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20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较以前的规定有很大变化,所得税会计核算由原来以损益表为中心转向了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引入了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一致。笔者将通过分析我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在会计理念和会计核算方法上发生的主要变化,阐述其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 《财会通讯》2008,(3):74-7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我国所得税会计,既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次突破,同时也与国际所得税会计趋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出发,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成为新准则体系中实施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该准则明确指出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确认则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的颁布,揭开了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大幕。而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无疑是新方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正(上接2014年第6期)七、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一)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关系1.问题的提出按照新准则的规定,所得税费用的确认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首先以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调整各种差异,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应交所得税,并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其次根据资产、负债或其他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并根据暂时性差异和  相似文献   

6.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计税基础的定义含混不清,导致对计税基础概念理解的困难,并增加了相关的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概念的理解难度。本文从所得税会计的原理出发来讨论计税基础的定义,并给出一种便于理解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的概念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18看过你——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该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步骤和程序包括: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及其种类;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确定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摒弃了旧准则中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提法。作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实质,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列报更加体现"真实公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为企业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企业在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时,通过计算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会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观,从利润的本质——所有者权益的净增加额出发,计算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包括总则、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确认、计量、列报等六章二十五条,完全改变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实现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莉 《企业研究》2011,(7):111-111
新所得税准则取消了以前的会计核算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并引入了资产、负债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明确了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本文将从所得税会计的定义出发,分析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所得税准则与原制度的比较从理论上讲。 2006年2月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更加注重对资产与负债的计量,把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置于较次要的位置,将关注的焦点从利润表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在所得税准则中,引入计税基础的概念,用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涵盖了时间性差异和其他差异,突出资产负债的计价观,体现了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质量特征,从而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实现。与现行制度相比,所得税准则在如下方面做出了新的规范。  相似文献   

13.
一、新所得税会计处理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指出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准则中规定企业所得税均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定义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对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准则中规定的账面价值和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进行比较,将二者的差额计入到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然后确定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因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是因为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其二是非资产负债表项目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本文仅对非资产负债表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其二是非资产负债表项目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本文仅对非资产负债表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仕国 《财会月刊》2008,(12):66-66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二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但是,笔者认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负债的账面价值不可能小于其计税基础,即负债不可能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新所得税准则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志爽 《财会通讯》2006,(10):64-64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对所得税的核算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即对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因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链原则不同而导致的应税所得差异,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将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的差异,按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二是扩大了可转回差异的核算范围,新准则所采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核算所有的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和非时间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由于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分离,作为企业金融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暂时性差异。本文借鉴得勤(Deloitte)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和《第12号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以我国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规为依据,分析了长期股权投资涉及的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四条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因此,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认是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拟通过案例对主要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确定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