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加劳动收入,发展经济的目的才能从见物不见人转向以人为本;发展的路径才能实现从主要依靠简单劳动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的动力才能实现从外需转变为内需、转向经济结构升级和资源节约,扩大就业,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最近,铁道部党组提出,铁路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国内企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充分了解经济新常态下国内企业管理现状。在对国内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循“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创新驱动”等原则,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同时要充分考虑国内企业发展现状,结合当下时代特点来制定相关管理策略,保证经济新常态下国内企业管理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4.
要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战略定力,奔着问题去解决、向着优势去努力,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推动企业竞争加快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推动产业加快融合创新和提升质增效,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努力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平稳发展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丛文 《港口经济》2014,(11):45-45
正今年9月8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表示,政府将推动经济开发区转型,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由同质竞争转向差异化发展,由硬环境见长转向软环境取胜,让开发区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路者"和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排头兵"。开发区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全面的市场化改革积累了地方经验,而且发挥了巨大的辐射效应。但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人口红利消退,经济增长面临的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哈萨克斯坦经济与预算计划部部长凯拉特·卡林别托夫和记者谈到了产业链式经济的发展问题。他说,政府希望各地在这方面要有所创新。东哈萨克斯坦州第一副州长尤里·什瓦钦科如是说:地方政府应当将本地的人力和自然资源集中起来,建立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内部循环生产链,以此来提高当地经济的市场竞争力。政府在这方面的主要作用是制订发展规  相似文献   

7.
苏斌 《新疆财经》2003,(2):13-15
本文通过对新疆“八五”时期以来实施的资源导向型和规模扩张型经济发展战略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在新世纪新疆经济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必须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思路必须从单纯进行资源开发的战略转向实施竞争优势导向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何碧梅 《中国经贸》2012,(16):102-102
中小企业日渐成为我国经济生力军,其数量(占99.8%)、税收(占502%)、创造的社会价值(占58%)、和提供的就业机会(占75%)都不断增加。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自08年至今,我国中小企业不同程度陷入发展僵局,各地政府积极出台政策促其发展,可收效差强人意。从笔者对珠三角中小企业的调研发现,要真正卓有成效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尝试把目光转向制约这些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短板。  相似文献   

9.
数字     
2005年开始,我国的GDP预期目标连续七年被确定为8%。今年要保证经济增长7.5%,意味着中央要把经济增长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适当调低GDP增速预期目标,更多的是种导向——引导地方政府不要过度追求速度。把工作重点转向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为转变发展方式留足空间。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育不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问题。教育政策制定是国家引导和干预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政府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一种积极作为。围绕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教育政策的理念变革能更好体现人类对公平诉求与政府责任的内在统一性。为此,教育政策必须要在理念上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城市中心”转向“均衡发展”、从“市场产业化”转向“公共利益性”。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切实把经济增长模式转换到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轨道,把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依靠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投入与消费并举,是当前应对后危机时代及更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文章紧密结合广西经济发展阶段性和产业结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从调整产业结构角度,探讨广西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是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改革,从过去管理企业转向服务企业,从扶持企业转向扶持产业,加强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研究,积极为企业搭建信息平台、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强化市场监管,完善社会诚信体系,为企业等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现实需要 近年来,浙江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主动调速换挡,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但在当前城镇化和市场化提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显现、财政紧平衡成为新常态的形势下,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方面,要应对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快速增长的公共服务供给需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扩大有效投资,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又要管理好政府资产负债表,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转型,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这种隋况下,推广运用PPP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资源高消耗型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注重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发展模式,已成为城市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奉化建设生态城市的现实条件、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重点及生态城市建设中如何发挥政府作用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改革进入深水区,重点在经济,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30多年来,转向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是还在途中,并未到位,存在着若干问题和矛盾。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放开市场运行,健全市场机制。同时,政府要简政放权,把不该管的放给市场、社会和基层,并搞好宏观调控,加强法治建设,实现强市场和好政府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消费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不仅年年谈,甚至月月要谈。但这个话题进行到目前,消费趋势已发生新的变化:市场要求消费必须从由政府拉动转向以个人消费拉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王媛媛 《亚太经济》2020,(2):116-126,152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转向智能化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动能和新抓手。当前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发展的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不完善,企业的引领作用不突出,政策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的发展优势,以及人才缺失等。为此,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要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与自身特点和优势相结合的创新路径,即要建立以制造强国为目标的发展导向,构建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建立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邓学斌 《特区经济》2006,(9):265-266
本文从西部农村近几年的经济收入状况分析,从2005年起国家全部取消农村税费以后,经济增长与发展仍然受诸多因素制约,指出政府的减负不是有效途径。提出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要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提出政府应当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财政角度看,要有效解决城乡商贸统筹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必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财政政策。文章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编制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发展龙头企业,培育龙头市场;积极开发新型商贸平台;大力兴办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财政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第三部门和PFI是日本公共项目投融资的两种基本模式。在发展历程上,日本第三部门经历了快速上升和快速下滑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政府逐渐减少第三部门的设立,推动PFI稳定增长。从第三部门向PFI转型是日本投融资体制的重大变革,两种基本模式具有本质的差异,其适用的法律基础从面向组织转向了定位项目,合作目标从追求民间活力、扩大投资和刺激经济转向了追求财政绩效,政府角色从全面参与转向了授权监管,财政支持方式也从多元支持转向了风险分担。日本从第三部门向PFI的转型发展为我国PPP事业发展提供很多经验借鉴,我国正处于PPP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PPP项目实施中的诸多问题,需要明确界定“公”“私”属性,合理确定可行目标和政府职责,制定PPP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鼓励措施,从而推动PPP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