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市场经济规制还不健全,出现了一些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现象,有人对此则认为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是“二律背反”的。文章试从市场经济谋利与竞争的本质来阐述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的关系,认为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总体上是一致的。同时认为,必须建立与社会、个人的道德进步更相一致、合乎社会公德、合乎法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竞争的属性,也应有和谐的属性,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作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略 ,其含义 :一是建立和完善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体系本质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二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起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和信念。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要从基础道德抓起 ,以使我们的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正>一、市场经济与道德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人们新的道德观,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利于人与人之间结成平等友爱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具有道德的合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 ,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同时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 ,经济道德不仅是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精神条件 ,更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道德调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6.
裴桂清 《商业研究》2002,(9):130-13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会引起社会道德体系和人们道德观念的某些重大变化。市场经济作为进行生产和交换物质财富、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也必然对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道德原则、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对经济发展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激励机制,同时又会凝聚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助于规范和调节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裴桂清 《商业研究》2002,(5):130-13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会引起社会道德体系和人们道德观念的某些重大变化,市场经济作为进行生产和交换物质财富,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也必然对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道德原则,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对经济发展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激励机制,同时又会凝聚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助于规范和调节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代金平 《商业研究》2004,(17):116-1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企业的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企业的道德建设是对市场经济的道德超越。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竞争的属性,也应有和谐的属性。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吕训嘉  季美 《商》2012,(14):55-55
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人类发展长河中的一个创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的生产方式从生产、交换、分配方式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上做了巨大的调整,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法律、道德体系等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上的尖锐矛盾,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也是经济体,必然存在追求和竞争以获得个人的经济利益,并受这种社会关系的制约有人会局限于眼前的利益,执着于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了精神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市场经济就在于其有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是一种精神上层建筑,使得无私奉献、乐善好施、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等成为其核心观念。道德经济就是在市场经济面临金融风暴的时候凸现出来的上层建筑的精神体,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孙文平 《中国市场》2007,(44):74-77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出现的精神领域与道德层面的问题折射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义发展和完善问题。经济与正义是关联的,经济决定正义,同时经济发展又离不开正义价值的支撑。社会主义正义可以和市场经济正义融合,从而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义。当下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通过实现发展正义、制度正义、权利正义和分配正义,来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观。  相似文献   

12.
当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向纵深推进 ,整个社会处在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中。与此同时 ,在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中 ,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道德混沌和行为无序现象 :明目张胆的欺诈蒙骗 ,无所不在的假冒伪劣 ,肆无忌惮的贪污贿赂 ,愈演愈烈的钱权交易 ,几乎失控的违约犯规等等 ,已严重干扰了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日益腐蚀着社会的肌体。发展下去 ,必将极大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强化道德手段的调节 ,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一、强化道德手段的调节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中的道德手段调节是指用普遍的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评价约束、调节市场经济中的人际关系和主体行为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市场经济是依法平等竞争的经济。“竞争”是其特色 ,“平等”是其生命。市场经济的“平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机会均等 ,就是说 ,交易机会相对于每一个市场主体来说都应是平等的 ;其二是价格平等。商品的价格根据社会总需求公平竞价。由此可见 ,没有平等 ,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平等既是市场经济的法则 ,也是对市场主体的道德要求。市场经济不是权力对权力的角斗 ,不是行为主体尔虞我诈的陷阱...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中国传统的义务性道德关系式微,而权利性道德关系凸显,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兼容的愿望日益强烈.文章指出,应建立与市场经济公平法则相适应的道德公平机制,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闵友诚 《财贸研究》1994,5(3):10-1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走出有关理论认识上的误区。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市场经济理论的确定,不仅不是对商品经济的否定,而且是对商品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废除计划经济体制,不等于不要计划调节,没有计划调节,也就无所谓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因而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基于利己人性的自利经济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基于利己利他双重人性的道德经济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道德经济人范式,对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慧 《商场现代化》2007,(13):339-340
<正>我国的宪法明文规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我国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准则。这就为我们的行为奠定了充分的法律基础。在市场经济下,我们的一切经济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信用经济。诚实信用是经济法律关系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人的品德,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失信"现象大量增加。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信"现象及其危害,以及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是一种双向需求的关系。由于目前我国在市场经济过程中道德失范等现象的出现影响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道德建设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当同国情相结合,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完成德治与法治的整合,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文章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大学生就业、助学贷款等方面论述了高校诚信教育的紧迫性,探讨了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葛永安 《致富时代》2010,(11):156-156
诚信是人的品德,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失信”现象大量增加。该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信”现象及其危害以及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