时代.在全球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推动下,电子商务已成为众多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贸易活动的重要形式,与消费者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态势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构成了强大冲击,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精准营销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将取代传统的营销方式,逐步成为现代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食品安全情况相当严峻,为此应提高政府食品安全的管制绩效,完成食品安全在管理效率上由低向高的转变.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相关消费者信任度改善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进行因子载荷矩阵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政府规制机构与不同规模食品生产企业的博弈模型,以此来探寻不同规模企业都生产不安全食品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保障食品可追溯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掌握食品可追溯体系推行过程中消费者、 农户与企业行为的动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有关数据,运用假想价值评估法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消费者额外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消费者在有无额外支付意愿的情况下,农户与企业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参与意愿,并探讨政府的最优激励行为.结果表明:27.9%的消费者不愿意为可追溯食品支付额外价格;家庭收入、 教育程度、 家中有无小孩、 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和监管评价等是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额外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是激励农户与企业参与到食品可追溯体系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法》通过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制定、实施具有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达到食品不至于给任何最终消费者产生人身危害,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任何食品的目的。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使得食品行业的门槛高了,要求严了,食品企业面临一次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中国食品行业的整体升级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其追求食品安全的权益与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息息相关。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用同心圆模型来概括,包括食品生产安全、流通安全以及消费安全3个层次。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企业社会责任培育又涉及社会、政府的复杂关系。因此,应从政府、政企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视角重构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近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本文结合食品企业的特点,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分别从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经济发展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和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五个方面来构建指标,在构建指标时尽量采用可以量化的指标,加强指标的可操作性,以推进食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缓解目前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完善食品召回制度是解决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应着力构建完善的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体系,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实行对缺陷食品的召回,加大对消极召回者和拒绝召回者打击的力度,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消费者收入与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消费视角,研究中国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收入现状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并剖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收入通过生态食品需求协同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隐性食品安全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产生直接推力,而显性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收入状况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直接和间接推力并行。中国当前现实存在两类矛盾:其一,消费者收入提高对食品安全诉求提升与食品安全危机频发的矛盾;其二,消费者对生态食品消费诉求提升与中国收入分配现状下消费者生态食品支付意愿不高、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前者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后者则主要起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福州市餐饮消费者为对象,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度和满意度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非常担忧食材中农药、兽药残留超标,使用不新鲜、伪劣的食材,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风险因素,餐饮消费者的整体满意度偏低,餐饮业食品安全满意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餐饮企业应严格履行依法经营的各项要求,加强诚信服务和食品安全管理,政府部门应当发挥食品安全监管的主导地位,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提升消费者安全感,促进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小食品企业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高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小食品企业由于受到自身条件限制,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着种种食品安全隐患,这些甚至危机到企业的生存。中小食品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内加快行业内中小食品企业联合,建立群体防控机制,弘扬诚信理念,建立企业信用评价平台,深化企业社会责任观念;重视品牌建设,优化企业形象;对外共建媒体良缘,获取媒体支持;协调与消费者关系,避免蝴蝶效应发生。只有这样中小食品企业才能在危机中劫后余生,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国商情》2014,(12):19-20
正6月17日,2014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进超市科普宣传活动暨沃尔玛"食品安全,我行动"全国主题活动在北京沃尔玛购物广场建国路店举行。该系列宣传活动旨在号召食品供应商、流通企业、行业协会及监管机构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实现社会协同共治;树立食品安全诚信、合规的优秀典型;同时向消费者传递食品安全科普知识,鼓励全民参与,共同捍卫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进入21世纪,消费者不仅重视物品和服务,更渴望获得体验的满足.力图满足消费者体验需要的体验营销应运而生.企业应在深刻把握消费者所需体验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体验营销策略,并通过多种途径向消费者提供体验.只有尽快把体验营销这一新的营销理念付诸实践,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满意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本文提出对消费者满意进行过程化分析并运用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能使企业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促使企业能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构筑企业市场竞争的根本优势.  相似文献   

15.
超市自加工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市白加工食品因其种类丰富、便捷、味美而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但其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结合博弈论和相关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超市自加工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营销观念创新 我国企业应树立新的营销观念:A.市场营销观念。以消费者为中心,运用整体营销手段的合力作用,满足和实现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并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B.社会营销观念。以社会利益为中心,把社会利益、企业利益和市场需要三者有机地协调起来。C.竞争导向营销观念。以分析竞争者的营销活动来决定企业自身的营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与监管制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根本原因是食品信息的不对称,这需要由足够令消费者信任的第三方介入市场,改变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多部门监管,从食品产业链整体出发成立一个涉及农业和食品部门的全国统一机构,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经营丑闻的频发引起了美国学者对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极大关注.70年代后,伴随着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兴起,各国学术界对此问题高度重视,企业营销道德也成为营销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学术界对何谓企业营销道德、企业为何践行营销道德、企业营销道德的测评维度如何划分、企业营销道德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贡献,并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CMO+CIO不仅改变的是营销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营销人员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就是让技术,让分析洞察成为一种企业文化融入到营销中.如今,社交媒体、移动互联快速发展,CMO需要面对消费者来自互联网的抱怨,如果这些抱怨处理不好,对企业的品牌形象而言无疑会是致命的;同样,CMO需要在社交媒体中深度地体验消费者的对品牌的感受,对需求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食品安全问题治理制度和机制存在缺陷,亟待发掘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引入食品受众的积极参与,建立公共董事制度,可以更好地矫正规模化食品企业偏离食品安全公共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文章提出的公共董事制度要求规模化食品企业选聘"公共董事",在董事会中代言食品受众的公共利益,从而将食品安全这一公共利益内置于食品企业的董事会,实现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内部化,以调和食品企业的股东利益和公共利益,达到制衡食品企业偏离公共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