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动态联盟多视图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知识共享的分析,知识共享催生企业动态联盟,需要合伙企业间构建知识共享、沟通协调的知识平台,在分析各种不同类型数据信息知识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其问题,实现组织目标。企业动态联盟模型多视图是由过程、组织、资源、知识、产品等视图构建,各视图之间相互关联。企业动态联盟模型需要构建知识共享环境与过程,并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实现企业动态联盟知识共享建模。  相似文献   

2.
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及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企业动态联盟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它将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分析企业动态联盟特点的基础上,得出了企业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与优化模型,为企业动态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企业动态联盟的动因——联盟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平 《生产力研究》2001,(6):130-132,149
企业动态联盟作为 2 1世纪企业模式的主流 ,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在阐述企业动态联盟基本思想的基础上 ,对企业动态联盟的动因———联盟效应 ,从联盟的模式分析、联盟的敏捷性效应、联盟的链式竞争效应、联盟的范围经济效应、联盟的智力资本集成效应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对我国企业实施动态联盟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软件企业动态联盟是由一系列软件企业组成的联盟,是一个分布的、动态的团队协作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所有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工作,是当前软件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对软件企业动态联盟合作机制建立和维护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尤其注重对联盟成员信任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企业动态联盟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钻煌  韩玉启 《经济师》2003,(11):170-171
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已发生了变化 ,传统企业过去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文章对企业动态联盟与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的三类重点应用,即全面的信息检索服务、精准的数据处理分析、高效的弹性处理能力,阐述了动态联盟的含义及技术创新、成本两大优势,分析得出了云计算环境对企业动态联盟的三大影响,以此提高企业对云计算在企业动态联盟的积极影响的敏感度,更好地适应愈发开放、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7.
企业动态联盟成员间法律关系和技术成果的归属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组建企业动态联盟正成为众多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企业动态联盟的研究,相关领域的学者们都作了很多的工作,但是对于企业动态联盟成员间的法律关系和因动态联盟所产生的技术成果归属的研究,在法学界并不多见,故而从法律角度探讨了企业动态联盟的特征、动态联盟成员间的法律关系和各法律关系下技术成果的归属。  相似文献   

8.
动态能力与联盟绩效: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于动态能力与联盟绩效进行了文献研究和问卷设计,然后构建了关于企业动态能力与联盟绩效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国内汽车产业供应链联盟企业动态能力对于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是只有组织学习能力维度显著正向影响联盟绩效,而整合能力以及重构与转变能力维度则对于联盟绩效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现状,提出区域网络是实现中小科技企业动态联盟的关键,我国的中小科技企业动态联盟应优先选择集聚区域内的企业作为联盟对象;提出了这种模式的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从超循环理论的角度,探讨供应链节点企业构建动态联盟中自我发展和相互发展,以及各节点企业相互催化支持对方发展,从而加速供应链节点企业动态联盟不断向前进化,并提出了超循环理论视角下供应链节点企业动态联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企业动态联盟界面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详细分析了企业动态联盟管理界面的涵义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动态联盟界面管理的方法:基于信息技术的协调管理方法、模糊控制方法,并给出相应的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2.
缪匡华 《技术经济》2006,25(6):100-104120
企业动态联盟是动态的、开放的体系,是通过各种契约组成的利益共同体,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组织。本文认为,企业动态联盟的边界模糊性、风险性、文化的差异性以及高度不稳定性是其共同治理的主要原因。企业动态联盟的治理不同于市场机制和单个企业的治理,必定是各方成员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实行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相结合的共同治理,内部治理关键在于理顺共同治理的关系,外部治理关键在于建立信任保障机制,而共同治理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动态联盟环境下的技术创新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建立在企业动态联盟基础上的技术联盟是一种新的组织模式,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技术联盟的内、外动因;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航空业竞争日益激烈,随之航空联盟的大潮愈演愈烈,航空公司纷纷选择加入联盟。通过对联盟竞争给航空公司产品带来的影响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航空公司如何利用联盟资源改善产品,来增强自身竞争力,以及应对联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采取的措施,为航空公司利用联盟,优化产品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方放  王道平  曾德明 《现代财经》2006,26(10):7-10,19
通过对技术标准战略和动态能力的阐述和技术标准联盟对提升高技术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表明,高技术企业通过参与技术标准联盟可以从减少企业内部路径依赖负作用、创造顺轨创新效应、提供较完善的学习渠道和发挥网络结构洞优势四方面帮助企业提升动态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创造性破坏的视阈,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进行探析,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与创造性破坏之间关联的分析,指出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强调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必须以破为首,破除企业核心刚性与组织惰性等四大障碍;创造为本,重在创新。并从构建企业动态能力的视角,探讨企业创造性破坏的目标指向、路径与方略。  相似文献   

17.
侯艳龙 《经济师》2009,(10):248-249
文章基于CAS理论对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进行研究,在对动态核心能力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适应机制。认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是一个由能力要素和行为主体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其构建过程是通过其各能力要素的涌现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马鸿佳  张欢  向阳 《经济纵横》2012,(12):114-116
本文对新创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维度的划分、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梳理和评述,进一步明确了新创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将新创企业动态能力初步划分为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维度,分析了影响新创企业动态能力的因素,即创业者、创业导向、企业核心业务以及环境动态性,并做了研究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19.
李彩霞 《生产力研究》2006,68(2):220-221
战略联盟作为构建和提升企业动态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方式,日益得到专家和学者的认同和重视。获取和学习合作伙伴的核心竞争力也成为构建战略联盟的基础和动因。战略联盟的缔结必须围绕着动态核心竞争力而展开,以培养和学习核心竞争力和知识为目标,寻找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企业动态能力的4个构成维度:组织文化、组织过程、资产和技术状况、成长路径;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具备的5个能力特征,并对我国企业如何在动态能力的4个构成维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培育与再造动态能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