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测定技术根据人体自身的特征如指纹、声音等来识别个人的身份。目前,有很多的生物测定技术可用于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身份认证中指纹识别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份认证技术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电子商务中基于指纹特征的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的优势.基于指纹特征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系统解决方案.指纹身份认证原理与步骤.  相似文献   

3.
成都银晨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天目面像识别技术”,被列入国家高科技863项目,目前,已被军队、海关、公安、物业管理等系统采用。面像识别技术属于生物测定技术之一,生物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数据处理方式,按人体一个或多个不同部位的不重复特征,而进行个  相似文献   

4.
身份认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能否正确认证用户的身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身份认证技术就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为了解决数字方式的身份认证问题,一些技术被逐渐开发出来并投入实际使用,它们各有特点,也起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张照片、一些基本信息再加上一个独有的身份证号就是我们最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然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面部识别技术作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后起之秀正在逐步替代传统身份识别方法。作为ID(身份识别)新秀,面部识别技术具有简便、准确、经济及扩展性良好等众多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安全验证、监控、出入口控制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指纹身份论证技术的优点,针对目前中国建设银行系统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实行指纹身份论证技术的可行性,同时阐述了使用指纹系统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动识别     
《金卡工程》2004,8(8):21-22
我国“身份认证”权威机构揭牌 随着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身份认证产品与技术测评中心近日揭牌,我国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有了具有国家行政权威的测评机构。这一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生物特征认证中心相结合,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监管、评价体系。 据悉,在公安部、国务院信息办、中科院等部门的支持下,身份认证中心将在生物特征认证、IC卡认证、数字签名、数字印章、数字水印、视频视觉监控等认证技术领域开展测评工作,从而推动我国身份认证技术和产业进一步走上规范、快速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8.
佚名 《金卡工程》2006,10(11):76-77
传统的身份鉴别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 传统系统使用的身份鉴别技术主要有如下两种类型: (1)个人识别码及密码。两者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这种方式的关键是用户需要牢记某一特定信息(识别码、密码),一旦用户本人遗忘即无法证明自身身份从而被拒之门外;若识别码(密码)被他人获悉,则他人可轻易假冒合法用户的身份进入受控区域。目前,基于这一身份鉴别机制的门禁/出入控制系统仍在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电脑》2008,(11):91-91
近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在北京成功闭幕。作为身份认证领域的知名企业,动联应主办方的邀请亮相此次金融展,向业界展示了最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展会开幕当天,动联技术总监胡永刚进行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安全身份认证”的技术交流演讲,介绍了动联在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方面的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HID Global作为安全身份识别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企业,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其业务范围涵盖创建、使用和管理身份识别的全部知识,包括门禁系统、身份认证、安全证卡发行、访客管理、电子政务和用于动物身份验证、工业和物流应用程序的识别技术。历经9年HID Global以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银行机构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仍存在各自采集和审核客户身份信息、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效率低、尽职调查难度大、信息重复录入、数据更新不及时且无法共享、监管工作效率低、合规成本急剧上升等问题.而随着密码学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反洗钱监管工作中的应用,正好能有效解决以上难题.本文通过对应用区块链技术加强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网上银行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身份认证技术可能比信息加密本身更加重要。身份认证技术是网络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它是在信息安全时代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智能卡     
《金卡工程》2007,11(7):4-4
北京奥运会有可能采用智能卡对运动员的身份进行确认2008年奥运会有可能采用智能卡对运动员的身份进行确认。此前的几届奥运会,智能卡技术都成为评估的热门,但是因为技术成本等多种原因未能最终采用。近日,一名业内专家表示,中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不仅客观现实社会的重要行业要求实名制身份认证,网络虚拟社会的远程诚信更需要可信身份管理,互联网金融行业尤其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方法保障账户信息安全。将行为人在现实社会的身份、网络社会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信用记录关联起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可以起到非常重要和良好的作用。然而,生物特征信息本身的安全同样需要保护。本文从网络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利用生物特征的主要手段就是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鉴定的过程。由于生物特征本身与传统的密码等身份鉴别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较常用来进行身份鉴别的生物特征有:面像、指纹、虹膜、声纹、步态、签名等。  相似文献   

16.
数字签名是现代密码学的主要技术之一,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匿名性。从公钥密码学的角度,探索数学困难性问题双线性对的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高速发展的IC卡领域、安全的电子商务、特定场所的授权进入以及特定设备的合法使用…… 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中正运用其先进的生物识别领域的知识与技术, 为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安全认证的解决方案。基于个人的生物信息,代替传统的照片、密 码、口令、钥匙,实现个体身份认证。中正独特的嵌入式指纹识别技术令解决方案更加可靠 、低成本与方便——在使系统实现强大安全性的同时,又仅仅是轻轻一按那么简单。   在推出全球最小的脱机嵌入式指纹独立系统后,中正申请了“数字生物信息护照”专利,并 开发出eBioPass——便携式指纹IC卡认证终端,将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与各式存储卡、IC卡 有机地结合,转化为绝对具有唯一身份认证的指纹卡,它以持卡人的指纹特征来比对所持卡 中的指纹密码是否吻合,以确定持卡人的唯一身份。IC卡的高安全性和指纹的唯一性,足以 保证指纹卡不可能被造假和冒用。因此,在脱机身份认证系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 一对一的身份识别卡,将广泛地应用于个人身份证件和金融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 生物信息证件。eBioPass采用PKI、指纹识别技术,使用可靠的防伪手段和身份鉴别手段, 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身份鉴别中的漏洞。是将指纹验证的唯一性与PKI技术构造的不可伪造 性结合起来的完美证件。……  相似文献   

18.
高速发展的IC卡领域、安全的电子商务、特定场所的授权进入以及特定设备的合法使用…… 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中正运用其先进的生物识别领域的知识与技术, 为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安全认证的解决方案。基于个人的生物信息,代替传统的照片、密 码、口令、钥匙,实现个体身份认证。中正独特的嵌入式指纹识别技术令解决方案更加可靠 、低成本与方便——在使系统实现强大安全性的同时,又仅仅是轻轻一按那么简单。 在推出全球最小的脱机嵌入式指纹独立系统后,中正申请了“数字生物信息护照”专利,并 开发出eBioPass——便携式指纹IC卡认证终端,将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与各式存储卡、IC卡 有机地结合,转化为绝对具有唯一身份认证的指纹卡,它以持卡人的指纹特征来比对所持卡 中的指纹密码是否吻合,以确定持卡人的唯一身份。IC卡的高安全性和指纹的唯一性,足以 保证指纹卡不可能被造假和冒用。因此,在脱机身份认证系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 一对一的身份识别卡,将广泛地应用于个人身份证件和金融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 生物信息证件。eBioPass采用PKI、指纹识别技术,使用可靠的防伪手段和身份鉴别手段, 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身份鉴别中的漏洞。是将指纹验证的唯一性与PKI技术构造的不可伪造 性结合起来的完美证件。  相似文献   

19.
郑力 《金卡工程》2004,8(8):64-68
信息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如何准确鉴定身份,保证信息安全呢?信用卡号、银行帐号、网络登录号,我们可能被生活中过多需要记忆的密码而烦恼。如何不用记忆这些密码而又不用担心自己身份无法认定呢?正在悄然兴起的生物识别技术正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系统建设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在近十多年来的长足发展,银行业内对系统应用有了进一步理解.特别是在身份认证系统建设方面日新月异,研发出各种不同的身份认证技术,主要包含:静态密码、动态口令卡、数字证书、动态短信、移动口令牌和指纹认证.现行银行系统一般都是静态密码加上后5种的组合身份认证技术中的一种,以上认证方式在不同银行的不同应用系统中都有大规模的应用案例,技术上可以不同程度保证用户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