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WTD,面对世界汽车商品的大挑战,有人惶恐,认为中国汽车工业顶不住外来汽车的冲击;也有人大意,认为国家会有保护措施,企业不用担心。然而,精明练达的企业家则会审时度势,未雨绸缪,背水一战。 一、满怀信心.迎接挑战 “入世”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形势是严峻的,但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前途仍是光明的。 1、“入世”会加速中国汽车工业重组,改善中国汽车工业“散、乱、差”的格局。长期处于政府高关税保护下,正是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规模不经济的重要因素。“入世”后,减让关税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逐步递…  相似文献   

2.
一、入世对重庆工业的主要影响 直面“入世”,机遇与挑战并存,权利与义务对等。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入世”的利与弊,力求抑弊扬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发展看将有利于重庆工业的全面发展。重庆工业受到的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国外企业的直接冲击,二是沿海地区在国外企业的竞争冲击下,向内地转移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从行业看,重庆汽车工业受冲击最大,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也将受到国外产品较大的冲击,纺织工业明显受益。 从全国来看,汽车工业将是入世后受冲击最大的行业,这种冲击主要是针对排量在1升以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入世会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有怎样的影响呢?有人觉得进口车会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汽车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也有人认为入世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契机,中国汽车工业可以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此壮大中国自己的汽车产业。让我们看一下市场潜力最大的家用轿车,从价格角度分析,五年内中国  相似文献   

4.
沈艳兵 《经济界》2000,(5):63-66
加入WTO给中国许多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相对落后、缺乏竞争的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其中汽车工业格外引人关注。在新的世纪,中国“入世”后,汽车工业会有什么变化?车价会降下来吗?对轿车工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在资产重组,观念转变等方面存在很多让人担心的问题。中国一旦加入WTO,整个汽车行业都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就中国汽车业的现状及入世对汽车业的冲击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一、中国汽车业的现状1、起步晚,尚未形成经济规模。中国汽车工业总体落后世界约15年,…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给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严重的挑战。在国人对于WTO所可能带来利益充满期待的同时,对入世的认识,有误区,也有盲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浅谈加入WTO建筑勘察设计企业的素质准备。 一、机遇和挑战第一、机遇从经济、技术角度考虑,我国入世后,受影响最大的是直接贸易、农业、第三产业和工业中的某些产业(如汽车工业和纺织业),多数工业产品受一般影响,入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是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具体有如下几点:一是有利于我们进入国际市场。参加世贸组织的143个国家市场是互为开放的,关税相对是…  相似文献   

6.
汽车价格的走势是目前最为热烈和敏感的话题。根据1999年11月中美入世谈判协议:中国的汽车关税从中档轿车80%、高档轿车100%降至2006年的25%。2002年下降30%,是五年内下降幅度最大的。到2005年分阶段取消进口汽车配额,允许外国汽车公司对中国汽车工业融资和非银行外资金融机构提供汽车贷款服务。 一、过渡期内国产汽车价格下降快于关税减让速度,才能应对进口汽车价格冲击 入世后,进口汽车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对我国汽车工业造成极为猛烈  相似文献   

7.
面对入世,公众普遍关心的莫过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了,由于世界汽车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一旦加入WTO,中国市场开放,世界知名的各个汽车厂家如通用、福特、大众、丰田、雪铁龙等势必会大规模地进入我国市场,从而对国内汽车工业形成严重冲击。面对这种形势,国内汽车厂商在市场营销策略上如何应对,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面对国外汽车的价格竞争,我国汽车工业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更加严重,在汽车工业中引进V.A.V.E,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章新挺 《企业经济》2002,(2):154-156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这将对我国的汽车行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近几年来,关注WTO对整车和零部件工业冲击的文章较多,而对汽车服务贸易却关注很少.汽车服务贸易包括:汽车及零部件的流通分销(批发、零售),与汽车相关的维修、消费信贷、保险、租赁、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是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由于我国长期忽视对汽车流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投入,入世后,我国落后的汽车流通服务体系相对整车和零部件工业而言,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冲击.本文试图就入世对江西汽车流通业的影响及对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入世”在即,我国汽车工业必须有相应的对策。本文在阐述了可行的政策措施后,着重从一个整(轿)车企业的角度,说明如何在产品、制造、质量和环境等四个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为企业争取宝贵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们的一只脚已经迈入了世贸组织的门槛里,世贸组织成员国中.只待与墨西哥的最后协商了。诸多的行业都为 WTO三个字而紧张不已;因为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根据中美双边协议.我国汽车进出关税在2005年前将由日前的 80%- 100%降至 25%,汽车零件的平均关税将降至 10%,汽车进口配额在2005年前取消。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尚属幼弱性工业.面对关税的大幅度下降.毫无疑问要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入世后如何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加入WTO,无疑会给我国的汽车工业带来诸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只是竞争条件有所变化,即政府对汽车工业的保护程度逐渐降低,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竞争局面不会有根本改变,但这种国际化的竞争将越来越集中地表现在产品的竞争上。一汽——大众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每年投资10亿以上人民币用于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性能价格比更优、技术含量更高的轿车产品迎接入世的挑战。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上,德国大众集团、美国通用公司、法国雪铁龙公司、日本本田公司等世界知名汽车公司分别有了  相似文献   

13.
一、入世给我国就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入世对不同产业部门的影响是不同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部门,包括纺织、服装和普通日用消费品工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已形成一定的出口竞争力,入世后有利于这些工业的扩大出口,国内市场的开放对这些工业部门的冲击也较小,基本上不构成对它们的威胁;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包括机电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石化工业尚未形成出口竞争力,在国内市场也未形成同外货抗衡的力量,因此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刚开始起步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面临更大的冲击;以仿制外货为主的制药工业、化学工业和电子计算机工业,入世后因为受保护知识产权的制约而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WTO后,"幼稚"的汽车工业必然受到跨国汽车公司的冲击.与整车相比,汽车零部件产业生产厂家多,生产规模小,远没有实现规模经济,零部件产品通用性差,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受到外来的竞争压力更大.零部件产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决定着整车的质量和价格水平.研究入世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受到的挑战及其对策,是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酝酿了14年的中国“入世”问题终于露出端倪。在欣喜与忧虑交织的气氛中,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一汽集团公司平静如往常。前不久,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喜忧参半谈到“入世”后给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竺延风认为,加入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进口汽车的数量一定会大幅增加,并对汽车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影响究竟有多大呢?本将围绕这一主题作出专门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陈跃红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经验证明,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零部件工业来支撑。而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整体实力尚不能满足汽车...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速,企业联合重组浪潮此起彼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面对入世,我国传统制造业,特别是最具竞争性特色的汽车工业,如何因应这一形势,尽快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9.
肖禾 《上海质量》2002,(3):16-17
中国汽车市场的庞大,让跨国汽车公司垂涎三尺.这使得还处在幼稚时期的中国汽车工业入世后将遭受强烈的冲击.中国汽车业屈指可数的保护期已开始读秒,生与死,存与亡,兴与衰,三大悬念紧紧地缠绕着中国汽车业的机体.我国汽车工业要想在严峻的挑战中,"置之死地而后生"就必须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与国际强手的竞争与合作中取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天 《企业研究》2012,(3):52-56
我国的汽车工业总体处于成长期,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落后15~20年,尤其是轿车尚属幼稚工业。加入WTO会给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何化解风险、把握机遇是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在中国入世的大环境下,在吉林省出台的一系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十一五"期间,长春市、吉林市、公主岭市等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园区实现快速发展,大量国内外企业向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