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迁移劳动力已经成为我国劳动者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逐步解决城市迁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由城乡分割的二元保障结构过渡到城乡一体的一元保障结构的重要步骤.本文对河南省郑州市的城市迁移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的社会保障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改善城市迁移劳动力社会保障状况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制造业劳动力就业带来一定冲击。与此同时,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技能水平不足都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欧盟对未来发展所需的技能开展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技能培训保障制度,予以多方面的物质支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分别开展培训。我国也与欧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而且产业转型形势紧迫,劳动力平均技能和受教育水平与欧盟相比也存在差距,有必要尽早开展相关分析,并从人、财、物及培训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开展研究,为迎接人工智能时代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的挑战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一个改进的新新经济地理异质企业模型考察城市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理论分析表明,高效企业能制定较低的价格、占有较大的市场,因此倾向进入大城市,而低效企业倾向选择较小的城市;城市越大,对企业的门槛效率要求越高.大城市的企业效率分布曲线相比小城市有较高的左侧截尾,而小城市相对于大城市存在右侧截尾.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检验企业固定效率在城市间的分布特征,估计显示城市效率门槛随城市规模增长而增长,筛选效应至少相当于传统集聚经济的1/5~2/5,但集聚经济和筛选效应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影响有所差异.分析还表明,降低区间交易成本有助于城市间效率分布的趋同,市场一体化将提升中小城市生产率、缩小城市间差距.  相似文献   

4.
闫珍 《消费经济》2023,(2):45-56
制造业升级对流动劳动力就业和家庭消费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文章基于2013—2014年、2016—2017年的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从城市层面探讨制造业升级对流动劳动力住房租购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制造业升级降低了流动劳动力在流入地购买住房的概率,使得流动劳动力更倾向于在当地租赁住房;以试点城市制造业产业政策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后发现该结果依然稳健。(2)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制造业升级使得低学历、常规性工作、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就业的流动劳动力更倾向于在流入地租赁住房。(3)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证实,制造业升级可以通过降低流动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提高城市住房价格涨幅使流动劳动力更倾向于在流入地租赁住房。文章建议地方政府应重视制造业升级对流动劳动力住房租购选择的影响,在持续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同时满足流动劳动力的差异化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产业间和部门间的流动能够通过人力资本集聚效应、消费结构效应和优化资源配置效应三个方面对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人力资本的集聚既能够提高流入地的劳动力素质,同时吸引更多高素质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劳动力的流动使流入地消费水平增加、流出地消费水平降低,对流入地相关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对流出地相关产业发展有阻碍作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劳动力流入地和流出地整体资源利用效率。以上三个因素共同对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关于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也取得了比较丰硕和独特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大部分研究只是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涉及到劳动力流动成本收益的分析并不是很多。主要对国内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些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城市特征数据,分析房租负担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以及公共服务可及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房租负担会显著降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城市长期居留意愿,而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提高能有效削弱房租负担对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负向影响,且削弱的程度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有着显著差异。据此,积极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平抑住房租金,因地制宜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公共服务可及性,将是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稳定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9.
倪晓健 《市场周刊》2004,(6):123-124
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角,推动着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全球配置。研究分析跨国投资引起劳动力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及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并为东道国企业实施人才竞争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分析黄倚衡,沈利群一、所有制决定劳动力性质这里的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这里的劳动力性质,一是指劳动力流动,是商品交换还是非商品交换;二是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是通过劳动力买卖的间接结合,还是通过组织安排的直接结合。...  相似文献   

11.
余泳泽  李启航 《财贸经济》2019,40(1):128-143
本文主要关注城市房价对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个体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性,重点分析城市房价上涨对工业企业的"筛选效应"与"倒逼效应"。利用230个地级市数据和微观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分别检验了房价对城市整体以及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市高房价显著抑制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这种抑制效应主要来自房地产投资对实体经济资金的"挤占效应"和"资源错配效应"。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对工业企业的"筛选效应",使房价快速增长城市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一般会较高。如果对留存企业的"倒逼效应"难以抵消房价上涨带来的效率损失时,房价快速上涨累积形成的高房价与工业企业生产率之间会存在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对服务业企业的"锁定效应"与生产率的"侵蚀效应",使房价快速上涨及高房价城市中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但城市整体生产率水平较低。稳健性分析也支持了以上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2.
13.
内部人-外部人理论是分析劳动力市场中内部人与外部人相关利益冲突的理论。在内部人-外部人理论中,主要研究哪些劳动力置换成本(LTC)给予了内部人某些市场能力,他们是如何利用这种能力(比如,提高他们的工资);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的活动存在哪些相互影响及其对就业、失业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和原因,说明劳动力要素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的动因之一,而区域差距反过来又加速了劳动力在区域间的迁移和流动。本文针对促进劳动力流动、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了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机理;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与技能工资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绩效越好、创新能力越强、生产率水平越高、外资参与度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出口企业与体制内企业存在明显的技能工资溢价。(2)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男性占比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技能型员工占比与技术型员工占比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人力资本异质性进一步扩大了性别技能工资差距。(3)劳动力异质性与企业异质性交互项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技能型员工占比扩大了狭义技能工资差距,技术型员工占比进一步扩大了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大于狭义技能工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国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而现有研究忽略了不同贸易伙伴的影响差异。因而,本文重点从贸易伙伴的视角分析不同类型贸易对我国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与发达贸易伙伴国之间进行的中间品类出口贸易和最终品类进口贸易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结构优化所起的带动作用明显高于与不发达贸易伙伴国之间进行的同类贸易;然而,并非与之进行的所有贸易均能起到带动作用,其中最终品类出口贸易、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和用于出口生产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并未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不能忽视不发达贸易伙伴国所存在的带动作用,与之进行的用于出口生产所需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昱 《商》2013,(24):186-187
自房产税试点以来,房产税能否给一路上行的房价适度降温成为了众人争论的焦点,时至今日学术界的争议依然较大,而在未来,房产税的全面铺开是大概率事情,这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影响深远。本文整理了房产税对房价影响的各种理论(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内在的逻辑和优缺点,希望能为相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20.
数字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技能偏向性,数字贸易将对劳动力技能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文章构建一个包括数字贸易和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均衡模型,基于世界71个国家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SYS-GMM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贸易能够显著优化劳动力技能结构;(2)数字贸易更加有利于低收入国家劳动力技能结构的优化,且数字贸易对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还会受到不同贸易自由度、市场规制程度以及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3)数字贸易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优化劳动力技能结构。文章还根据研究结论对我国发展数字贸易以及完善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