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缩小东西差距与社会稳定研究》子课题 在中国业已形成的东西部差距中,西北地区与东部的差距最为严重和突出。这是因为自90年代以来,西南的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的改革与发展由于边境贸易、市场活跃、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因素而显得比西北地区较快。1992年,国有制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全国平均为48.09%,而西南为63.36%,西北则高达72.83%。目前国土面积占全国32%  相似文献   

2.
<正>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的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1980年,西北5省区农村社会总产值为143.2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1%;1987年,西北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增加到419.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4.4%,比1980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从农业来看,西北地区1980—1987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43倍,略高于全国(为2.41倍)。可见西北地区发展滞后的原因不在于农业,而主要在于乡镇企业的不发达。  相似文献   

3.
<正> 一、贫困的根源中国的改革给中国大地带来生机,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当中国的改革波冲击着西部这块神奇的土地时,并没有带来人们所预想的期望,而给人更多的失望和困惑,东西部的差距在拉大;中国东部,1985年这里居住着3.587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4.31%,却生产着全国53.04%的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工农业总产值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44%;中国西部,1985年这里居住着3亿人左右,占全国人口总  相似文献   

4.
《开发研究》1988,(4):24-24
<正> 我国经济改革以来,西部经济虽然发展不慢,但与东部,中部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经济实力仍处于落后地位。1986年,预算内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在全国的比重.东部为51.4%,中部为32.1%,西部仅为16.6%;农业机械总动力占全国的比重,东部为49.7%,中部为35.4%,西部仅为14.9%;西部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仅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与1980年所占比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也大大低于同期东部占55%和中部占30%的水平;人均国民收入,全国为762元,东部为1252元,中部为689元,而西部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6%,东部的  相似文献   

5.
俞允 《开发研究》1992,(3):43-45
<正> 一、西藏产业结构的特征 1.农牧业为主体。从1958年到80年代末的30余年间,农牧业虽然在西藏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着绝对的份额。1989年,全区农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80.46%,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45.40%,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为63.81%;农牧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80.72%。这些情况表明,西藏的产业结构一直以农牧业为主体。而且在80年代,这种主体地位一直呈上升趋势。1989年与1979年相比,农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别上  相似文献   

6.
一、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十三年来,广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头七年(1980~1987),广东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广东在全国各省、市、区的综合实力从排名第12位上升到第5位;1988年冬~1991年底,在治理整顿期间,全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广东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1992年底,国民生产总值可再翻一番。1991年,广东省的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出口创汇的绝对值居全国第1位;工农业总产值居全国第3  相似文献   

7.
<正>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很大震动;“国际大循环”的理论探讨,也给探讨西部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在这一新的战略背景下,西北地区如何正确处理与东部的关系,利用有利的机遇,加速本地区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就成为一个急迫而重要的问题。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急剧拉大。1985年,西部11个省区工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7.21%,人均产值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92%,近1/5的人口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态。作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经济以高于全国的平均速度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也进入全国的前列,这是辉煌的历史性巨变。但经济效益还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据统计:1994年与1978年比,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平均增长30.8%,其中国有经济平均增长27.9%,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9.
钟戡 《开发研究》1988,(3):46-47
广元市是川北重镇,地处资源丰富、急待开发的贫困山区。1986年,全市农业人口有244.4万人,占总人口的88.3%;工农业总产值(不含中央、省属企业产值)中,农业总产值7.32亿元,占54%。  相似文献   

10.
沈法良 《浙江经济》1999,(12):54-54
南浔镇位于湖州市东部,与江苏省毗连,地势平坦。南浔在历史上曾经非常繁荣,主要得益于蚕丝的发展。清末,上海通商口岸,丝绸贸易以南浔为重要集散中心,在全国生丝出口贸易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1847年,南浔蚕丝出口数占上海口岸出口总数的63%。改革开放以来,南浔摆脱了单一的蚕丝生产产业结构.工农业经济发展迅速。199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65亿元.农业总产值2.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8亿元、社会商品销售额70亿元。南浔建材市场当年交易额超过60亿元。  相似文献   

11.
(二)工业广东省解放前工业基础很差,1949年工业总产值只有6.35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33.43亿元的1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煤炭7.2万吨,发电量1.4亿度,糖7万吨,机制纸1千吨。重工业中的钢铁、石油、化肥等都是空白。轻、手工业有一定的基础,但规模小,设备技术落后,原材料主要靠进口。经过三十三年的努力,到了1982年,工业总产值已达到272.18万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414.99亿元的65.6%,其中,全民所有制183.3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7.4%,集体所有制85.62亿元,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土地总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8.19%,而1983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占全国36.7%(人口占29.2%);国民收入占32.2%;吨标煤工农业产值为1975元,比全国平均值高79.9%;吨标煤国民收入为951元,比全国平均值高57.8%;经济效益优于全国其它地区。进入“六五”时期之后,随着我国实行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华东经济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到1984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从1980年的1823.89亿元上升到2636.49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9.65%,高于同期全国平均的9.04%的水平。但是全区能源不足。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浙江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17.37亿元,增长18.17%,在全国各省市同行排位中继续保持第三位;医药商业总销售收入达到88.19亿元,增长18.8%,在全国各省市同行排位中名列第二位;医药产品出口交货值达到16.82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14.
张烈 《特区经济》1991,(3):16-17
<正> 改革开放10年,我国有一批城市朝着本世纪末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挺进。在这些城市中,特区城市深圳是发展最快的一个。这个昔日工农业总产值只有几千万元的边陲小镇,当今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圳市在创办特区的10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49.0%,国民收入年均递增47.3%,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2.9%,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9.8%,社会商品零售额年均递增43.3%,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递增58.1%。所有这些均在全国提前跨进小康水平的城市中居首位。这就是所谓“深圳速度”或“深圳奇迹”。198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655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换算超过4000美元,在全国城市中居首位,在世界上已达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80年代的水平(如南朝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城市的成功范例。如果仅以这方面来肯定深圳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够的,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深圳目前与将来要成为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转换中心。  相似文献   

15.
江苏,这个面积只占全国1.04%的省份,而它的工农业总产值却超过了著名的大上海,连续几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苏南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而这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所调动的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密切相关。但唯独苏南农村的集体经济却以引人注目的姿态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把广大农民引上了致富之道……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苏南,将寻秘探幽的目光扫视到了苏、锡、常地区的乡乡村村。  相似文献   

16.
一、环黄、渤海地区各国(各方)的经济状况分析 1.中国环黄、渤海区域经济状况 中国环黄、渤海区域,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和京、津、沪四省三市,其经济在中国举足轻重。这个地区的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6.5%,但人口占全国25.1%,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35%,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40.7%,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47.85%,沿海各港口(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石臼、连云港、上海等)货物吞吐量为34,679  相似文献   

17.
据四十个重点老区县统计,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不含中央、省属)为71.61亿元,比1978年增长65.8%,年平均增长6.5%;人平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73元增加到1986年的478元,净增159元,增长49.8%,年平均增长3.2%。工业方面:1986年工业总产值(不含中央、省属)23.43亿元,比1978年增长1.1倍,年平均增长9.7%,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农业方面:1986年,农业总产值48.18  相似文献   

18.
资源产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种养、采掘、加工对象的事业,主要有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矿业、建材、森工、造纸、食品、编织等部门和行业。在山区经济结构中,资源产业处于主体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1990年,龙岩地区资源产业的直接产值占工农业总值的67.04%,社会总产值的32.46%。  相似文献   

19.
《发展》1994,(4)
1994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工农业总产值增长8.7%,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0%,农业总产值增长5%;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元;财政收入按同口径计算略高于上年实际完成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4.3%;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幅度控制在10%左右;年末人口严格控制在国家下达的计划以内。在推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了保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应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经济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0%,经济发展持续稳定。江苏全省面积10万 km~2多,多为鱼米之乡;人口达7100多万,科学文化素质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