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胡志军 《楼市》2013,(Z3):94-95
Q&A您能谈谈杭州现今对外来大鳄的接受程度吗?之前,风靡了一阵"杭州楼市沦陷"这种说法,杭州房地产市场不断被外来大鳄占领,导致本土企业逐步萎缩,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适应,但到今天,似乎很少人再提及"沦陷"这个词了,不管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都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杭州人已经习惯这些外来大鳄的存在了,他们反客为主的趋势也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为何外来大鳄的"水土不服"一直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由于杭州的市场成熟度更高一点,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比较强,同时杭州本土开发商的产品也相对高端,调教出  相似文献   

2.
沈理文 《楼市》2013,(Z3):56-57
在外来"强敌"夹击下,杭州本土开发商的市场份额和土地储备量明显单薄。一面是行业的哀鸿遍野,一面是大鳄的高歌猛进,在本土开发商拿地疲软之际,外来大腕为何却频频出手阔绰?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底气?  相似文献   

3.
《楼市》2014,(Z2)
2013年,外来大鳄不断入杭,有商业地产开发经验的外来大鳄进杭必然会给杭州的商业格局带来变化。对于2014年,业界也常揣测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会有更多城市加入到调控大军中来",那么,不断升级的调控"紧箍咒"能否为楼市降温,2014年的商业格局又将如何演变?  相似文献   

4.
《楼市》2014,(Z5)
正Q:绿地进入杭州不同于其他大鳄,又是市中心拿地,快速区划,在杭州"住商倒挂"的现象下,这可以说是一个大的颠覆,为什么绿地可以做到?A:这也是本土和外来大鳄的不同:1.外来大鳄具有全球眼光和经验,所以在产品打造上优于本土企业;2.外来大鳄的品牌影响力是不仅仅拘于本土,所以客户对其的认知度是很高的,对于本土开发商而言缺少这种全  相似文献   

5.
《楼市》2014,(15)
正这十年,置业者经历了从没有房子到炒房投资,再到理性购房的过程。这十年,改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都得到了释放。Q:十年,杭州城市的发展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从第一个外来大鳄入侵杭州开始,整个杭州房地产市场不断向外延扩展,直至今日多中心、多元化的城市格局。您如何看待外来大鳄入侵带来的城市发展?A:杭州城市区域较小,外来大鳄进来后将土地市场炒热了,同时让市场的竞争更加充分、产品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6.
《楼市》2014,(Z5)
正Q:从2004年到2014年,杭州楼市十年,几次轮回,几次跌宕起伏,在外来房企的入侵下,在市场的不断洗牌的过程中,和十年前相比,您认为杭州楼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外来大鳄逐渐成为杭州的主导,国内的品牌房企相继在杭州落户,他们的初衷是对杭州市场充满信心,但真正能扎根下来的并不多。有些外来大鳄对杭州  相似文献   

7.
杨建伟 《楼市》2013,(Z3):90-91
Q&A您认为现今在杭州表现较为突出的大鳄是哪个呢?德信,因为这个企业是来杭州之后逐渐成长起来的。七年时间里,德信地产在杭州已经开发了十余个楼盘,这个数量仅有万科一家可以匹敌。另外德信刚来杭州时,完全不存在大鳄们所自恃的优越感,因此也就没有那么严重的"水土不服症",他们给自己定位为"外来的本土开发商",这个理念是独一无二的,成了德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章惠芳 《楼市》2013,(Z3):96-97
Q&A外来大鳄进驻前后,杭州的市场面产生了什么变化?在本土企业"主宰"市场期间,各大房企大多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争抢客户的情况非常少见,但对外来大鳄来说,他们意图布局全国的血性,他们占据杭州市场、深耕杭州市场的雄心,决定了他们在销售策略上更挖空心思,更具侵略性,样板房样板区主动营销、一二手市场联动、人海战术、中介代理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杭  相似文献   

9.
《楼市》2013,(Z3):36
融创、富力、绿地、万达……谁是外来地产掘金王?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和风格?他们将给杭州带来什么?市场争夺战隐约已硝烟弥漫,外来大腕们将抛出何种"必杀技"?又将如何决胜市场?  相似文献   

10.
俞琳 《楼市》2013,(Z3):74-75
送去了跌宕起伏的龙年,杭城蛇年的楼市双双迎来"开门红",在杭州市场辛勤耕耘8年的世茂在"蛇年首拍"中,再次成为外来大鳄拿地主角。世茂高调地以26亿连夺"两城",自此,沉寂数年之后,世茂终于拉开了新一年的布局。"滨江模式"试水杭城初入杭城,世茂一直秉承"缔造生活品位"的理念,深入杭州文化,掌握了在杭州楼市风向的话语权。在楼市风靡的鼎盛时代进入杭州,世茂首次试水便将经典的"滨江模式"复制到杭州,在选择自然生态、人居环境与人  相似文献   

11.
《楼市》2014,(Z5)
如果我们对杭州楼市的发展进行仔细梳理的话,基本可以将之分为三个阶段,最终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萌芽至壮大,杭州楼市的开发主角由起初的本土大佬占绝对主导到大鳄新面孔不断加盟,直至目前的本地佬和外来大鳄同台竞技,并逐渐显露颓势。  相似文献   

12.
《楼市》2014,(18)
正Q:从2004年到2014年,杭州楼市十年,和十年前相比,您认为杭州楼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杭州经历了飞速成长的十年,无论是城市面貌、板块变迁,还是建筑品质,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开发商层面,从过去的本土为主打,变成了现在众多外来大鳄进入;城市建设上,从过去的单一城市中心变为现在的多中心开花,众多新兴板块崛起,主城区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外来地产大鳄纷至沓来,产生新产品格局2007,房地产进入大开发时代,外来开发商不断进入本地市场。目前已有嘉里、凯德、万科、中海、世茂、复地等外来品牌公司进驻杭州。  相似文献   

14.
俞琳 《楼市》2013,(Z5):70-71
凯德·龙湾早期曾以16000元/平方米的价格"秒杀"了板块内其他在售楼盘,一时引发杭州楼市一场骚动。而如今凯德·龙湾在积累了一定人气后,以28000元/平方米的价格推出楼王产品,希望作最后冲刺。新加坡龙头潜行杭城在杭州这个外来大鳄云集的房地产市场,凯德的名声远不如万科、远洋。但事实上,熟悉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09,(Z4)
如果要说杭州哪个板块最受外来大鳄的青睐,无疑就是下沙。在2006年之前,下沙几乎就是下沙人的下沙,但随着保利、世茂、金隅、朗诗等地产大鳄的到来,下沙俨然成了杭州楼市的重量级选手。此外,下沙是杭州城市东扩的主战场和终点,得到了杭州市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极力眷顾和扶持,目前正在和市区的主城实现无缝对接,无论是下沙的交通配套、教育配套还是商业配套,都在不断地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16.
大鳄地图     
《楼市》2008,(12)
两年前杭州媒体"狼来了"的呼喊仿佛还回响在耳边,两年后的今天,他们却已经以刚刚结束的杭州第八届人居展为舞台,走进了众多购房者的视线,完成了激情四射的一次集体"走秀"。两年来,他们高效地以不同的个性,建筑了不同风格的"杭州房产",也以温情、儒雅、粗犷、简单、咄咄逼人等不同的营销及推广手段,向杭州人展示着他们表情各异的企业及产品品牌形象。本期我们以地图的形式来解读大鳄,以大鳄为线索,以大鳄盘踞的板块为重心,全面阐释大鳄时代新的地产格局,为购房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购房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杨怀东 《楼市》2013,(Z3):98-99
Q&A外来大鳄争夺杭州购房群体的秘密武器是什么,您能举例说明吗?例如此前杭州的开发商在产品风格上过于单一,建筑风格上以绿城的新古典主义为主要典范,但龙湖的进驻,其艳丽、丰富、精致的园林景观却完全是另一条路线,令购房者眼前一亮,深受许多女性购房者的喜爱。再以中海为例,其魔方般的赠送面积做法,一时间让整个杭州为之惊艳,因此当时的钱塘山水项目很快就掳获了购房者"芳心"。之后,金地、保利大鳄等继续演绎产品创新传奇,都给杭州市场带来了不少惊喜。  相似文献   

18.
《楼市》2011,(Z1):47-73
公元2010年,楼市动荡,调控起伏,江南杭州城内,房企割据混战。他们有的一掷千金,豪举拿地;有的合纵连横,自我壮大;还有的则精耕细作,修炼内功。占尽地利!绿城、滨江等本土大腕是否实力依旧,能否继续引领杭城?快马直追!郡原、龙湖、金地等外来大鳄逆势中表现如何?是否能够破茧而出?踏雪而来!宝龙、碧桂园等名企岁末入驻杭城,终将为杭州楼市增添异彩抑或成为硝烟中的炮灰?乱世出英豪,岁末年初之际,我们不妨细数杭城这一年的影响力房企、影响力楼盘。看一看,哪些房企在奋力突围,笑傲江湖,成为引领行业的中坚力量;论一论,哪些楼盘终将脱颖而出,惊艳杭城,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明星。  相似文献   

19.
《楼市》2014,(18)
正杭州新天地,180万平方米,杭州目前规划中体量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城北的商业中心,将会被打造成一个怎样的城市综合体?新天地集团是否有能力驾驭这样一个巨型大鳄?在商业综合体集体井喷的市场环境下,新天地能否成功突围创新?带着种种疑问,我们专访了新天地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徐天明先生。  相似文献   

20.
俞琳 《楼市》2013,(Z3):86-87
作为来杭州的外来品牌房企,杨总一直谦虚谨慎地表示,在众多外来"大鳄"中,天鸿跟万科、复地、绿地相比顶多只算得上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外来品牌房企,与之不能相提并论。初次见到杨宽本人的印象是,他优雅、从容,但并没过分透露着艺术的气息,反而有一种"孤独者"的气质。孤独并非孤单寂寞,而是一种精神文化上的圆融的高贵。一个在房产业打滚多年的房产人,没有了铜臭味,这份"孤独"似乎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但从下面的聊天中显而易见这样的"特立独行"反而成就了杨宽对房地产的坚持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