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安地区土地整理重视政策引导安徽省六安地区在以退宅还耕为突破口的土地整理过程中,突出政策引导,重点突出了五个方面政策引导作用:⑴收益政策。除个别地方老宅基地收回重新发包外,大部分地方都实行了“谁复耕、谁受益、五年后转为承包”的办法,调动了复垦者的积极...  相似文献   

2.
土地征用中留地安置政策有待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情况看,留地安置政策尚不规范,留地安置中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浙江,留用地一般按征地面积的10%~15%返还,这块面积较大的土地浪费较为严重。如某个建设项目需建设用地100亩,村集体和农户留用地就需10亩~15亩,为此,在征用时必须考虑征用土地110亩~115亩,以满足留地安置的需要。有时,农户原来就有宽敞的住宅,现在分到土地又再建,成为一户多宅。有的农户不想建,留用地在短期内又卖不出,撂荒时间较长,浪费了土地资源,受损的是农民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村干部素质不高,使他们有机会利用留用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安排,笔者前段时间实地考察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江西省余江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情况,其做法和成效,令人深思。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情况与成效余江县地处赣东北,下辖18个乡(镇、场)、116个行政村、1040个自然村,全县7.3万农户中,一户一宅4.4万户,一户多宅2.9万户。全县宅基地9.24万宗,村庄建设用地7.8万亩,宅基地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北省赤壁市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把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有序引导土地流转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探索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的新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4.8万亩,占延包土地面积的11.5%;涉及农户7416户,占全市承包土地农户11.2%;经营20亩以上的农户800余户,经营50亩以上农户132户,经营100亩以上的27户。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选取自然情况整治满意度、社会情况整治满意度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12个满意度指标,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进行绩效评价,对其整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以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章基于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采用CSI评价法,从农户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值为4.03,处于"优秀"水平等级;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显示,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农田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情况满意度程度最高,道路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程度最低,在整治过程中,未有效处理好发展与生态和谐问题;农户特征差异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有一定影响。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不同,农户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存在主观认识差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结论]通过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村庄空心化程度明显降低,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地区经济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村庄综合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政策问答     
问:近日,几位村、社干部聚在一起谈到农户迁入城镇后遗留的承包土地问题时,都颇感头疼,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依据,使得他们手脚无措,不知如何处理为好?——重庆永川市胜利路办事处黄墙村赵华荣答:对于农户迁入城镇转为非农户口后,其承包土地如何处置的问题,200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对进城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就是说,如果进城农民愿意,可继续保留其承包土地。但同时应本着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继续保…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1、流转面积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 ,属低山丘陵地带。全市管辖 8个县区 ,5 4个乡镇 ,945个行政村 ,现有农业人口 74万人 ,耕地面积 12 2万亩。随着土地延包 30年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抚顺市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现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 2 8481亩 ,占农户总承包土地面积 118万亩的 2 4 %,全市土地流转户 5 478户 ,占总农户2 2 15 93的 2 5 %。2、使用权流转的几种形式 我市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主要有六种 ,一是出租 ,二是入股合作 ,三是互换 ,四是转包 ,五是转让 ,六是其它。3、土地使用权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对河南省3村34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农户现住宅更新情况、住宅迁移类型、建宅原因、居住满意度、未来居住意愿五个方面对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农户的居住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农户相应的居住特征既表现出一定共性,又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农户现有住宅更新情况与所在村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相符;原地重建是多数农户进行住宅改造的主要方式,新建住宅由村内向村外迁移是农户主要的居住迁移方式;家庭内部因素是促茂农户建宅行为的主要原因;未来具有居住迁移意愿的农户多倾向于在本村内迁移。同时,农户对未来住宅投资的热情较高,但多数农户在现住宅投资中超前和预支消费现象突出;此外,不同类型的村庄,影响农户建宅的外部原因与当地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农户对其住宅满意度评价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中西部农村,进城农民不再耕种自家承包地,他们将土地流转给仍然留村的中青年夫妇耕种,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这些夫妇的收入来自村庄,社会关系在村庄,又保持了完整的家庭生活,就是我们所说"中农"。在社会结构的意义上,"中农"是留守农村的中坚力量,是"中坚农民"。从当前全国农村情况来看,"中农"占全部农户的比重不大,全国不同地区的比例大约在10%-20%左右。从时间上看,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为越来越多进城农民工提供在城市安居机会,就会有越来越多农民全家进城而将承包地使用权流出,从而就  相似文献   

10.
植树造林和村庄绿化是"五水共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2014年以来,仙居县以"五水共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立足点,深入实施滩林修复、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建设工程,重点营造滩林景观、环村护村林、村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2014年,仙居县在原来建成137个市级以上森林村庄(绿化示范村)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创建指标,目前已上报立项的新建森林村庄项目达82个,已完成城镇绿化面积210余亩,村庄绿化面积580余亩,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河南省11个类型村1251户农户的调查,本文描述了欠发达农区农户对城市化的主要响应行为,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欠发达农区农户对城市化响应能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欠发达农区农户对城市化的响应行为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城市转移、家庭成员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和生活方式向城市靠拢等几个方面;农户生活方式的转变程度、进城意愿、在城市购房的能力及对征地的支持程度决定了农户对城市化响应能力的大小;该能力不仅受农户自身因素(包括农户核心成员的文化程度、家庭非农收入等)的影响,而且还与农户所在村庄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村庄通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邢台市从去年以来,坚持走规模化土地开发整理新路,目前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土地开发项目达39个,有15个县(市)建立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全市共开发复垦整理土地73300亩,减去非农业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灾毁耕地,全市净增耕地4万余亩.  相似文献   

13.
《上海农村经济》2010,(7):47-47
村庄改造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开展3年来,全市共有235个行政村参与村庄改造工作,受益农户近7.2万户,改造资金共计33.7亿元。  相似文献   

14.
对漯河市3个县区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数据,对农户进城买房的需求、农户年龄、农户学历、农户职业、农户进城买房城内房屋闲置率、农户未进城购房原因6个方面进行统计,通过分析农户进城买房的原因,找出现阶段农户进城买房面临的问题及对其造成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调查了赣、鄂两省的几个村庄,得到了农户对农地整理工程的意愿.通过分层聚类,得到农田水利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是农户认为最重要的农地整理工程措施;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到农户对农地整理各工程措施的意愿.从实证分析可知,在进行农田整理时,应该通过访谈或问卷的方式,将农田整理工程细分为几个子工程,来了解农民对农地整理的需求意愿,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公众参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温州试验区502个农户的调查,从市民化能力和法律认知视角分析了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结果发现,随着个体收入中非农收入比例的提升,农户参与宅基地流转可能性加大。已经在城镇购买住房的农户有着更高的宅基地流转参与率。熟知法律流转规定的农户有着更高流转参与率。建议继续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增强其非农就业能力和获取收入能力;为进城农民提供价格适中、能够负担起的城镇住房;大力加强普法教育,引导宅基地流转市场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1年浙江、湖北和陕西三省54个村庄和1134个农户的微观数据分析表明,目前无偿分配、无偿使用和缺乏退出机制的宅基地制度是农户宅基地面积扩张的制度基础.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农房(含其下宅基地)市场的发育增加了农户扩大占地的激励,农房(含其下宅基地)市场越活跃,农户的宅基地占地面积就越大,一户多宅的可能性也越高.在...  相似文献   

18.
榆林治沙造林基本情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带。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地貌以古长城为界,北部属风草滩区,占56%,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占44%。榆林史上曾经是林草茂密、群羊塞道、宜农宜牧的膏腴之地。汉以后,由于战乱频繁、过度垦殖、大气蜕变等诸多原因,植被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到新中国成立前,全市林覆盖率仅为0.8%,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吞没农牧场200多万亩,沙区6个城镇和421个村庄受到风沙侵压埋,榆林城曾被迫三次南迁,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  相似文献   

19.
深入探讨农区土地非农化对乡村发展的影响机理,是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山东省禹城市与桓台县7个城郊型回迁社区、新型农村社区、传统型村庄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资料,应用可行能力分析方法,从生态、社会及经济等3个维度构建了农户行为响应评价体系,分析了典型平原农区农户对土地非农化的行为响应特征,揭示了土地非农化对乡村发展的微观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土地非农化是城乡土地要素流动与空间重构的过程,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包括由城镇征地、村庄扩展与农村社区化产生的直接影响与城镇辐射的间接影响,提升或降低了农户行为主体的生态、社会及经济福利;(2)不同类型村庄对土地非农化直接影响的行为响应各不相同,其中,城镇征地对城郊型社区的影响最为剧烈,导致农户经济、生态福利的提升及社会福利的下降,传统型村庄受村庄扩展影响深远,降低了农户生态福利,新型农村社区具有较高的居住效用,有效提升了农户生态福利;(3)传统型村庄受土地非农化间接影响较强,经济福利得以显著提升,经济发达镇域辐射效应有效提升了新型农村社区农户的生态、经济及社会福利;(4)农户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农户对土地非农化的行为响应存在差异;(5)适度推进城乡用地增减挂工程,调控城乡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最后,该文提出了不同类型村庄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与调控路径。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89年,浙江省慈溪市政府就出台专门文件,把加快土地流转工作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着手引导推进。截至2008年6月底,全市共签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84195份,土地流出农户14.9万户,占土地承包农户的59.6%;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30.7万亩,占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总面积的5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