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有研究文献大多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历年统计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不存在所谓的"股权融资偏好"和"最优资本结构",而是具有"偏好融资"的行为特征。现行金融体制缺陷抑制了企业的融资,是造成上市公司"偏好融资"的制度根源。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国现状出发,指出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不仅对上市公司本身有不利影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不利于资本结构优化,还对整个宏观经济极为不利,不利于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本文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完善股权结构、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加强债券市场建设、大力推进融资方式创新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去传统的资本结构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拥有融资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发展来选择融资的方式。本文从分析资本结构的基本含义入手列举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企业融资结构是指在企业融资总额中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所占的比重.不同的融资结构对企业的经营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的分析,找出其不足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建议,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5.
闻岚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5):137-139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是一个并不十分新颖的话题,在西方国家,关于资本结构的理论已相当完善,而且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中也已得到充分的实践,似乎已不具有研究价值。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各个方面还很不完善,基于这一严峻的现实,重新仔细研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理论,仔细考虑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从政策、制度层面分析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形成的原因,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提出较为可行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理以及公司有利润无现金是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尽管股权融资偏好也许是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性选择”,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所存在的融入资金配置绩效差、间接成本高以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也不容轻视。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经济人理性与相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以现金净流量,每股税后收益等手段作为考核指标,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控制权理论为视角,研究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与控制权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我国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最终得出结论,管理层拥有企业最终控制权是企业热衷股权融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融资结构通过企业行为和资本市场运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增长和稳定。随着中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资本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融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的上市公司面临更多的融资方法选择,由于历史、认识、现实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形成了特殊的融资结构现状,与优序融资理论指出的企业的融资顺序: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相冲突。即偏好外源融资,特别是偏好股权融资,这一冲突反映了我国现存融资行为可能存在缺陷。本文试图发现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资本结构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8年莫迪格里亚尼和米勒开创性地提出MM定理,微观金融理论的一大分支——公司金融理论便开始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理论的偏差,探讨其原因及合理确定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最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与渠道更加趋于多元化.文章对企业融资方式进行回顾,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却有极大的股权融资偏好.试图分析我国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这种偏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与渠道更加趋于多元化。文章对企业融资方式进行回顾,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却有极大的股权融资偏好。试图分析我国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这种偏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会计研究》2017,(8)
风险资本在促进经济转型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资本对改善公司治理、提高投资效率等整体性影响,尚未深入到具体投资活动。本文以A股公司为样本,基于投资偏好,考察风险资本改善企业投资效率的内在方式。结果发现,有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长期投资强度更高而短期交易水平显著降低,尤其是资本性支出显著高于没有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并且在制度效率较好的地区,上述影响更为明显;联合投资方式和风险资本的国有背景,均能对长期投资强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没有证据表明外资背景的风险资本具有显著影响投资决策的能力。考察风险资本对成熟企业投资偏好的影响,为探索风险资本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企业融资基本上依赖于财政拨款和银行的指令性、政策性贷款,融资成本很低甚至于负利率,形成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比较单一的融资结构和信贷软约束。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软预算约束”使得它们偏好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融资体系不是一个单纯解决企业融资渠道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的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结构一直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三大主题(投资、融资、股利分配)之一。资本结构理论也成为金融经济学和财务理论皇冠上最璀璨的钻石,而"资本结构之谜"更是吸引着众多经济学家来进行研究。对于一个"理性"的公司来说,其核心应该是资本运营而不是产品生产,其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确立公司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最佳比例关系,降低成本,规避风险,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资本结构不仅决定了上 相似文献
15.
16.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长期以来,单一的融资体制和低效的内源融资能力导致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并成为困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和融资功能的增强,企业注重股票融资有其客观必然性,但过度依赖股票资也将对公司本身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述评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近年来 ,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目前我国复杂的经济和制度环境下 ,上市公司表现出极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导致资产负债率偏低。本文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 ,对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和综述 ,希望能为这一领域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企业融资理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宗旨,这也是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的立论根据。而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本结构导致真正的股东对公司失去控制。本文通过对国家股、法人股和中小股股东目标的分析发现,其股东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这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与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相悖。股权融资偏好是内部控制人自身成本收益分析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通过股权改革形成真正的产权主体,激活资本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经理人优胜劣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转实现对经理人的激励。当公司价值最大化成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共同目标时,企业的融资行为必然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9.
资本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生产营运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面临资金不足的压力.融资则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成为企业金融活动的重要内容,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则是融资决策的核心.本文通过探究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和融资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