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波斯纳法官提出的效率违约 霍姆斯的契约选择理论跟波斯纳的效率违约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历史延续性,波斯纳法官的法经济分析思想是在法律经济学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声音     
《房地产导刊》2011,(3):13-13
"国八条是与高房价的最后一战。" ——经济学博士马光远撰文表示,"国八条"事实上是一场关于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最后决战,政策战胜高房价,还是高房价依然战胜了政策,对于中国经济,中国的社会和中国的未来都关系甚大。这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  相似文献   

3.
张烁 《活力》2010,(4):111-112
波斯纳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杰出的法律经济学家之一。他将人们从互相自愿的交易中获得各自利益的简明经济理论和与经济效率有关的市场经济原理应用于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研究,为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对法学一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法理学问题》一书是波斯纳系列丛书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虽然本书不是专门讨论法律经济学的专门著作,但其中的第十二章即“法律的经济学进路”浓缩了作者的法律经济学的理论精华,是对其以往相关著述的进一步升华。因此本文在重点梳理波斯纳在该章中所讨论的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波斯纳对法律经济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在当代中国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引述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它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人的知识和技能应该被看作是资本的一种形态,并称之为"人力资本".加里·贝克尔发展了舒尔茨的观点,他从人力资本于收益分配关系进行具体研究,揭示了人力资本之所以以资本要素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梦奎:欢迎你。贝克尔:非常高兴有机会拜会你。我上次到北京是在1981年。在此期间,我曾经访问过中国的其他地方。我一直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并且很高兴看到中国经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王梦奎:你把经济学的研究推广到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拓宽了经济学的视野。这类研究对于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很有意义。贝克尔:我研究人力资本和家庭,并且试图将这些概念和理论同在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相联系。对于其中的一些理论而言,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检验场”。王梦奎:包括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犯罪问题。贝克尔:犯罪现象是令…  相似文献   

6.
杨新英 《企业文化》2004,(10):67-68
抛开道德因素,按照加里·贝克尔(这老兄仗着婚姻与家庭 的经济实证分析,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套路,从经济学的角 度来看,"干得好"是个生产经营行为,而"嫁得好"则是个资 本运营行为。由于这两种行为都会涉及投入和产出,而按照投 入产出的经济学套路作一番所谓"实证分析"似乎并不是非常 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国新时代》2012,(5):18-18
"中国将成为最后一个摆脱全球危机的主要经济体。" ——这是知名经济学家MichaelPettis在日前发送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对中国经济做出的预测。与一批投行经济学家周期性地唱多唱空中国经济不同,Michael近年长居中国,一直唱空中国经济。他与《经济学人》打了两个赌:他认为中国未来9年经济平均增速将低于3.5%;他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在2018年绝不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8.
公车自造     
在希望和失望的圈圈里兜了几个来回后,自主品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靠近公务车的梦想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和太太喜欢吃海鲜,他们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家附近有两间海鲜餐馆,有段时间,这位经济学家发现太太总喜欢选择座位被占满的那家,在贝克尔看来,两家餐馆质量一样,差别在于,一家餐馆被食客挤满,而另一家人则少得可怜。这情形让贝克尔捕捉到,并研究得出了后来获诺贝尔奖的基础理论之一,即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其他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简称"消费的示范效应"。贝克尔的理论具有普世性,光是汽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而这一现象,体现了一个著名的经济学理论——"劣币驱逐良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并非只是政府的监管不力以及企业道德感下降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博客"已经成为互联网技术和内容创新的产物,因为其参与、互动和个性化的特征深受网民喜爱。从严格意义上说,包括博客在内的网络著作权只是载体和传播渠道不同于既往的著作权,其内容与权利本质与其它著作权没有区别,所以,"博客"也属于作品,同样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规范。本文就是从这一着眼点入手,对于"博客"作品的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法律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它运用有关经济学理论、方法来研究法学理论和具体的法律问题.如著名的法律的经济分析学家波斯纳所说的,它是"法律的经济学分析".在西方国家中,反垄断法很早就成为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研究的对象.这是因为自由放任的市场和政府(或法律)的完全介入经济都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于是政府(或法律)介入经济的领域和程度就很自然的成为了法律经济学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周杰  侯学明 《数据》2011,(6):12-13
走进宋庄,人们首先看到的是赫然挺立的牌坊上醒目地写着四个大字——"中国·宋庄"。"中国·宋庄",一个气势磅礴的名字;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  相似文献   

13.
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同洋葱非常相似,有一个核心和一些外层覆盖的东西,它的核心就是与你永远联系在一起,一直到最后的品牌使用者。——埃德温·阿茨特(宝洁公司前CEO)超值的品牌最好能给消费者带来一些特殊的东西,否则它将不会做成任何交易。——沃伦·巴菲特今天,品牌就是一切。所有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不管是财务公司,还是运动鞋生产商,抑或是餐饮  相似文献   

14.
波斯纳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杰出的法律经济学家之一,其经济分析法学就是尝试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法律的问题,并试图说明何种制度安排或者何种法律处理会使得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经济分析法学适应了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被称为“西方第四大法学”.波斯纳学说对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经济学对在假设均衡的经济系统中的经济主体——企业,可以用"均质"这个词概括其属性。均质,就是企业在均衡经济系统模型中都被假设是相同的。从生物拟态控制角度研究企业,可以用"异质"这个词概括其属性。异质,就是企业像自然界生物一样,是各不相同的。企业均质属性与异质属性的划分,有利于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学不同角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公车自造     
王玫紫 《经营者》2013,(7):63-69
加里·S·贝克尔(GaryS.Becker)和太太喜欢吃海鲜,他们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家附近有两间海鲜餐馆,有段时间,这位经济学家发现太太总喜欢选择座位被占满的那家,在贝克尔看来,两家餐馆质量一样,差别在于,一家餐馆被食客挤满,而另一家人则少得可冷。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网络传播成为最热门的传播方式,而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博客的不断发展,使博客营销成为一种趋势,学者们开始关注博客的赢利模式。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博客的商业化趋势,并探讨了博客网站及门户网站的博客赢利模式,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前,博客在中国发展迅猛,把博客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趋势.本文主要探计了博客的概念及其特点,同时分析了它在企业中的应用表现形式,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9.
四月的京城并不平静,异常的天气让人感觉到暗潮涌动。新出台的"415房市新政"被称为"中国政府对房地产业最为严厉的政策",疯狂上涨的中国房市顿时一片风声鹤唳。种种流言与猜想不断:人民币究竟该不该升值?中国楼市的泡沫会不会破裂?中国该不该加息?被誉为"经济学先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费尔普斯踏上中国这片在他眼中"充满挑战的土地"。这位就业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0.
"你可以不去读糟糕的书,也可以不去听糟糕的音乐,但你不能不天天去面对你家门前丑陋不堪的高楼大厦。……我属于终其一生不断尝试新方法的那一代人,什么清规戒律、条条框框都不放在眼里,我们喜欢推倒一切重来,不断地冒险,也不断地犯错误。但同时,我们也热爱我们的过去。所以,一方面我们对过去充满了感激,另一方面又对未来的尝试与探险充满了热情。因此我们乘风破浪,永元止息地超越过去。"——伦佐·皮亚诺在普利策奖颁奖晚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