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雨 《江苏商论》2022,(2):68-70,80
自从中国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人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与大量剧增的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数量相比,就业市场工作岗位的吸收能力远远不够,由此造成过度教育现象.本文基于中国微观调查数据探究过度教育对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总样本来说过度教育对工资的增加效应将会提高10.1%的回报率,同时过度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工资的增...  相似文献   

2.
常婷超 《商》2014,(12):283-283
高校的扩招为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与全民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紧张问题则日趋严重,这是急待解决的。本以劳动力分割理论为视角,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影响。从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过度教育是市场机制运行失灵的表现。职业匹配理论认为过度教育具有结构性和局部性的特点,若个人的受教育层次与某个岗位的特征不匹配,特别是出现"高能低岗"的现象时,过度教育就发生了。从职业匹配的视角来看过度教育问题的解决,有必要在过度教育下对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揭示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匹配转移机制,从而确定有效的对策措施。解决我国的过度教育问题,主要应从增加中技能职业就业岗位与限制高层次教育扩招两个相关方面来着手实施。  相似文献   

4.
刘刚  于晓东 《商业时代》2012,(7):119-120
20 世纪90 年代末我国实行的大学扩招政策,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与此同时,高校扩招也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问题:一方面,求贤若渴的企业难以获得急需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找到符合薪酬预期的工作越来越难.面对这样的劳动力市场现状,笔者尝试寻找影响大学生对薪酬预期的因素,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保留工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过度扩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愈演愈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学术界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图从高等教育规模过度扩张、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大学生白身素质、次贷危机影响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家庭及个人承受力的视角,围绕政府、学校和学生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高校扩招后未来就业政策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将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仅仅是缓和目前劳动岗位紧缺的权宜之计,经过对高校毕业生数和未来就业市场可提供劳动岗位数的比较分析。章建尽快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测评机构,建立大学毕业生劳动预备制度,寻找适合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体系的高校毕业生(供)和社会需要(求)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7.
龚锋  李博峰  雷欣 《财贸经济》2021,42(3):111-127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微观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选取总公平感、教育公平感、收入公平感和阶层流动公平感四个主观公平指标,全面考察高校扩招政策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扩招显著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提高了因扩招而上大学个体的收入,使其对教育公平和收入公平产生更大的正向感知;与此同时,因扩招而上大学的个体对阶层流动的公平感知却明显降低,从而导致这一群体对社会总体公平的认同度显著降低.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扩招是否让受益群体实现了向上的阶层流动,是影响高校扩招和社会公平感关系的关键机制.本文认为,大学扩招并不能有效解决中国当前的社会阶层固化问题并提升社会整体的公平状况;未来应致力于推动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弱化教育分成导致的阶层固化,促进高等教育扩张这一普惠性政策真正发挥提升社会公平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大量高学历者涌入劳动力市场,致使人才市场供需失衡,过度教育现象随之发生。本文通过对过度教育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平衡教育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促进教育大众化的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于高校扩张和扩招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存在着种种危机.高校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重视素质教育,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高校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方面,构建高校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门径扩大,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扩招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但是由于扩招和高等教育本身被掺杂了非教育因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这种现状.笔者从应届毕业生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过剩,存在“过度教育”和资源浪费的问题1.中国高等教育存在“过度教育”的表现中国高等教育在1999年之后,经历了一个不平常的发展时期,这就是持续多年的高校大扩招,高等学校单年招生规模已经由1998年的108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高等教育扩招入手,借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由于扩招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教育收费、高校负债、师生质量下降以及就业等的成因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试图说明高等教育应放缓普及速度,更不能演变成为一种产业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等教育扩招入手,借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由于扩招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教育收费、高校负债、师生质量下降以及就业等的成因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试图说明高等教育应放缓普及速度,更不能演变成为一种产业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各大高校不断扩招以及市场岗位趋近饱和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越发不容乐观。因此,培养适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应用型人才是大势所趋,而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培养高校人才的重要政策,对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以及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对当前环境下的高校商科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研究,以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夏晴 《中国市场》2011,(13):124-12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试图运用职业搜寻理论、保留工资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对高校毕业生"知识性失业"问题进行探讨,并从高校毕业生、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三个角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全民素质水平,但各高校连续几年的不断扩招,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大学生的教育质量,造成就业难的问题。从分析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做出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大学扩招这一政策冲击构造工具变量,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首次探究了接受高等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提升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户主接受高等教育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平均而言,户主接受高等教育使得家庭持有风险资产的概率增加12.85%,风险资产投资金额显著提高1.29倍,风险资产投资占比显著增加4.55%。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接受高等教育会通过提高投资者的认知能力、家庭总收入、健康状况以及减少家庭的子女数量从而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产生影响,其中,投资者的认知能力是最主要的渠道变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在性别、城乡之间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说明人才强国战略在提高人力资本的同时,也在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对推动共同富裕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曾青峰 《商》2012,(12):159-159
高校扩招后,教育体制改革更加深入,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学者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见解。高等教育市场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校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和有效理财的意识,重新审视教育成本,正确处理财务经营活动,提高办学效率。在高校的财务经营中,筹资管理是资金运动的开始,也是保证财务经营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当今形势下高校的筹资管理具有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总量迅速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亦已凸显,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项目主要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的意义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各种因素,同时提出了诸如改革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等一些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却提高了1倍,这是一般国家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的。然而,由于高校扩招速度过快,就发生了与就业岗位的增长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出现了严重的市场容量不足,社会不能及时的相应的提供工作岗位,导致僧多粥少,毕业生“待业”。可见,国内宏观经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