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生物高技术为特征的生物制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基因工程的研究。已成为医药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技术之一。21世纪生物技术药物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可望形成巨大市场.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将一片光明。生物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70年代发明了重组DNA技术和杂交瘤技术 80年代建立了细胞大规模培养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制药始于80年代初.特别是发明了PCR技术.使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重要农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信…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1976年世界上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美国遗传技术公司(Genentech)在美国诞生以来,生物技术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已有一定规模,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路。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1市场容量已有一定规模,但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高技术计划,即“863”计划,生物技术被列为包括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在内的7个高技术领域之首。  相似文献   

3.
生物工程,又称生物工艺学或生物技术,是近20年来深受世人瞩目的高技术领域之一,美、日和其它西方发达国家都很重视生物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法国政府在1981年8月份便酝酿提出一项计划,以推动生物技术的加速发展。原来定名为《生物工程腾飞带头计划》,1987年12月改为《国家生物工程研究发展计划》。这是一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面对美、日在高技术领域的激烈竞争,西欧各国从提高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出发,制定了一系列高技术研究和开发合作计划。本文根据各方面资料就西欧在半导体、生物技术、核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硬件和柔性制造系统等高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分别予以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发展的结果是开拓出新产品、新技术,最终目的是形成产业,实现商品化,为人类服务。依据近20年的生物技术发展,可预料生物技术会在医药、畜牧、种植、化工、食品、轻工、环境保护、冶金、能源和生物电子等产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许多国家为近期和长远利益而竞相发展生物技术,大力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已将生物技术确定为我国高技术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有关高技术的讨论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几年,与之同时,我国已经产生了两个高技术计划:一个是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一个是促进成果商业化的火炬计划。综观这些努力,一方面,高技术研究界与高技术工业界,存在着就高技术谈论高技术、规划高技术的倾向;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高技术反映冷淡,甚至持有各种异议。问题的症结在于,就全国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1989,(2)
<正> 最近,我国发展高技术的战略已经确定,到2000年,7个领域被列为发展重点:生物技术。发展的目标是,重点解决下世纪我国农业、医药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项目包括:选定高产、优质、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探索新型药物、疫苗和医用基因;开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技术产业是20年来最高速成长的产业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争夺的高技术产业高地。本文论述了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国际趋势,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行业组织管理机构,进行战略布局调整、形成产业聚集区,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立国家生物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孵化器,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中介组织、协调生物技术企业发展进程等快速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尤里卡计划发展概况 与美、日两国各自的高技术研究计划不同,尤里卡计划系欧洲跨国高技术联合研究计划。尤里卡计划以大公司和托拉斯企业为主,科研院所为辅,参加单位自筹资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因而,尤里卡计划市场导向性强,它是直接为振兴欧洲工业服务的高技术及  相似文献   

10.
一、高技术与生物技术产业我国学者认为,高技术是指基本原理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是处于科学与技术最前沿的综合性技术群。一般我们所说的高技术产业只是指从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开发、商品生产和规模生产三个阶段。生物技术是指人们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工程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按照预先的设计,对生物进行控制、改造,模拟生物及其功能,用来发展商业性加工、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新兴技术领域。许多国家在制定科技政策时都把生物技术作为高技术来对待。1973年美国人发明重组DNA技术和197…  相似文献   

11.
从1950年到2025年,全球人类寿命平均将增长50%,这使各国原有的养老金体制面临巨大的挑战。全球已经建立养老保障制度并且运行多年的172个国家,正在面临一个十分普遍的、日益严重的财务危机。 2001年6月,世界银行发表的《关于老年人保障的新建议》报告中说,为了防止老年人陷入贫困,避免退休金制度崩溃,富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寻找新的办法,改革国家养老金计划。事实上,各国都在对公共、私人养老金体制进行改革。 2000年,我国养老金当期缺口为357亿元,从1995年个人账户制度引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后,个人帐户累计欠账已达1990亿元,新制度在重压之下是否会流产?缺血的养老保险帐户能否保障我们的老年? 最近,我们走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丁宁宁研究员,向他请教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我国保险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的竞争局面才刚刚开始 ,更为严峻的挑战还在今后。我们期待着中国保险业特别是中资保险公司以后能在市场结构、产品创新、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等多方面有所作为 ,以保持中国保险市场良性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是否会对中国金融体系构成威胁的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政策性贷款,是在经济体制转型中逐渐形成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制度原因;不良贷款的处置损失将在未来由国家财政、中央银行和国有银行之间分担,未来分担损失降低了对当前金融体系的冲击;在对中日两国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由于拥有国家政府担任主导者和终极责任承担者的角色,与日本相比,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迅速并且前景甚佳;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中国人民的财富安全性和经济安全性在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4.
历经十五年风雨,中国终于跨入WTO大门。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可谓方方面面,有机遇也有挑战;其结果固然取决于学习效率和博弈能力,但尽管如此,加入世贸组织的“制度效应”却无疑为“正”或曰有利。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WTO与中国市场机制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经济转轨要求“改革开放”WTO的经济学含义可以从产业重组和制度变迁角度,也可以经典经济学角度加以认识。美国经济学家KyleBagwell和RobbertW.Staiger1999年曾经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论文,力图用经典经济学解释和评价GATT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并据此建立了一个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I.IntroductionTo build the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attainthe grand goal that GDP quadruples by2020according towhat the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ut forward,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our country shouldkeep the level of7.2%every year.Economic developmenthas offered the wide development space for power industry,and has offered the opportunity for developing nuclear powerand relevant industries too.With the increasing of energy crisis,and environmenta…  相似文献   

16.
任宁 《经济师》2003,(5):8-9,15
文章探讨了中国经济在世界贸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整合、调整方式 ,提出横断整合与纵横整合的观点 ,提出了整合经济的形态以及如何发挥竞争、合作的作用 ,以获得良好的综合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充分发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宏观经济波动周期的测度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董进 《经济研究》2006,41(7):41-48
目前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争论很多,而且分析一般都基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前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这必然会对分析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成因,首先要明确历次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期。本文比较了目前国际上公认比较成熟的四种方法,分别是线形趋势法、H-P滤波法、Band-Pass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对我国1952—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了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后的统计数据,分别估计出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间。通过对这四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经过相互验证,笔者估算出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起止时期,这将为进一步分析历次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成因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打造中国的全球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提及微软的时候 ,除了会想到比尔·盖茨和他强大的IT帝国世界外 ,我们还会联想到美国这个强大的经济实体。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商业周刊》评选出的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龙虎榜 ,运用麦克·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决定品牌竞争优势的因素 ,针对中国的国情 ,进而提出了打造中国的全球品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托市场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托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我国信托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信托公司之间的差距将拉大,现有的齐头并进的局面将打破。那些处于金字塔底层的信托公司的数量将减少,而处于中层和顶层的公司数目将增加,金字塔形状将逐步演变为中间大、两头小的形状。我国信托机构需要从培养高素质的营销、理财、研发人才着手,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带动整个信托行业的素质提升,逐步缩小与银行、证券等金融同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金融开放是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中各国的必然选择。中国金融开放二十余年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入世以来,金融开放进入实质性阶段,尤其在当前的“后过渡期”内我们面临更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2005年11月7日央行首次发布《金融稳定报告,》我国“后过渡期”内金融开放将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为维护我国金融稳定的取向。文章将从金融开放的内涵探讨出发,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阶段及其开放成果进行回顾,最后对我国入世“后过渡期”内金融开放的走势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