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与实现区域平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互利互惠发展新格局的客观要求.本文以甘肃省为切入点,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的比较优势与着力点,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的金融支持举措与金融需求,从金融政策、金融创新与金融服务三个方面,提出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整区域建设框架以及宏观微观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2.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段的主要城市及主导产业进行定位,通过对陕西省金融业现状进行分析,利用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长期稳定的促进关系,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三方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段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导产业发展与主要城市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与金融结构并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段的主要城市及主导产业进行定位,通过对陕西省金融业现状进行分析,利用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长期稳定的促进关系,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三方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段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导产业发展与主要城市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与金融结构并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澎? 《国际融资》2016,(8):63-67
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亚五国连接着亚洲经济和欧洲经济。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不但能加速实体经济合作,并且能促进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深化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中国和中亚五国已经具备金融合作的基础;互联网金融克服金融排斥问题,时间与空间两维度上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转移;互联网金融去中介化,低成本提供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互联网金融外部性、规模性提供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资金支持。本文最后设计出互联网金融融合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机制,构建区域性第三方支付平台,确保国别间资金往来的信用保障;构建丝路大众筹资融资模式平台,专项服务于丝路能源开采行业。  相似文献   

5.
《时代金融》2019,(5):228-230
旅游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之间的旅游将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则需要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本文先修正了引力模型,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西北线与西南线主要9个省会城市的2016年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次截面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采用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角色模型等指标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网络与空间结构。旨在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在西北线及西南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与多元平衡开放体系的重大战略,不仅开启中国向西开放的通道,而且给甘肃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本课题以丝绸之路甘肃段为切入点,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背景,分析了丝绸之路甘肃段建设的比较优势,以及甘肃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成果,最后从金融角度提出支持甘肃段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这给甘肃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文章以丝绸之路甘肃段对外经贸合作为研究着眼点,阐述甘肃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成果,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对外经贸合作的比较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从经济金融视角提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对外开放、深化对外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的进展体现在政府间金融议事机制逐步建立、区域金融合作交流平台日益增多、双边货币互换和本币结算规模不断扩大、区域金融机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债券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金融合作的信息交流和监管体制不健全、区域金融合作的业务集中度高、层次低、区域内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在总结借鉴欧洲货币一体化多边制衡模式、东南亚地区设立债券基金引领模式、金砖国家银行间多边合作模式、国际金融合作模式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应选择国际合作组织多管齐下模式,以及建立健全金融合作协调机制、深化金融合作层次、培育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习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并描绘出从增强政策沟通、贸易畅通、道路互通、民心相通、货币流通这五个方面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蓝图,这将会为沿途地区的经济振兴带去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发展中国同中亚地区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和深化区域间合作发具有深远的意义。历史上,丝绸之路孕育和催生了货币即金融,金融又增进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发展。所以,充分发挥金融的核心领导作用,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是增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实现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目标的必然之选。  相似文献   

10.
张军强 《时代金融》2014,(8X):48-48
习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并描绘出从增强政策沟通、贸易畅通、道路互通、民心相通、货币流通这五个方面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蓝图,这将会为沿途地区的经济振兴带去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发展中国同中亚地区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和深化区域间合作发具有深远的意义。历史上,丝绸之路孕育和催生了货币即金融,金融又增进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发展。所以,充分发挥金融的核心领导作用,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是增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实现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目标的必然之选。  相似文献   

11.
基于考虑人力资本的非参数 Malmquist 指数法,测算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2003~2012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 )变动情况,从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方面考量服务业 TFP 。结果发现,丝绸之路沿线九省市服务业 TFP 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而技术效率却在恶化,同时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具有正向贡献。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和财政金融支持都对服务业TFP 的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鉴此,应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道路互通;深化对外开放,推动贸易畅通;增强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推进货币流通。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金融发展理论分析信托业发展的经济效应传导机制,在数据可收集的前提下,采用2004-2018年我国各省市信托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 M估计方法对信托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著证明了信托业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反映信托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新增集合信托规模、数量以及实收信托规模的增加能显著提高人均GDP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因此需大力发展我国信托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本源,提高信托业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白茹 《西安金融》2014,(8):63-68
本文以青海省8个市(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2个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青海省2011年的经济竞争力进行分析。将8个市(地区)划分为强竞争力型、一般竞争力型和弱竞争力型,在分析各类城市发展存在的优劣势后,提出了6条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九个市州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快;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问题依然存在。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在认清本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和发展环境的前提下,各地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把提升工业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把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主线;把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带动本地第三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不断增强中心城市产业辐射功能,促进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责任特征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责任在形式上表现为由若干法律责任元素遵循行政责任在先、民事责任居中、刑事责任在后,市场主体责任在先、主管机关责任在后这一基本规律形成的链条,体现着经济法先规制市场失灵,再控制政府失灵这一事实逻辑和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轨迹.经济法责任链有长有短,链条中所包括的责任元素有多有少,这取决于经济违法行为给社会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在实质上,经济法责任链是经济违法行为外部性在法律责任上的体现,是社会责任本位对经济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经济法的价值目标--社会整体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6.
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与港口城市的互动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量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动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货物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港口城市经济对货物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大于港口城市经济对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结果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Panel-IV),从规模和结构维度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信贷规模对三大区域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东、中部地区信贷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西部地区呈倒U型关系;信贷的期限结构、主体结构、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对三大区域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银行业,以银行业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未来的几年实施差异化和结构化的信贷政策,可以改善信贷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指数合成法计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5年的科技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表现出东部沿海地带"高高"集聚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低低"集聚的特征;科技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已有文献发现政府制定的经济目标能够产生经济增长绩效,本文考察政府目标实现经济增长绩效的渠道和机制,提出经济增长目标驱动辖区投资增长的理论假说,并采用2001-2016年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每提高1%,地区投资显著上升约0.44%。这一发现在采用不同的核心变量度量指标、回归样本和估计方法后依然稳健。本文还发现,经济发展阶段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了目标驱动投资效应的异质性。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经济增长目标推动辖区投资增加的边际效应下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增长目标更有效地扩大了辖区投资。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quantitative data to describe corruption in the SANPS, and use Luo's ( 2005 ) institutional theory to gain insights into how corruption develops and remains entrenched despite the introduction of anti‐corruption legislation. A total of 1,50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public servants in nine provinces, but predominantly in Kwa Zulu Natal and Gauteng. There were 702 returned giving a response rate of 47%. We conclude that the finding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lend support for Luo's theoretical model being able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orruption, its consequences and possible reme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